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

    倉儲 (第2/3页)

交臺隨時買補)。十三年,議定福建常平積榖之數(因福建環山帶海,商販不通,倉貯特宜充裕。今即以現存之數作為定額。計福建二百五十六萬六千四百九石有奇。此外另倉貯備,則有新設臺灣貯榖四十萬石,見存三十九萬六千七百十六石有奇。乾隆三十年奏報實存榖二百二十八萬九千七百十八石有奇,臺灣實存榖四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七石有奇)。四十年,奏准福建原額加捐社榖三十五萬七千石,留存貯備,息榖積至五萬石以上,飭屬出糶,其價易銀解司。遇有地方必須速辦之工,奏明動用。每年將動存各數分晰造報。五十二年,議准福建諸羅縣改為嘉義縣,常平倉仍額貯榖五萬石。嘉慶七年,議准福建額徵秋屯糧米每石加一收耗,餘俱行令易榖收倉,另廒存貯。

    臺灣府常平倉,一百九十橺,額貯榖二十萬石。淡防廳常平倉六處,計十座、六十一橺。乾隆五十六年,同知袁秉義領項修,額貯榖二萬石。澎湖廳常平倉四座,計二十四橺。乾隆五十六年,通判常明領項修,額貯榖一千五百石。瑪蘭廳常平倉兩處,計四十橺。嘉慶二十一年,通判翟淦建造,額貯榖二萬石。臺灣縣常平倉一百五十橺,額貯榖三萬石。鳳山縣常平倉三十五橺。乾隆五十四年,知縣張陞吉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嘉義縣常平倉,笨港一所,計一百九橺,縣治一所,計八十橺。乾隆五十五年,知縣單瑞龍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彰化縣常平倉,半線五十六橺,鹿港一百二十八橺。乾隆五十六年,知縣宋學灝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

    巡臺御史書山、張湄請採買米榖按豐歉酌價疏

    榖價以豐歉為低昂,採買視歲時為損益,未有守以前之成例而不務變通者也。臺灣雖素稱產米之區,而生齒日繁,地不加廣;兼之比歲雨暘不時,收成歉薄,蓋藏空虛。荷蒙皇上聖明遠照,洞悉情形,於重洋萬里之外,歷奉諭旨,臺民無不感激。惟是內地臣工,身未親履其境,徒執傳聞之豐裕,未曉今昔之不同。即如御史陳大玠生長泉州,尚疑臺郡有歧視漳、泉之見。殊不知臺灣固為東南數省之藩籬,八閩全省之門戶,而於漳、泉所系,尤非淺鮮也。臺郡寧謐,則漳、泉安,漳、泉安而全閩俱安矣。夫地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臺灣四面俱海,其舟楫相通者惟泉、廈耳。而泉、廈又山多地少,仰藉臺榖。是臺灣之米,有出無入,猝有水旱,非同他郡有鄰省通融、商賈接濟也。臣等蒙皇上畀以巡視重任,豈不知春秋嚴遏糴之戒?況同隸閩省版圖,原無分於此疆彼界。而於海口之米榖,不得不責成官吏嚴其出入者,實由事勢使然也。若任其運載透越,則臺榖指日可竭,而地方不能寧謐,日後之漳、泉亦無從而仰藉矣。此官工之籍隸漳、泉者亦宜為久遠計。而毋徒務爭目前之利為汲汲也。蓋臺地之所出,每歲隻有此數。而流民漸多,已耗臺榖之半。復有兵米、眷米及撥運福興漳泉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