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老书生传家有道 贤仆妇为主多情

    第一回 老书生传家有道 贤仆妇为主多情 (第2/3页)

“你们不必害怕,古来道得好:水来土掩,将领兵行。我们既无兵权,又无地方之责,只好逃往他方暂躲兵衅。但你们母子均可去得,我却不能。只因我虽未中举,受皇家的官责,也是个县学生员,岂不知见危授命!你们大家可赶紧收拾,所有动用什物可不必带,只将那简便的细软带去就是了。此刻出去离南门不远,出了南门先到守坟的陶家暂住一宵,不过一二十里地方即到他家,等至明日探听风声,然后再往他处逃走。我是在家耑等贱来,以便尽节了!”又将兆劈叫了过去,分付他许多的话,叫他等贼平之后,务要用心念书,以求上进。家庭中弟兄姊妹务要和气相待的话,又说了一回。

    兆劈说道:“爹爹即然不逃,孩儿也是不走的。就请母亲同兄弟去罢。”华童道:“这是何故?我方才已经说过,你们非我可比。我究竞是个县学生员,自應尽节图报。你现在年纪尚轻,且你母亲等人一路前去无人照应。总要你同去助同招呼,你为何不去?”兆璧道:“我看父亲所说的话虽是正理。但是父亲既能尽忠,孩儿就不能尽孝么?况且还有两个兄弟,尽可同母亲前去,儿子是不去的了。要去连父亲大人一同而去,父亲大人不去,儿子也不去。”

    你道兆璧为什么这般说法?只因他知道华童的性情,说出话来,皆是牢不可破的。因此他也说不去,欲要华童见他可怜,或者回心转念,也未可知。那知父亲执意不从,说道:“你欲行孝道,先违了父命,便不是个孝子!”

    兆璧被他父亲教训了两句,晓得不能挽回,只好在一旁痛哭不已。倒是兆琨灵机说道:“爹爹欲想尽忠,我看这事不为报国。”华童正被兆璧惹得要动气,听了这话,格外的怒道:“你这畜生,如此年幼,知道些什么?怎的说我不为尽忠?”兆琨连忙跪下道:“我看父亲虽然以死报国,却是与国家无益。且未至那尽忠的时分,不过是些草寇,若能此刻暂避其锋,倘得遇了机缘拿了兵符,那时扫平这些丑类,方是为臣尽忠的道理。如谓一个个皆是以死报国,国家到无人办事了。儿子是看的这世面,故尔说父亲不为尽忠。在儿子意思,还是大家一齐逃走的好,以便后来代皇家出力。”华童被兆琨这一阵哭诉,反倒没有话说。只望着大家发怔。王氏同了两个女儿见了这般,也乘势就顺住兆琨的话说了许多。华童叹了一口气道:“古来忠孝两字本难两全,欲求千载只在一时。我之心下早有定见,现在虽可同你们一起出去,但是到了那身不由已的时节,也只好各行其是了。”说完了,与王氏等人忙忙的带了些金银首饰,华童先将祖宗的影像请了下来,先在前走,大众出了大门,将门倒锁,旋即跟住那路上的人,出了南门。

    此时天已过午,走到日落的时分,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