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十一 (第1/3页)

    學校(書院、社學附)

    國家菁莪造士,文治光昌;薄海人風,蒸興蔚起。臺雖海表,作育數十年,沐浴涵濡,駸駸乎海東鄒魯矣。而猶以重洋之險,士子遠涉維艱,特增解額、興書院;恩波浩瀚與聲教同流,島嶼文明將日盛焉。況乎里社有學,耕夫且習弦歌;番社有學,異類尚知文字。豈特俊秀農民猶與陞太學,屯營飛騎亦肄業授經已哉!志學校。

    臺灣府儒學:在寧南坊。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泮池。後為崇聖祠,祠左右建十二齋。東廡下為齋宿房,西廡下為藏器庫、庖湢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祠外為禮門、義路,又外為大成坊、泮宮坊。明倫堂在殿之左,兩傍齋舍為諸生肄業所。學廨在明倫堂後。康熙二十四年,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因鄭氏舊址創建。三十九年,巡道王之麟初建明倫堂。五十一年,巡道陳璸重修,創立齋舍;又於學宮之左,建朱子祠、大魁樓(詳碑記)。

    泮額:康熙二十五年,總督王命新、巡撫張仲舉題請歲進文、武童各二十名,科進文童二十名;廩膳二十名,增廣如之;歲貢,照以廩生食餼淺深為先後,一年貢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多進七名。乾隆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名數如前。原照陝西延安、廣東瓊州例,以臺道兼理學政,冊附福建學院達部。雍正五年,奉旨以漢巡察兼理學政。

    臺灣縣儒學:在東安坊。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泮池。後為崇聖祠,祠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明倫堂在右,後為教官廨舍。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王兆陞重修。四十二年,知縣陳璸再加修葺;創建明倫堂。五十四年,巡道陳璸重建崇聖祠,兩旁創齋舍。五十九年,署縣同知王禮重新,知縣俞兆岳、教諭鄭長濟捐浚泮池。雍正元年,知縣周鍾瑄重加修葺。十二年,貢生陳應魁捐修,並建土地祠及櫺星門、禮門、義路。

    泮額:康熙二十五年題定:歲進文、武童各十二名,科進文童十二名;廩膳十名,增廣如之;歲貢,二年貢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五名。乾隆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名數如前。

    鳳山縣儒學:在縣治北門外。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後為崇聖祠。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楊芳聲始建。四十三年,知縣宋永清重建。五十八年,知縣李丕煜重修。乾隆二年,本學拔貢生壽寧教諭施世榜捐修。廟前有天然泮池,荷花芬馥,香聞數里。鳳山拱峙、屏山插耳,龜山、蛇山繞護;形家以為人文勝地。

    泮額:康熙二十五年題定:歲進文、武童各十二名,科進文童十二名;廩膳十名,增廣如之;歲貢,二年貢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五名。乾隆元年,特恩加泮額一次,名數如前。

    諸羅縣儒學:在縣治西門內。康熙四十五年,署縣同知孫元衡建大成殿、櫺星門。四十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