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唐王朝的建立:

    第三章 唐王朝的建立: (第2/3页)

其他赞助者中,还有突厥望族成员独孤信和隋文帝的父亲杨忠:他们的家族有着互相联姻的关系。独孤信有几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之子,即北周的第一个皇帝明帝(公元557—561年在位)。他的七女儿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即后来的隋文帝(公元581—605年在位)。他的四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昞,这一对夫妻在公元566年生下了李渊。[2] 因此,李渊不仅是著名武人的后代,也不仅是统治中国西北部的汉—鲜卑—突厥贵族的混血儿,而且他通过他的母亲又同北周及隋两家皇室有着紧密的关系。

    李氏家族还是最高品级的世袭贵族。李虎在北周之初的公元558年被封为唐公。他的儿子李昞承袭了爵位,后者在公元572年死后这爵位又传给了六岁童子李渊。

    隋王朝执掌政柄以后,李渊备受隋文帝的恩宠,而他与文献皇后的近亲关系又使他能官居高位。李渊于公元581年开始做文帝的侍卫——千牛备身,后来陆续做过畿辅地区或中国西北战略要地的刺史或郡守。在炀帝时期,他仍然做着许多重要的郡的郡守。后来被召还京师,委以殿内少监和其他朝廷要职。

    公元613年他43岁的时候任卫尉少卿,负责京师的兵器和兵器库,并且在炀帝的第二次远征高丽时承担监管向东北前线(今辽宁省)运送军需之责。

    也就在那一年稍晚的时候,即在三年零星不断的骚乱和劫掠之后,不满于政府的杨玄感(文帝的主要顾问杨素之子)起兵于河南北部之黎阳,从而爆发了反隋的第一次大叛乱。[3]

    杨玄感本人好文,喜欢结纳文学宾客之士。他也和李渊一样,是隋帝国的社会精英人物,并且与皇室是远亲;他官至礼部尚书,而且在远征高丽之初就受命在隋军的主要供应基地黎阳督运军需。杨玄感尽管出身于有特权的贵族门第,他也沿袭了他父亲同文帝及炀帝之间的猜忌和恶感,而且他也像当时和后世的人那样都深信,杨素是炀帝在公元606年授意毒死的。在讨伐吐谷浑的那一次失败的战役中,他就曾被人劝阻不要参加公元609年的叛乱。这时他认为他身处群情鼎沸之地,而这种不满情绪是公元611年黄河大水灾的后果,也是公元609年征发民工修筑北段运河(永济渠)引起的百姓的痛苦和炀帝远征高丽之役从灾区征调了大量农民的行动造成的。早在公元613年初期,今山东省黎阳之东就已连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