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历史评论

    各种历史评论 (第3/3页)

5),[7] 陆粲写江苏南部的《庚巳编》(约1520年,4.9.2),和屈大均写广东的《广东新语》(约1680年,4.10.2)。[8]

    有些作者(如沈德符和顾炎武)专门对一些问题发表相当客观的批评意见,这些问题是他们通过自己广泛的知识和阅历所真正理解的。另一些作者(如郎瑛)专门搜集各种奇闻轶事。还有一些作者热中于对某个问题、某些人和他们的行动发表他们的个人意见(如徐禛卿),或叙述他们自己的经历(如谢肇和李贤)。其余的作者是比较没有偏见、见解比较开明的民间学者(如沈德符和田艺蘅)。如此看来,王世贞的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9] 不过,笔记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资料,必须仔细加以评价。

    [1] 陈学霖:《当代中国史评中的李贽(1527—1602年)》[22],第125—151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565—1567页。

    [2] A.J.M.德穆瓦里亚克·德马拉:《中国通史,或这个帝国的编年史:〈通鉴纲目〉译文》[140](巴黎,1779—1785年),第10卷。

    [3] 这个版本的翻印本,1978年在台北出版。

    [4] 关于这部著作见本章,《导言:若干普遍趋势》。

    [5]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399—1405页。

    [6] 彼得·奥尔布里希特:《中国的列传》,《时代》,8,2—3(1957年),第224—235页;崔瑞德:《中国的传记著述》[520],见《中国和日本的史家》,W.B.比斯利和E.G.普利布兰克编(伦敦,1961年),第95—114页,和《中国传记问题》[521],见《儒家人物》,芮沃寿编(斯坦福,1962年),第24—39页;戴维·S.尼维森:《传统中国传记的诸方面》[407],《亚洲研究杂志》,21,4(1962年),第457—463页。

    [7] 尼维森:《传统中国传记的诸方面》[407],第459页。

    [8] 尼维森:《传统中国传记的诸方面》[407],第457—459页。

    [9] 8卷(台北,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