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

    81、《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 (第2/3页)

果换了是我,肯定没辙。但聪明人有的是。有人说:"《孟子》这书一定要从头到尾读完,就在前文里孟子就说过:'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这句话就在'公孙丑篇'的第一节,我们已经遇到过了。)这就是说,周文王刚刚起家的时候确实是百里之地,这可不是说他后来发达了以后土地还只有这么大。所以呢,《孟子》这书是很完备、很严谨的,只有把前后读得能够贯通了,才能够领会得晓畅无碍。"言下之意是批评顾亭林读书不细致。

    这是从《孟子》内部找证据,还要从外部再找些证据来。这也不难找:"《史记·平原君传》,毛遂说过:'我听说,商汤王靠着七十里的地盘称王天下,周文王靠着百里地盘臣服诸侯。'还有,嗯,《荀子》里有,《韩诗外传》里也有,《新语》里也有,等等。"

    好了,第一个质疑已经解答了,不管是否有力,总之是很认真地回答了;可第二个质疑才是最难面对的啊。以上这些回答,其意图是要完全反驳顾亭林,可要驳倒第二个质疑,却毫无说服力。

    顾亭林的同时代人要应对这个质疑确实不易,可后人却很有资格多说几句了。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清朝的几代圣明君主大兴文字狱,读书人说话、写字动不动就犯了忌讳,再硬的脖子也硬不过屠刀。这可怎么办呢?干点儿什么都犯忌讳,总不成带着一肚子的墨水下乡种地去吧?

    于是,读书人纷纷投入训诂、考据的工作,在当时,大概也只有这种索然无味的研究工作能和现实世界完全无关,可以让研究者自由探索,不用担心惹来杀身之祸。

    如果稍稍发扬一下苏格拉底的说法,那么,知识分子天生就应该是社会的牛虻,也就是说,他们天生就是社会的批评家,无论一个社会多么好,或多么坏,都无可避免地会遭受这些人的批评,用个粗俗的比喻:如果想让知识分子不去批评社会现实,那就如同让狗不去吃屎--你可以把狗杀了,或者天天喂它肉包子吃,但你改变不了它吃屎的天性。

    所以,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清朝这些考据工作者的身上--出事了。

    大学者阎若璩考据出来,《尚书》是假的!是被人处心积虑地伪造的!铁证如山!

    --我们现代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一考据成果在当时的意义,我们会想:无非是证明了一本古代的书是伪造的、内容不可信罢了,我们以后不再读它了,或者读它的时候心里有这根弦也就是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们现代社会的图书市场不是还有数不清的所谓"伪书"么,有一阵子各大报纸还连篇累牍地报导过呢,可也没听说有谁读过哪本伪书就心理变态了、仇恨社会了。小事一桩而已嘛。

    但是,清朝学者考据出来的这部伪书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本书--不是励志书,不是企管书,也不是用中国人情情爱爱的小说包装成的韩流,而是当时国家主流学说中的一部重量级经典,历来有多少读书人考试要考它,书里讲的内容早已成为国家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而此刻,却有学者却无情地说:"真正的《尚书》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尚书》有一大部分都是后人伪造的。"

    关于《尚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种种版本、种种传说,清代此时被官方认可的这个版本早已作为官方版本流行了一千年。也就是说,至少这一千年来,多少读书人把这一儒家经典奉为圭臬,认为这里边都是古代圣人们的至理名言,这时才知道,大家全都上了大当。--看看,本来最远离现实社会的考据学问也被搞得动摇着世道人心。

    那么,这个《尚书》全都不可信么?也不是,这里面真伪杂糅,时真时假,所以后来又费了很多人的考据功夫。

    有了这些考据专家们的成果,我们就可以不怀好意地看看历史上一些上当受骗的家伙。

    最著名的受骗上当的例子是从这一句话来的:"人心正直,道心精微,要精研、专一,满怀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