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卷一 (第2/3页)

    牛朝山:在縣治西北十里;為邑治作護沙。其下復自右旋左,蛇伏於草地。尾有小山,逆於水口;為邑治鎖鑰。

    半月嶺:在縣治東南十五里。高聳天際,形似上弦之月;故名。

    荷包嶼:在縣治西三十里。

    北門嶼:在縣治西南五十里、沙馬溝之右。

    南北鯤身:在縣治西南七十里。皆沙阜堆聚,與七鯤身同。

    青鯤身: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面臨大海。

    青峰闕: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面臨大海。

    八掌溪:在縣治南二十里。源發玉山;西入冬港,南由青峰闕入海。

    上下急水溪:在縣治南四十里。源發關仔嶺內山,由內連桁口入海。

    嘓溪:在縣治南三十里。源發大武壠山十八重溪北,匯於蚊港入海。

    灣里溪:在縣治南七十里。源出噍吧哖社內山;南過大武壠山,合卓猴山之流,逕石仔瀨過赤山、出歐汪溪入海。

    新港溪:在縣治南八十里。源出木岡山,流逕洲仔尾入海。溪南為臺灣界,溪北為諸羅界。

    加拔溪:在縣治東南六十里。

    白水溪:在縣治東北二十五里。源發玉案山。

    三疊溪:在縣治北二十里。發源阿里山南,歷雙溪口莊之南,為笨港。由楫仔寮莊入海。

    石龜溪:在縣治北二十五里。發源奇冷岸山;歷他里霧莊,至雙溪口,與三疊溪合。

    阿拔泉溪:在縣治北三十里。源出阿里山。過竹腳寮山,為阿拔泉渡;西合虎尾溪入於海。

    虎尾溪:在縣治北六十五里。源出水沙連內山;過水沙連社,合貓丹社之濁流,西過黃地崙布嶼,出白沙墩之北,至台仔挖入海。溪南屬諸羅界,溪北屬彰化界。水濁而迅,泥沙滾滾。人馬、牛車渡此疾行;稍緩,則有沒腹埋輪之患。夏、秋水漲,有竟月不能渡者。

    牛朝溪:在縣治西五里。發源大武巒山;歷大福興山,為龜仔港。又西至猴樹港,南出青峰闕入海。

    九重溪:在縣治西南五十里。

    十八重溪:在縣治西南六十里。有橋。

    歐汪溪:在縣治西南八十里。

    鐵線橋港:在縣治南五十里;倒風港分入。有橋。

    洋子港:在縣治南。源出新港之南;東入為洋子港;新港之北,東入為灣港、竿寮港、直加弄港、西港仔、含西港。含西之支分為卓加港,西南入於海。

    茅港尾港:在縣治南六十里。有橋。

    土地公港:在縣治西北三十五里。

    笨港:在縣治西三十里;由三疊溪分入。

    冬港:在縣治西三十五里。

    猴樹港:在縣治西南三十里。源從牛朝溪入,南出青峰闕入海。

    鹽水港:在縣治西南四十里;由冬港東入。

    井水港:在縣治西南四十里;鹽水港分支於此為是港。

    蚊港:在縣治西南六十里。西面臨海,從青鯤身曆南北鯤身;東旋青峰闕為蚊港。

    倒風港:在縣治西南六十里。分三支:北為鐵線橋港、南為茅港尾港、西南為麻豆港。麻豆南曰灣里溪。

    龜子港:在縣治西南六十里;由猴樹港東入。

    灣港:在縣治西南七十五里。

    直加弄港: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

    西港: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

    竿寮港: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

    含西港: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

    卓加港: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含西港之支也。西南為大海。

    馬沙溝:在縣治西南八十五里。西臨大海。

    溫泉:在玉山下。有土番至者云:『於山深處得之;泉上湧,氣蒸騰如沸。凡數處』。

    紅毛井:在縣署左。鑿自荷蘭,因名。方廣六尺、深二丈許;泉甘冽於他井。相傳居民汲飲是井,則不犯疫癘。

    彰化縣

    大武郡山:在縣治東南四十里。由牛相觸分支右出,橫亙二十餘里,結縣治。

    內木珊山:在縣治東南六十里。

    牛相觸山:在縣治東南六十五里。南北兩峰由水沙連分支,如牛奮角相觸。中隔一溪,溪南為諸羅斗六門界、溪北為彰化大武郡山界。

    阿拔泉山:在縣治東南六十五里。山麓之水發源阿里山西北,經竹腳寮山西轉,即為諸羅之阿拔泉渡。

    太平頂山:在縣治東南四十里。

    燕霧山:在縣治東南十五里。

    白沙墩山:在縣治東南七里。

    南投山:在縣治東四十里。

    北投山:在縣治東五十里。

    萬丹山:在縣治東五十里。

    竹腳寮山:在縣治東七十里。內有埔,漢人耕種其中。

    筊荖山:在縣治東四十五里。方言:「筊荖」,竹器也;因山形以名。

    大吼山:在縣治東四十五里、九十九峰下。

    水沙連山:在縣治東九十里。內有大湖,四面皆山;番社隔湖負山而居,路極峻險。

    樸子籬山:在縣治東九十里。

    寮望山:在縣治東三里、大武郡山之北。廣漠平沙,孤峰秀出。其下為半線營壘,北為貓羅社。

    貓羅山:在縣治東二十五里。與諸羅玉案山南北斜照。

    火焰山:在縣治東七十里;夾貓羅、貓霧拺二山之東。

    阿里史山:在縣治東北四十五里。

    登台山:在縣治東北四十五里。

    大谷埔山:在縣治東北七十里。

    黃竹坑山:在縣治東北五十里。

    貓霧拺山:在縣治東北三十里。有曠埔,漢人耕種其中。

    大肚山:在縣治北十七里;與寮望山對峙。山後為貓霧拺社,護彰化縣治。

    沙轆山:在縣治北三十五里。

    牛罵山:在縣治北四十五里。

    九十九峰:在縣治東七十里。玉筍瑤簪,排空無際。

    直加連嶼:在縣治東南九十里。

    東螺溪:在縣治南四十里;分自虎尾溪。北折而西,過馬辰、樹仔腳、貓兒干,匯於海豐港入海。遵海而北,為三林港。

    西螺溪:在縣治南五十里。

    貓羅溪:在縣治東北二十里。由萬斗六溪入,會於大肚溪。

    萬斗六溪:在縣治東北二十里。發源於火焰後山,流入貓羅溪。

    大肚溪:在縣治北十里。溪闊水險,源發南投山。過北投貓羅社、柴坑仔社北,合水沙連九十九峰之流為草港,入海。草港之北,為水里溪。

    蛤滿溪:在縣治北四十五里。即大甲溪中條,淡、彰交界處。

    牛罵溪:在縣治北四十五里。

    大甲溪:在縣治北四十里。溪面甚闊,險於大肚。源發岸里社內山;過樸仔籬山,南分於牛罵溪,西入海。

    海豐港:在縣治南六十里;海■〈氵义〉。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

    鹿子港:在縣治西十五里。港口有水柵,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烏魚;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

    三林港:在縣治西南四十里;海■〈氵义〉。港口有網寮捕魚;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港水入至二林社止。

    水里港:在縣治北二十里。

    淡水廳

    香山:在廳治南十里。

    嘉志閣山:在廳治南六十里。

    老衢山:在廳治南十五里。

    大甲山:在廳治南一百里。

    後壠山:在廳治南四十五里。

    蓬山:在廳治東南一百里。

    銀錠山:在廳治東南九十六里。象形,舊名鐵砧。

    宛里山:在廳治東南八十五里。

    南日山:在廳治東南九十四里。

    貓盂山:在廳治東南九十里。

    礁荖叭山:在廳治東南五十五里;亦名打那拔山。小峰錯落,近海;在宛里山北。

    貓裏山:在廳治東南六十里。

    交眉山:在廳治東南七十里。生番所居。

    合歡山:在廳治東南六十里。生番所居。

    南山:在廳治東十里。

    三台山:在廳治東八十里。生番所居。

    磺山:在廳治東一百八十里。其土生硫,故名。內有雞柔山,外為北投社;西極港口,循港而東為關渡門。「稗海紀遊」云:『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廬後山麓間。明日。坐蟒甲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投社。呼社人為導,轉東行半里,入茅棘中;勁茅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茅上,暴氣蒸鬱,覺悶甚。草下一逕,逶迆僅容蛇伏;從者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履而涉。復入深林中,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虯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樹上禽聲萬變,耳所創聞,目不得睹其狀。涼風襲肌,幾忘炎暑。復越峻坡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傍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傍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傍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還就深林小憩,循舊路還,衣染硫氣,累日不散』。

    小龜崙山:在廳治東北一百里。

    祐武乃山:在廳治東北一百里。山極高大,並合歡山障南日諸山之後。巃嵷盤礴,遙接關渡門諸社及查內山。

    查內山:在廳治東北五十里。生番所居。

    大雞籠山:在廳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為指南。

    椰里歷山:在廳治東北三十五里。

    蛤子難山:在廳治東北五百里。

    關渡門山:在廳治東北一百六十里。

    海山:在廳治東北一百五十五里。

    篷峙山:在廳治東北一百八十里。

    雞柔山:在廳治東北一百八十五里。

    小鳳山:在廳治北十里。路多崎嶇,為廳治右臂。

    岸里山:在廳治北五十五里。山險深峻,內有新附五社。

    南嵌山:在廳治北一百里。

    太平山:在廳治北一百四十里。

    大遯山:在廳治北一百六十五里小雞籠。蜿蜒而南,矗起屹立於淡水港東北,即奇獨、龜崙山也。勢趨內山,煙霏霧靄,峰巒不可枚舉;諸山起祖於此。

    八里岔山:在廳治北一百八十里。自關渡門穿港而西,雄偉傑出於淡水港東南;是為東南之鎮山。

    小雞籠鼻頭山:在廳治北二百一十里。山下有石,中空如門,為石門。

    金包里山:在廳治北二百二十五里。

    山朝山:在廳治北五百三十五里。自雞籠山分支東渡八尺門港,雙峰遙峙,高不可極。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番所居,人跡罕到。

    虎頭山:一名倒旗山。在廳治西南七十里。

    買豬末山:在廳治東北二百一十里。

    峰紫峙嶺:在廳治東北二百三十五里。

    大雞籠嶼:在廳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城與社皆在西面。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上建石城,即郡城八景之「雞籠積雪」也。台地無霜雪,獨此嶼極北寒甚,冬有積雪。今設汛防其地;以在大海中,欲至其地,必先舉烽火,社番駛艋舺以渡。

    獅球嶼:在廳治東北二百四十里。濱海有大山如獅、小山如毬,又名為「半月沉江」。與峰紫峙嶺北連界。

    桶盤嶼:在廳治東北二百五十八里。屹立海中,離大雞籠水程八里。此處可泊巨艦。

    燭台嶼:在廳治東北二百六十里海中。

    香爐嶼:在廳治東北二百六十五里海中。

    雞心嶼:在廳治東北二百八十里。形如雞心。

    旗竿石:在廳治東北二百七十里。兩石對峙海面,比燭台更高。離大雞籠西北水程二十里。

    羅漢石:在縣治東北二百八十里。或立、或欹,形狀奇古。

    跳石:在廳治東北二百八十五里。亂石疊於水面,自八里坌至大雞籠城跳石而行,計長四十五里;惟土番能之。

    中港溪:在廳治南三十里。源發合歡大山;流於嘉志閣之北,出中港社,西入於海。

    後壠溪:在廳治南四十五里。源發貓裏山;過嘉志閣社之西,為後壠港,入海。

    嘉志閣溪:在廳治南六十里。

    礁哖叭溪:在廳治南五十五里。源發祐武乃山;出南日、礁哖叭二山之南,為礁哖叭港,西入於海。

    大安溪:在廳治南九十二里。險如大甲溪而較狹;夏秋水漲,必待水落邊海而行。源發水沙連內山。北過岸里、南日二山,支分於南日社之後者,曰房里溪;支分於銀錠山之北者,曰貓盂溪。西匯於雙寮海口而入於海。

    蓬山溪:在廳治南一百一十里。分自大甲溪;西北過蓬山,又西為港,入海。

    鳳山溪:在廳治東北十里。源發查內山;西流於小鳳山埔,入於海。

    霄里溪:在廳治東北九十五里。

    田厝溪:在廳治東北一百一十里。

    茄冬溪:在廳治東北九十里。

    長豆溪:在廳治東北一百四十里。源發八里坌山南,西入於海。八里坌山之北,為淡水港。

    山朝溪:在廳治東北三百五十五里、八尺門之南。東為大海。

    竹塹溪:在廳治北十五里。潮過竹塹社,受眩眩山水;又東行,受查內山水,西入海。

    大溪:在廳治北五十里。源發自查內山北;又源發於合歡山者,咬吧里溪、田厝溪、茄冬溪,合北內山之流為霄里溪。過小龜崙山,匯於南嵌社,為南嵌港;西入於海。自大溪以下,五溪水底皆石。

    磺溪:在廳治北一百八十五里。源發磺山;西過內北投,出關渡門入於海。東北為雞籠港,港以東為八尺門港。

    眩眩溪:在廳治西五里。源發眩眩內山;合鄰仔叭荖山之流,為竹塹溪;西出為港,入於海。

    吞霄溪:在廳治西南七十里。源發南日山;西出倒旗山之前,入海。

    中港:在廳治南三十里。

    勞施港:在廳治南一百里。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

    蓬山港:在廳治南一百三十里。由蓬山溪逕此入港;口多石,商船到此載芝麻。

    蛤仔難港:在廳治東北五百五十里。有二;合諸山灘流與海潮匯。蛤仔難三十六社,散處於港之左右。

    淡水港:在廳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關渡門。內有大澳,分為二港:西南至擺接社止,東北至峰紫峙止。番民往來,俱用蟒甲。澳內可泊大舟數百,內地商船間亦到此。

    八尺門港:在廳治北二百二十里、雞籠港之東。隔港為山朝、黑沙晃諸山。

    雞籠港:在廳治北二百五十里。三面皆山,獨北面瀚海。港口又有雞籠、桶盤二嶼,包裹周密;可泊商船。

    造船港:在廳治西北十五里。

    南嵌港:在廳治西北一百三十里。自竹塹至南嵌,俗云九十九溪;內多一溪十數彎折者。潮過小鳳山至南嵌社,南受查內山水、東受關渡門水,西入海。

    溫泉:在山朝山內。

    龍目井:在大雞籠山之麓。下臨大海,四周斥鹵;泉湧如珠,濆地而起,獨甘冽冠於全台。不知開自何時,大約荷蘭所浚也。

    澎湖廳

    虎井嶼:在廳治南水程二十里。

    雞籠嶼:在廳治南水程八里。

    桶盤嶼:在廳治南,水程十二里。

    金雞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

    南嶼:在廳治南,水程一百里。亦稱大嶼。

    布袋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

    八罩山嶼:在廳治南,水程八十里。居民稠密。

    鐵砧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上有石板三、四丈如攻鐵之砧,故名。

    頭巾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以形似名。

    將軍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舊名尾薯田。上有將軍廟。

    馬鞍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舊名雞腎。

    狗沙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有魚名狗沙,此處獨多。

    船帆嶼: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一名船篷。

    半坪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分東、西。

    味銀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相傳紅毛捆載過此,船擊破,士人入水探銀,故名。

    鐘仔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亦名磘子。

    西吉嶼:在廳治東南,水程八十里。

    香爐嶼:在廳治東,水程三十里。一名鼎灣嶼。

    林投嶼:在廳治東十九里。

    陽嶼:在廳治東,水程四十五里。

    陰嶼:在廳治東,水程四十三里。

    東吉嶼:在廳治東,水程八十里。東、西二吉,渡海時必驗此以定去向;乃入台之指南車也。

    鋤頭增嶼:在廳治東,水程八十里。

    大山嶼:在廳治東北二十五里。

    碇齒嶼:在廳治東北,水程四十三里。一名碇扚。

    奎璧嶼:在廳治東北二十五里。

    北崎嶼:在廳治北,水程五十里。或稱後埭,或稱尾虎,皆此嶼也。

    險礁嶼:在廳治北,水程四十里。又名屈爪嶼。

    白沙嶼:在廳治北,水程三十六里。有南、北二處。

    籃笨嶼:在廳治北,水程三十六里。即籃飯蓋。

    雁淨嶼:在廳治北,水程十九里。

    員貝嶼:在廳治北,水程二十三里。亦稱灣貝。

    吉貝嶼:在廳治北,水程六十五里。

    鎮海嶼:在廳治北六十里。

    中墩嶼:在廳治北三十五里。

    大倉嶼:在廳治北,水程十五里。

    目嶼:在廳治北,水程八十里。形如人眼,又名月眉。

    姑婆嶼:在廳治北,水程五十五里。

    空殼嶼:在廳治北,水程五十五里。不生一物,故名。

    土地公嶼:在廳治北,水程五十五里。

    金山嶼:在廳治北,水程三十六里。

    鳥嶼:在廳治北,水程三十八里。

    丁字門嶼:在廳治西北,水程三十里。即小門澳。

    大貓嶼:在廳治西,水程六十里。

    小貓嶼:在廳治西,水程六十里(二山多異石如貓;又名大烈、小烈)。

    花嶼:在廳治西,水程五十里。

    草嶼:在廳治西,水程八十里。

    墨嶼:在廳治西,水程八十里。

    西嶼:在廳治西,水程二十里。

    四角仔嶼:在廳治西南,水程五里。

    天后澳:在澎湖中央,即媽宮澳;澎湖廳駐劄處(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各澳即在各嶼中)。

    案山仔澳:在廳治南七里。

    雞母灣澳:在廳治南十六里。亦稱雞母塢。四面皆山,商船多避風於此。又名■〈虫戚〉子灣。

    風櫃尾澳: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可容小艇。

    禪垵澳:在廳治南二十二里;即井仔垵。在風櫃之東。捕魚者居之。

    嵵里澳:在廳治南二十里。

    豬母落水澳:在廳治南十七里。與禪垵相鄰,可以寄泊。

    西垵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即網垵。在八罩之南。捕魚者多在此。

    挽毛潭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即挽門澳。在八罩東崖。

    布袋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八軍嶼北。外狹內廣,狀如布袋。

    水垵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八罩之西崖。上多人家。春夏行舟,從此地取水。

    大花宅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旁有小花宅澳(以上五澳,總名八罩山)。

    將軍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

    沙鉤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澳狹水淺,巨艦不得進。

    承質澳:在廳治南,水程一百里。越此而西,有壺內澳;冬春波浪少平,可以寄泊。

    烏嵌澳:在廳治東南十五里。

    雙頭掛澳:在廳治東十三里。亦名雙頭跨。可避北風。

    文良港澳:在廳治東二十五里;即龍門港。居民頗多。

    東西衛澳:在廳治東六里。可泊船者,惟東衛澳;西衛,則無澳而兼名之者也。

    鎖管港澳:在廳治東十六里。又名墨嶼。

    林投澳:在廳治東十九里。

    間子澳:在廳治東十九里。

    文澳:在廳治東北四里。即暗澳。

    奎璧港澳:在廳治東北二十五里。

    蚱腳嶼澳:在廳治東北七里。與案山仔相鄰。

    尖山仔澳:在廳治東北二十二里。

    紅羅罩澳:在廳治北二十里。即紅林罩。

    紅毛城澳:在廳治北二里、媽宮之後。

    鎮海澳:在廳治北六十里。

    港尾澳:在廳治北六十里、鎮海之西。南風可泊舟。

    大赤嵌澳:在廳治北六十里。

    小赤嵌澳:在廳治北五十八里。

    城前澳:在廳治北四十里。亦名長岸仔。

    瓦硐港澳:在廳治北五十二里。

    後寮澳:在廳治北二十五里(以上七澳,名為水北山)。

    吉貝澳:在廳治北,水程六十五里。此澳附於鎮海。

    沙港底澳:在廳治北二十二里(以下四澳,俱在大山嶼)。

    西溪澳:在廳治北十九里。

    白猿坑澳:在廳治北二十五里。

    青螺澳:在廳治北二十二里。

    后窟潭澳:在廳治西北三里。一名潭邊。

    通樑港澳:在廳治西北五十里。

    橫礁澳:在廳治西北,水程三十里;西嶼之東。

    小門澳:在廳治西北,水程三十里。

    小果葉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里。人煙頗密,小舟多聚泊焉。

    新城澳:在廳治西一里。亦稱煙墩腳。

    竹篙灣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五里;西嶼之北,南風泊船地。其西北有二處,曰南吼門、大吼門;波濤洶湧,舟楫罕通。

    大果葉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六里。有石伏水,舟不敢犯。俗呼為師公礁。

    牛心灣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里;即鐵線澳。商船來台,多由於此。

    緝馬灣澳:在廳治西,水程十五里;西嶼之南。北風可寄泊。

    大池角澳:在廳治西,水程十八里。

    小池角澳:在廳治西,水程十六里。

    後灣澳:在廳治西,水程十八里。即後鼻,亦名合界頭。

    內塹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里。

    外塹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二里(二塹在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