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过渡和改组之年

    1380年:过渡和改组之年 (第3/3页)

返回各自王国时把和尚随身带走。刚从西藏回京的宗泐和尚就皇后葬礼的细节给皇帝出了些主意,并介绍一些有学问的高僧来唪经。其中有陪伴燕王朱棣的道衍参加这些活动。[21] 当燕王在丧礼过后返回北京时,道衍作为宗教顾问也跟着来到北京。他卜居在一个庙内,不管在燕王夺权以前或以后,他都在各种问题上出谋献计。[22] 朱棣后来在叫他还俗和从政时给他赐名为“广孝”。

    洪武帝的第一次内阁制试验在1382年8月结束,那时他废除了四辅官。但是,他马上设立了另外的组织来更加专业化地实施内阁的职责。11月,在废除了统一的御史台之后,紧接着他又废除了他在1380年7月建立起来的谏院。然后又设立了都察院,有监察御史8人,分巡12道。第一批监察御史中有一个学者名詹徽(1393年死),安徽婺源人,是安徽著名文人詹同之子。[23] 在几个月以前的1382年10月,南京吏部曾举行特科考试,詹徽被推荐来应试。通过这次考试,约3700名秀才进政府做了官。许多人被任以极其重要的行政职务,其中也有人做了尚书。这次特科选拔的士子论其才干有以下6个方面:(1)经明而行修者;(2)擅长书法者;(3)对经书意义有深入了解者;(4)人品俊秀者;(5)有治国才具者;(6)语言有条理者。

    但是在关于日常行政的谘询方面,洪武帝没有切实可行的其他途径,而不得不又来依靠特殊的学者-顾问集团——这些人最终组成了非正式的内阁。1382年12月,他设置了大学士之职,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大学士们被任命为紫禁城内各宫殿中随时应召的官员:最典型的一个职称便是文华殿大学士。1382年,皇帝从翰林学士中提升了四名大学士。由于大学士分散在各宫各殿,不聚集在一处,因此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24]

    [1] 关于此案文献的研究,见吴晗:《胡惟庸党案考》[588],载《燕京学报》,15(1934年6月),第163—205页。

    [2] 檀上宽:《明王朝成立期之轨迹》[132],第6页。

    [3] 明太祖:《御制文集》[392](明版日期不详;重印于《中国史学丛书》,台北,1965年),2,第13页;山根幸夫:《“元末之反乱”与明朝支配之确立》[601],载《岩波讲座世界历史》,12(东京,1971年),第50页。

    [4] 关于这些变化的讨论,见贺凯:《明王朝的起源及其制度的演变》[267],第42—43页;贺凯:《明王朝的政府组织》[265],载《哈佛亚洲研究学报》,21(1958年),第27—29、48—49、57—58页;以及他在《剑桥中国史》第8卷中的一章,即将出书。

    [5] 《明通鉴》[210],1,第373页。

    [6] 《国榷》[498],7,第588页。

    [7] 《国榷》[498],7,第591页;《明通鉴》[210],1,第378页。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哈佛-燕京国学引得从书补编》,3(北平,1932年),第12页。《臣诫录》[382]原为10卷。不全的5卷本照相平版印刷本见于明太祖:《明朝开国文献》[388](明初本;重印本见《中国史学丛书》,34,吴相湘编,台北,1966年),1,第415—524页。

    [8] 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12;明太祖:《高皇帝御制文集》[387](1535年编),15,第13—15页,见有关序言;以及明太祖:《明朝开国文献》[388],Ⅱ,第585—1218页和Ⅲ,第1219—1278页,见洪武版重印本。

    [9]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640页;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第12页。

    [10] 关于四辅官,见《明纪》[53],4,第18页;黄章健:《论明初的四辅官》[239],重印于他的《明清史研究丛稿》[242](台北,1977年),第57—119页。

    [11] 四辅官于1382年8月取消。见《明纪》[53],4,第22页。

    [12] 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444—1447页;《明史》[41],289,第7414—7415页。

    [13] 见《明通鉴》[210],1,第396页。

    [14] 关于思伦发,见《明人传记辞典》[191]中他儿子思任发(1400—1445年)的传记,第1208—1214页。

    [15] 本传见《明史》[41],139,第3988—3989页。

    [16] 《明通鉴》[210],1,第396页。

    [17] 《国榷》[498],7,第620页。

    [18] 《明通鉴》[210],1,第402页。

    [19] 《明通鉴》[210],1,第398页。

    [20] 《明通鉴》[210],1,第405—406页。关于沈世荣,见明太祖:《谕翰林待诏沈世荣》,载《御制文集》[392](台北重印本,1965年),8,第17—18页。沈世荣著有《续原教论》[467],其序为1385年(出版地点不详,1875年木刻本)。

    [21] 道衍的传记可见之于《明人传记辞典》[191]中的姚广孝条,第1561—1565页:《明史》[41],145,第4079—4082页。

    [22] 《明纪》[53],4,第23页;《明通鉴》[210],1,第405页。

    [23] 关于詹同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43—44页,及《明史》[41],136,第3927—3929页;詹徽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第35—36页,及《明史》,136,第3929页。

    [24] 《国榷》[498],7,第6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