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行部志》批注

    《遼東行部志》批注 (第2/3页)

國之號。嫁蕭孝忠,非孝惠。與史表不合。聖宗紀太平三年正月賜越國公主私城,名懿州。

    [原文]「己酉……宿懿州寶岩寺。懿州寧昌軍節度使,

    古遼西郡柳城之域。遼聖宗女燕國長公主初古所建,公主納國舅蕭孝惠……」(第五頁)

    九、大定丁酉為十七年,寂為遼東漕運副使,下次咸平條亦有昔予運漕遼東語。

    [原文]「庚戌……大定丁酉予貳漕遼東。」(第五頁)

    十、葯師公主當即槊古公主小名。

    [原文]「癸丑……嘗聞老宿相傳,此遼葯師公主之舊宅也。」(第七頁)

    十一、靈山縣,在懿州、慶云縣之間,而距慶云較近。

    [原文]「丁巳……是夕宿靈山縣之佛寺。」(第八頁)

    十二、禖川,應為祺州之誤,遼祺州為遼州支郡,統慶云一縣。金史地志作祺州,廢州存縣。今康平小塔子城址是。

    [原文]「戊午早解鞅于慶云縣。縣本遼之禖川。」(第八頁)

    十三、榮安縣,遼榮州,金史地理志云,東有遼河。

    [原文]「己未,晚達榮安縣,昔在遼為榮州。」(第九頁)

    十四、安州。今昌圖北四面城,即龍州、通州,早期黃龍府,渤海扶餘城。金史地理志云,北有細河,領縣有歸仁,遼為安州,不知何時廢,縣改屬通州。遺址當在榮州和舊韓州間,洪皓《松漠紀聞》:在宿州即肅州北,實應在八面城南或西南。

    [原文]「辛酉次歸仁縣。……在遼時為安州,本朝改降為縣。」(第十頁)

    十五、柳河縣,舊韓州,今昌圖八面城。

    [原文]「癸亥次柳河縣,舊韓州也。」(第十頁)

    十六、韓州,九百奚營,亦日奚營,地當南北要道,南有安州、肅州,北有信州、威州。即今梨樹縣北偏臉城。金地志云,附郭縣曰臨津,未詳何年置。一九五八年深翻地時,在八面城中出土二陶印,一作「柳河縣印」,一作「臨流縣印」,不作臨津。縣名或經過改變亦未可知。

    [原文]「乙丑次韓州……遼聖宗時并三河榆河二州為韓州……以州非衝涂,即徙于舊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