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八 (第1/3页)

    戶役(鹽課、陸餉、水餉、雜稅、存留經費、官莊、卹政附)「周禮」小司徒之職,以孟冬獻民數於王,以歲時辨其可任者;此戶役所由始也。臺處海隅,比於內郡。自入版圖將六十載,生齒日繁、經費日多,雖莊別官民、餉分水陸,而滋生永不加賦,且減過半之輸;番民一體同仁,更除諸社之餉。皇□□蕩,誠亙古未有也。夫損上益下,純王之美政;加富於庶,治國之大經。是宜亟登,以志不忘焉。志戶役。

    國朝康熙二十二年,始隸版圖。二十三年,題定則例: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五十二年,詔以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部議:俟後編審另造新增人丁,為盛世滋生戶口。乾隆元年,奉旨改則:每丁徵銀二錢;八社番丁亦照民丁例,免其徵米。

    臺灣府

    舊額:戶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萬六千八百二十。另八社土番,口三千五百九十二(在鳳山縣屬)。

    康熙三十年編審:新增口六百三十,戶仍前。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口三百二十三,戶仍前。康熙四十年編審:新增口二百九十九,戶仍前。康熙四十五年編審:新增口四百九十,戶仍前。康熙五十年編審:新增口二百六十五,戶仍前。以上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共新增民丁二千零七。

    通府合計新、舊戶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七。自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二年編審滋生人丁一千三百,奉文永不加賦。

    臺灣縣

    舊額:戶七千八百四十六,口八千五百七十九。另澎湖口五百四十六。

    康熙三十年編審:新增口四百四十一,戶仍前。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口一百八十,戶仍前。康熙四十年編審:新增口一百三十九,戶仍前。康熙四十五年編審:新增口三百零二,戶仍前。康熙五十年編審:新增口一百零三,戶仍前。以上自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共新增民丁一千一百六十五。

    新舊合計,戶七千八百四十六,口一萬二百九十。雍正五年,奉文割歸澎湖通判管轄民丁六百七十二;雍正九年,奉文鳳山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八百九十七、諸羅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三百四十二、本縣撥歸鳳山縣管轄民丁一百一十九;乾隆二年,奉文諸羅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二百二十七。通縣實在共計,戶八千六百四十七,口一萬零九百六十五。

    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共增出滋生人丁三百八十五,奉文永不加賦。

    (附)澎湖

    雍正五年,奉文臺灣縣截歸澎湖通判管轄舊額戶六百七十二,口六百七十二;滋生人丁八十八。

    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增出人丁四十,奉文永不加賦。

    鳳山縣

    舊額:戶二千四百四十五,口三千四百九十六。另八社土番,口三千五百九十二(男丁一千七百四十八、婦女一千八百四十四)。

    康熙三十年編審:新增口一百一十八,戶仍前。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口九十八,戶仍前。康熙四十年編審:新增口一百一十九,戶仍前。康熙四十五年編審:新增口一百二十三,戶仍前。康熙五十年編審:新增口一百二十四,戶仍前。以上自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共新增民丁五百八十二。

    新舊合計,戶二千四百四十五,口四千零七十八。雍正九年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戶八百九十七,口八百九十七;又,臺灣縣撥歸本縣管轄戶一百一十九,口一百一十九。通縣實在共計,戶一千六百六十七,口三千三百。

    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共增出滋生人丁三百四十一,奉文永不加賦。

    諸羅縣

    舊額:戶二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千一百九十九。

    康熙三十年編審:新增口七十一,戶仍前。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口四十五,戶仍前。康熙四十年編審:新增口四十一,戶仍前。康熙四十五年編審:新增口六十五,戶仍前。康熙五十年編審:新增口三十八,戶仍前。以上自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共新增民丁二百六十。新舊合計,戶二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千四百五十九。雍正二年,奉文割歸彰化縣管轄人丁三十五;雍正九年,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人丁三百四十二;乾隆二年,又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人丁二百二十七。通縣實在,戶二千四百三十六,口三千八百五十五。

    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增出滋生人丁三百零七,奉文永不加賦。

    彰化縣

    雍正二年,奉文諸羅縣撥歸管轄口二十五:雍正九年,奉文撥歸淡防廳管轄口一十一。通縣實在,口二十四。

    雍正五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共增出滋生人丁一百二十五,奉文永不加賦。

    (附)淡防廳

    雍正九年,奉文彰化縣撥歸管轄口一十一。

    雍正十年至乾隆二年編審共增出滋生人丁一十四,奉文永不加賦。

    鹽課(附)

    陸餉(附)

    水餉(附)

    雜稅(附)

    存留經費

    官莊

    恤政(附)

    ·鹽課(附)·

    臺灣府

    鳳山縣

    諸羅縣

    彰化縣

    ·臺灣府

    鹽埕二千七百四十四格,共徵銀二千四百三十六兩一錢四分三釐五毫。

    臺灣縣

    鹽埕一千四百二十二格(每格大小不等,計算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一尺五寸;每文徵銀四錢九分),共徵銀七百五十六兩一錢四分三釐五毫。鹽埕:一在洲南場、一在洲北場。

    ·鳳山縣

    鹽埕一千三百二十二格,共徵銀一千六百八十兩。鹽埕:一在瀨北場、一在瀨南場。

    ·諸羅縣

    鹽埕無。

    ·彰化縣

    鹽埕無。

    ·陸餉(附)·

    臺灣府

    臺灣縣

    (附)澎 湖

    鳳山縣

    諸羅縣

    彰化縣

    (附)淡防廳

    ·臺灣府

    舊額民丁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丁(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八千零六兩三錢二分。

    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編審新增民丁二千零七丁(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九百五十五兩三錢三分二釐。

    以上舊額、新增民丁共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七丁,共徵銀八千九百六十一兩六錢五分二釐。

    乾隆元年,奉文減則(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三千七百六十五兩四錢。

    另八社,番丁口四千三百四十五,內除老疾番少男女番婦七百五十三豁免外,實在派徵男、女番三千五百九十二丁口。內教冊公廨番丁九十七(每丁徵米一石),共徵米九十七石;壯番一千三百九十五丁(每丁徵米一石七斗),共徵米二千三百七十一石五斗;少壯番二百五十六丁(每丁徵米一石三斗),共徵米三百三十二石八斗;壯番婦一千八百四十四口(每口徵米一石),共徵米一千八百四十四石。以上八社番丁口,共徵米四千六百四十五石三斗,折粟九千二百九十石六斗。於雍正四年奉文豁免番婦一千八百四十四口,只徵教冊公廨、壯番、少壯番共一千七百四十八丁,折徵粟五千六百零二石六斗。將每石改徵折價銀三錢六分,共徵銀二千一十六兩九錢三分六釐。於乾隆二年奉文番丁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三百四十九兩六錢。

    地種二百四十八石六斗三陞四合三勺(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百零四兩四錢一釐二毫零六忽。

    番社大小八十九社(每社徵銀不等),共徵銀七千八百零八兩零二分七釐八毫。雍正十年,奉文豁免大肚社餉銀一百六十八兩,實徵社餉銀七千六百四十兩二分七釐八毫。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額徵社餉改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實在番社大小八十九社,共計番丁五千零九十,共徵銀一千零一十八兩。外四社,共徵社餉銀一百七十九兩二錢二分二釐四毫。

    生番歸化共六十一社,共折徵鹿皮價銀八十三兩二錢八分。乾隆二年,奉文減徵鹿皮價銀五十三兩零四分(實徵鹿皮一百四十四張,交官變價每張折徵銀二錢四分),共折徵銀三十兩二錢四分。

    街市瓦、草店厝共五千三百五十間(每間徵銀不等),共徵銀一千四百六十六兩六錢九分五釐二毫四絲二忽。

    ·臺灣縣

    舊額民丁八千五百七十九(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四千零八十三兩六錢零四釐。澎湖舊額民丁五百四十六(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二百五十九兩八錢九分六釐。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編審新增民丁共一千一百六十五(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五百五十四兩五錢四分(內澎湖新增民丁一百二十六。康熙五十五年編審滋生人丁,奉文永不加賦)。

    雍正九年,奉文鳳山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八百九十七(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四百二十六兩九錢七分二釐;又,奉文諸羅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三百四十二(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百六十二兩七錢九分二釐。雍正五年,奉文本縣割歸澎湖管轄民丁一百二十六(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減徵銀五十九兩九錢七分六釐;又,奉文本縣割歸鳳山縣管轄民丁一百一十九(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減徵銀五十六兩六錢四分四釐。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實徵銀二千一百四十七兩六錢。乾隆二年,奉文諸羅縣割歸本縣管轄民丁一百二十七(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十五兩四錢。實在民丁一萬零八百六十五(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千一百七十三兩。

    雍正三年,奉文諸羅縣撥歸本縣管轄大傑巔番社,年徵餉銀一百九十兩五錢一分二釐;乾隆二年,奉文改徵番丁一百二十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十四兩。雍正九年,奉文諸羅縣撥歸本縣管轄卓猴番社年徵餉銀六十三兩;乾隆二年,奉文改徵番丁七十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一十四兩。又,新港番社年徵餉銀三百九十五兩四錢五分六釐;乾隆二年,奉文改徵番丁一百七十五(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三十五兩。

    澎湖地種一百五十五石二斗五陞七合六勺(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六十五兩二錢零八釐一毫九絲二忽;於雍正五年,奉文割歸澎湖通判管轄。康熙五十五年新陞地種四石(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兩六錢八分;於雍正五年,奉文割歸澎湖通判管轄。

    街市瓦厝二千六百九十四間(每間徵銀三錢零三釐八毫),共徵銀八百一十八兩四錢三分七釐二毫;草厝一千七百七十八間(每間徵銀二錢一分七釐),共徵銀三百八十五兩八錢二分六釐。雍正九年,奉文鳳山縣撥歸本縣管轄土墼埕瓦厝五十二間(每間徵銀三錢零三釐八毫),共徵銀一十五兩七錢九分七釐六毫;又草厝七十二間(每間徵銀二錢一分七釐),共徵銀一十五兩六錢二分四釐。又,安平鎮瓦厝一百六十六間(每間徵銀一錢六分九釐三絲三忽),共徵銀二十八兩零五分九釐四毫七絲八忽;又草厝二十九間(每間徵銀八分四釐五毫一絲六忽),共徵銀二兩四錢五分零九毫六絲四忽。

    ·(附)澎湖

    雍正五年,奉文臺灣縣截歸通判管轄舊額人丁六百七十二(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三百一十九兩八錢七分二釐(截歸滋生人丁及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年新編滋生人丁,奉文永不加賦)。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實徵銀一百三十四兩四錢。

    地種一百五十九石二斗五陞七合六勺(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六十六兩八錢八分八釐一毫九絲二忽。雍正六年,溢額地種二十七石五斗八陞六合七勺(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十一兩五錢八分六釐四毫一絲四忽。雍正七年,首報地種一十一石三斗五陞(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四兩七錢六分七釐。乾隆二年,新陞地種三十五石九斗八陞(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十五兩一錢一分一釐六毫。乾隆四年,新陞地種一十四石四斗六陞(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六兩零四分八釐。

    ·鳳山縣

    舊額民丁三千四百九十六(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千六百六十四兩零九分六釐。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編審新增人丁共五百八十二(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二百七十七兩零三分二釐(康熙五十五年編審滋生人丁,奉文永不加賦)。

    雍正九年,奉文割歸臺灣縣民丁八百九十七(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減徵銀四百二十六兩九錢七分二釐;臺灣縣撥歸本縣管轄民丁一百一十九(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四十六兩六錢四分四釐。實在民丁三千三百,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實徵銀六百六十兩。

    下淡水八社,番丁舊額年徵粟石,折徵銀二千零一十六兩九錢三分六釐。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額徵社餉改照民丁例,八社番丁共計一千七百四十八(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三百四十九兩六錢(內下淡水社番丁二百九十二、力力社番丁一百六十、茄藤社番丁二百八十、放■〈糸索〉社番丁二百八十六、上淡水社番丁二百三十七、阿猴社番丁一百六十一、搭樓社番丁二百三十四、大澤機社番丁九十八)。土番社四社,共徵銀一百七十九兩二錢二分二釐四毫(內加六堂社徵銀四十九兩三錢九分二釐、瑯嬌社徵銀五十一兩一錢五分六釐、琉球社徵銀九兩八錢七分八釐四毫、卑南覓社徵銀六十八兩七錢九分六釐)。

    歸化生番十社,共輸鹿皮五十張折徵銀一十二兩(內山豬毛社、八絲力社、加蚌社、加無朗社、礁朥其難社、加少山社、北葉安社、山裏留社、施汝臘社、錫干社)。雍正二年,歸化生番一十八社,共輸鹿皮九十張折徵銀二十一兩六錢(內加走山社、施率臘社、拜律社、礁網曷氏社、毛絲絲社、七腳亭社、柯律社、加無朗社、加籠雅社、加泵社、陳阿修社、務期逸社、礁勞加物社、陳阿難社、益難社、加者惹心社、勃朗錫干社、望仔立社)。雍正三年,歸化生番一十九社,共輸鹿皮九十五張折徵銀二十二兩八錢(內貓仔社、紹貓釐社、豬朥束社、合蘭社、上哆囉快社、蚊率社、猴洞社、龜蟯律社、貓籠逸社、貓里毒社、滑思滑社、加錐來社、施那隔社、新蟯牡丹社、下哆囉快社、德社、慄留社)。乾隆二年,奉文每社實徵鹿皮二張;通計生番四十七社,共徵鹿皮九十四張(每張折徵銀二錢四分),實共徵銀二十二兩五錢六分。

    ·諸羅縣

    舊額民丁四千一百九十九(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千九百九十八兩七錢二分四釐。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新增民丁二百六十(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百三十二兩七錢六分。雍正二年,奉文割歸彰化縣管轄民丁三十五(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減〕徵銀一十六兩六錢六分。又雍正九年,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民丁三百四十二(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減徵銀一百六十二兩七錢九分二釐。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八百一十六兩四錢。乾隆二年,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民丁一百二十七(每丁徵銀二錢)共〔減〕徵銀二十五兩四錢。實在民丁三千九百五十五(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七百九十一兩。

    舊額土番社三十四社(每社徵銀不等),共徵銀七千七百零九兩五錢三分六釐八毫(內諸羅山社徵銀六十五兩二錢六分八釐,哆咯嘓社徵銀三百一十三兩九錢九分二釐,大武壟社並附噍吧哖、大岡、芋匏、內幽等四社合徵銀九百一十四兩八錢一分零四毫,麻豆社徵銀一百七十二兩八錢七分二釐,目加溜灣社並附新社仔二社合徵銀一百一十三兩二錢四分八釐八毫,蕭壟社徵銀四百五十二兩二錢八分八釐六毫,新港社並附卓猴社合徵銀四百五十八兩,大傑巔社徵銀一百九十兩零五錢一分二釐,阿里山社並附踏枋、鹿楮、唣囉婆、盧麻產、干仔務等五社併三十四年新附崇爻、芝舞蘭、芝密、貓丹、筠椰椰、多難、水輦、薄薄、竹腳宣等九社共十四社合徵銀一百五十五兩二錢三分二釐,奇冷岸社徵銀一十二兩九錢零八毫,大龜佛社徵銀一十七兩九錢八分二釐八毫,打貓社徵銀一百三十六兩一錢八分零八毫,他里霧社徵銀五十兩零八錢三釐二毫,猴悶社徵銀四十九兩三錢九分二釐,柴里斗六社徵銀三百五十二兩八錢,西螺社徵銀二百零四兩六錢二分四釐,東螺社並附眉里二社合徵銀三百七十兩零四錢四分,南社徵銀八百零六兩五錢八毫,二林社徵銀四百二十五兩一錢二分四釐,大突社徵銀一百零五兩八錢四分,貓兒乾社徵銀二百四十六兩九錢六分,大武郡、牛相觸、二重坡社徵銀一百六十五兩四錢六分三釐二毫,南、北投社並附貓羅社合徵銀五百零一兩三錢二分八釐八毫,馬芝遴社徵銀二百一十五兩九錢一分三釐六毫,半線大肚社並附柴坑仔、水裏二社合徵銀三百三十一兩四錢四分二釐,阿束社徵銀七十兩零九錢一分二釐八毫,貓霧捒社徵銀二十九兩六錢三分五釐二毫,沙轆、牛罵社徵銀二十三兩二錢八分四釐八毫,蓬山社並附大甲東、大甲西、宛裏、房裏、南日、雙寮、貓盂、吞霄等八社合徵銀一百三十四兩四錢一分六釐八毫,新港仔並附後壟社、貓裏、加至閣、中港仔等四社合徵銀九十八兩七錢八分四釐,竹塹社徵銀三百七十八兩,南崁社並附坑仔、龜崙、霄裏等三社合徵銀九十八兩七錢八分四釐,淡水社並附北投、麻少翁、武朥灣、大浪泵、擺接、雞柔等六社合徵銀二十二兩五錢七分九釐二毫,雞籠社並附金包裏等二社合徵銀二十二兩五錢七分九釐二毫)。康熙三十二年,新附土番六社,共徵銀九十八兩五錢(內木武郡赤嘴社徵銀三十九兩,水沙連思麻母社徵銀一十二兩,麻咄目靠社徵銀一十二兩、挽鱗倒咯社徵銀一十一兩五錢,並裏蟬蠻■〈戀,土代心〉社徵銀一十二兩干那霧社徵銀一十二兩)。

    康熙五十四年,新附土番五社,共徵鹿皮五十張折徵銀一十二兩(內岸裏社、掃捒社、烏牛難社、阿里史社、撲仔籬社)。雍正二年,新歸化生番四社,年納鹿皮折餉銀四兩八錢。雍正二年,奉文截歸彰化縣管轄東螺、西螺、大突、馬芝遴、二林、貓兒干、阿束、大武郡、牛罵、沙轆、貓霧捒、岸裏、水沙連、蓬山、後壠、大肚、南社、竹塹、淡水、蛤仔瀾共二十社餉銀三千六百五十兩一錢七分二釐。雍正三年,奉文撥歸臺灣縣管轄大傑巔一社,減徵銀一百九十兩五錢一分二釐。雍正九年,奉文撥歸臺灣縣管轄新港、卓猴二社,減徵銀四百五十八兩四錢六分五釐。實在番社一十四社,共額徵餉銀三千五百二十五兩六錢八分七釐八毫。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額徵社餉改熙民丁例,十社番丁共計一千零八十二(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百一十六兩四錢(內目加溜灣社番丁一百一十七,蕭壟社番丁一百二十三,麻豆社番丁一百一十六,大武壟社並附噍吧哖、木岡、芋匏、內幽等社番丁一百九十三,哆咯嘓社番丁七十,諸羅山社番丁六十二,打貓社番丁六十二,他里霧社番丁五十九,柴裏社番丁一百零八十,阿里山社並附踏枋、大龜佛、干仔霧、盧麻產、貓丹、奇冷岸、鹿楮、皂羅婆、崇爻、芝舞蘭、芝密、薄薄、竹仔宣、筠椰椰、多難、水輦番丁二百七十二)。乾隆二年,奉文本祿等四社改徵本色鹿皮八張(每張變價該銀二錢四分),共銀一兩九錢二分。

    笨港店五百九十九間,共徵銀二百兩零五錢。

    ·彰化縣

    雍正二年,奉文諸羅縣截歸本縣管轄人丁三十五(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十六兩六錢六分。雍正九年,奉文撥歸淡防廳管轄人丁一十一(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毫),共〔減〕徵銀五兩二錢三分六釐。實在人丁二十四(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一十一兩四錢二分四釐。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四兩八錢。

    又,諸羅縣截歸管轄土番大社二十二社(內附小社五十一社),額徵銀三千六百五十兩一錢七分二釐。雍正九年,奉文撥歸淡防廳管轄土番大社五社(內附小社二十四社),〔減〕額徵銀一千二百五十八兩一錢三分六釐。實額徵土番大社一十七社(內附小社二十七社),額徵銀二千三百九十二兩零三分六釐。雍正十年,奉文豁免大肚社減餉銀一百六十八兩,實徵餉銀二千二百二十四兩零三分六釐。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額徵社餉改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實在土番社一十七社(內附小社二十七社)共番丁二千三百一十八(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四百六十三兩六錢(內西螺社番丁一百零一,東螺社番丁一百零二,眉裏社番丁九十七,大突社番丁九十一,馬芝遴社番丁一百零四,南、北投社並附貓羅社番丁共一百七十三,二林社番丁八十四,貓兒干社番丁九十四,阿束社番丁一百零七,大武郡社番丁九十七,感恩社番丁四十六,遷善社番丁五十五,半線社並附柴坑仔社番丁共一百一十四,貓霧捒社番丁四十五,大肚社並附水裏社番丁共一百一十八,南社番丁二百零二,水沙連社並附決裏社、毛卒社、社仔社、大基貓丹社、木叩社、木武郡社、子黑社、佛仔希社、倒咯社、戀戀社、田仔社、貓難社、田頭社、恩順社、挽蘭社、蛤裏難社、外挽蘭難社、外貓裏眉社、內貓裏眉社、平了萬社、斗截社、致霧社、哆咯郎社、福骨社番丁共六百八十八)。

    又,諸羅縣截歸生番歸化岸裏等番社大小共五社,輸納鹿皮價銀一十二兩。雍正四年,新收生番歸化巴荖遠等四社輸納鹿皮價銀七兩二錢;雍正十二年,新收生番歸化沙里興等一社輸納鹿皮價銀二兩四錢。雍正九年,奉文撥歸淡防廳管轄生番歸化麻箸、舊社折納鹿皮價銀三兩六錢八分。實徵生番、歸化番社大小共九社,折納鹿皮價銀一十七兩九錢二分。乾隆二年,奉文減徵鹿皮價銀一十三兩六錢。實在生番、歸化大小番社共九社,定以年輸鹿皮一十八張交官變價(每張價銀二錢四分),共銀四兩三錢二分(內岸裏社並附掃捒社、烏牛難社、阿里史社、樸仔籬等社共輸鹿皮一十張交官變價銀二兩四錢,巴荖遠社並附獅頭社、獅仔等社共輸鹿皮六張交官變價銀一兩四錢四分,沙裏興社輸鹿皮二張交官變價銀四錢八分)。

    ·(附)淡防廳

    雍正九年,奉文彰化縣撥歸管轄民丁一十一(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徵銀五兩二錢三分六釐。乾隆元年,奉文以元年為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兩二錢。

    雍正九年,奉文彰化縣撥歸管轄土番大社八社(內附小社二十四社),額徵銀一千二百五十八兩一錢三分六釐。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豁免社餉改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減徵社餉銀九百九十三兩一錢三分六釐。實徵土番大社八社(內附小社二十四社)共番丁一千三百二十五(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百六十五兩(內蓬山社並附大甲東、宛裏、南日、貓盂、德化、房裏、雙寮、吞霄等社番丁共三百五十,後壟社並附新港仔、貓裏、加志閣、中港等社番丁共三百七十,竹塹社番丁八十九,淡水社並附南崁、龜崙、南北投、大浪泵、擺接、霄裏、坑仔、武朥灣、雞柔山、雞籠、金包裏等社番丁共五百七十九。蛤仔爛社並附多羅滿社原徵餉銀三十兩,該社系淡水通事於四、五月間南風盛發率各社番買置貨物,舟載往社內貿易,年認輸餉銀三十兩;今奉文減免徵丁)。又,雍正九年,奉文彰化縣撥歸管轄生番歸化麻著、舊社折納鹿皮價銀三兩六錢八分。乾隆二年,奉文以二年為始,減徵鹿皮價銀二兩七錢二分。實徵生番、歸化番社定以年輸鹿皮四張交官變價(每張價銀二錢四分),共徵銀九錢六分(內麻著社輸納鹿皮二張變價銀四錢二分,舊社輸納鹿皮二張變價銀四錢二分)。新收生番、歸化各番社輸納鹿、獐皮各一張變價銀四錢八分。

    ·水餉(附)·

    臺灣府

    臺灣縣

    (附)澎湖

    鳳山縣

    諸羅縣

    彰化縣

    ·臺灣府

    採捕並渡船共七百七十六只,計載樑頭一萬六千六百七十六擔七十五斤(每擔徵銀七分七釐),共徵銀一千二百八十四兩一錢一分。又,雍正六年,查報陞科樑頭銀一十四兩五錢八分六釐。雍正七年,詳報溢額樑頭銀五十四兩五錢八分九釐一毫。共徵銀一千三百五十三兩二錢八分五釐一毫。尖艚並杉板船共四百九十九只(內尖艚三十二只,每只徵銀八錢四分;杉板並尖艚四百六十七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二百二十三兩零二分。

    港潭二十五所(除地荒無人承贌一所,實二十四所;每所徵銀不等),共徵銀一千二百六十四兩五錢九分五釐二毫。塭六口(每口徵銀不等),共徵銀一百一十五兩。

    ·臺灣縣

    採捕小船二百八十九只,計載樑頭七千六百七十六擔(每擔徵銀七分七釐),共徵銀五百九十一兩零五分二釐。尖艚五只(每只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四兩二錢(於雍正五年奉文割歸澎湖通判管轄)。杉板頭船九十七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四十兩零七錢四分(於雍正五年奉文割歸澎湖通判管轄)。

    港潭七所,共徵銀六百四十五兩六錢二分四釐。雍正七年,詳報溢額樑頭餉銀五十四兩五錢八分八釐五毫。雍正九年,奉文割歸鳳山縣管轄大崑身港一所,年減徵銀二百二十兩。雍正九年,奉文鳳山縣割歸本縣管轄塭三口,共徵銀八兩五錢五分六釐(內風櫃門塭一口徵銀七兩零五分六釐、喜樹仔小塭一口徵銀一兩、鹽埕小塭一口徵銀五錢)。雍正十三年,報陞風櫃門塭餉銀七兩九錢四分四釐。

    ·(附)澎湖

    雍正五年,奉文臺灣縣截歸通判管轄舊額尖艚五只(每只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四兩二錢;杉板船九十七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四十兩零七錢四分。雍正六年,溢額尖艚二十七只(每只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二十二兩六錢八分。又,杉板頭船二百零七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八十六兩九錢四分。雍正七年,首報杉板船一百二十一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五十兩八錢二分。雍正八年,報陞杉板船一十五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六兩三錢;尖艚四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二兩六錢八分。雍正十年,報陞杉板船三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兩二錢六分。雍正十三年,報陞杉板船一十二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五兩零四分。乾隆四年,報陞杉板船八只(每只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三兩三錢六分。

    ·鳳山縣

    安平鎮渡船三十四只,計載樑頭九百八十九擔(每擔徵銀七分七釐),共徵銀七十六兩一錢五分三釐。採捕小船二百五十六只,計載樑頭五千零三十八擔,共徵銀三百八十七兩九錢二分六釐。又,雍正六年查報陞科樑頭銀一十四兩五錢八分六釐六毫。共徵樑頭銀四百七十八兩六錢六分五釐六毫。

    港潭六所(除拋荒無人承贌一所,實五所),共徵銀二百一十八兩零三分零四毫。石螺潭一口,年徵稅銀一十二兩。雍正九年,奉文割歸臺灣縣港塭一所,減徵銀七兩零五分六釐。實存(竹滬、打狗、蟯港、萬丹)四所,共徵銀二百一十九兩九錢七分四釐四毫。又,奉文割歸臺灣縣管轄喜樹仔鹽埕塭二口,減徵銀一兩五錢;臺灣縣割歸本縣管轄崑身港一所,額徵銀二百二十兩。

    ·諸羅縣

    採捕大小漁船一百九十五只,共載樑頭二千九百四十三擔七十五斤(每擔徵銀七分七釐),共徵銀二百二十六兩六錢六分九釐。

    魚塭二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