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边城孟子

    106、边城孟子 (第2/2页)

。我一个小小地方官,在闹饥荒的年头能留住几个活人就已经算够尽职的了。"

    孟子接着说:"如果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委托,替这人放牧牛羊,那就一定要给这些牛羊找到合适的牧场,找到足够的草料。那么,牧场没找到,草料又不够,在这种时候,是该把牛羊送还给委托人呢,还是站在一旁眼看着牛羊饿死?"

    孔距心这回可没话说了,低着头:"看来,这的确是我的错啊!"

    过了几天,孟子去见齐王,聊起了自己在齐国各个地方上的见闻。孟子说:"大王的城邑长官我认识了五位,而明白自己的罪过的却只有孔距心一个人。来,我跟您仔细讲讲是怎么回事--"

    我们不知道另外四位地方官都是怎么说的,看来都对孟子"牧羊人"的比喻不以为然吧。

    齐王听完所有经过之后,汗颜说:"这样说来,这是我的罪过了!"

    看来齐王和孔距心为人还算厚道,能知错,能认错。

    孟子这个"牧羊人"的比喻有点儿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意思,但平陆到底是孔距心的个人采邑还是齐国的直辖郡县却还不大好说,毕竟战国时代早已经开始有了郡县制的苗头。

    五位地方官似乎最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推卸责任,看来要不搞MBO还真是没办法了!孔距心大可以直接了当地回答孟子:"把平陆的国有股都变成我的个人股,这样我才能有干劲,要不然,我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平陆爱垮不垮,老百姓爱死不死,我还是官照做。钱照拿!"

    齐王似乎并不认为自己就是齐国的所有者,而仅仅是个被委托者,就像孟子比喻里的那位牧羊人一样--这大概就是周朝前期贵族民族政治的遗风吧,秦始皇以后可就没有这种风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