公署

    公署 (第2/3页)

於此。

    校士院,在東安坊縣學左。乾隆二十七年改建海東書院。今校士於道署。

    鎮守臺灣挂印總兵署在鎮北坊。

    中軍中營遊擊署在永康里,駐防中路口。守備署在永康里。

    左營遊擊署在鎮北坊,駐防北路口。守備署在鎮北坊。

    右營遊擊署在東安坊,駐防南路口。道光六年移駐北路,十三年照舊增設。守備署在東安坊,道光六年裁歸左營兼管,十三年復。

    城守營參將署在北門內,駐防府治。左軍守備署在岡山。右軍守備署在下茄冬汛。

    臺灣水師副將署在安平鎮。

    中營遊擊署在安平鎮。守備署在本營內。

    左營遊擊署在鹿仔港。乾隆五十三年,由安平鎮移駐,嘉慶九年領帑建。安備署在笨港,嘉慶九年建。

    右營都司署在安平鎮。舊制遊擊,嘉慶十四年,移駐艋舺營,將北路淡水營都司移駐。守備署在安平鎮。

    協鎮澎湖水師副將署在澎湖大山嶼媽宮澳。

    左營遊擊署在媽宮澳。守備署在遊擊署東。

    右營遊擊署在媽宮澳。守備署在媽祖宮東。

    教場在郡城北。康熙三十六年,總兵張玉麒建演武廳,乾隆十六年,總兵李有用建內堂。臺灣水師營教場在安平鎮城南。乾隆十四年,副將沈廷耀於演武廳後增建內堂三間。澎湖水師營教場在媽宮澳。

    接官亭在西門外海口風神廟前。

    附廢署:御史衙在東安坊。初為鳳山縣公館,雍正元年改建察院行轅內,左右分建滿漢御史住宅。乾隆元年,滿察院白起圖闢左旁曠地為射圃。十五年,漢察院楊開鼎闢右旁曠地為射圃。後察院錢琦成之。乾隆四十六年停設。

    鳳山縣

    知縣署在城內興隆莊,東南向。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楊芳聲創建。四十三年,知縣宋永清重建。五十七年,知縣李丕煜修堂廨。乾隆五年,知縣程芳建吏舍。二十一年,知縣丁居信建官廳。二十七年,知縣王瑛曾修。五十四年,知縣張陞吉修。

    縣丞署在下淡水。舊駐阿里港,乾隆五十三年移駐。

    典史署在縣東。

    下淡水巡檢司署舊駐下淡水大昆麓,乾隆五十三年改駐縣舊城,即興隆里巡檢署。

    南路營參將署在興隆莊縣治後,統轄本營、下淡水營官兵。下淡水營都司署在山豬毛口汛,乾隆五十三年分設駐劄。守備署在水底寮汛。舊在鳳彈下埤頭,乾隆五十三年移駐。軍裝局、火藥局俱在山豬毛口汛。

    嘉義縣

    知縣署在城內。舊諸羅縣原在佳里興,康熙四十三年移駐今所。四十五年,攝縣同知孫元衡建大堂、川堂、儀門。五十五年,知縣周鍾瑄建後堂、內廨、左右兩廓。五十九年,署縣孫魯修。雍正六年,知縣劉良璧再葺。乾隆五年,知縣何衢重建吏舍。二十七年,知縣衛克堉重建。五十二年,林爽文倡亂,義民守城,奉諭旨改名為嘉義。五十六年,知縣單瑞龍領帑重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