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北征後錄(明)金幼孜 撰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之十七 北征後錄(明)金幼孜 撰 (第1/3页)

    (北征後錄,一卷,明金幼孜撰。)

    永樂十二年三月十七日庚寅,上躬帥六師,往征瓦剌胡寇答里巴、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等,馬步官軍凡五十餘萬,予與學士胡公光大、庶子楊公勉仁皆扈從。是日辰時啟行,由安定門出,午至清河下營。晚微雨,夜復驟雨,五更雨止。十八日,辰發清河,午至沙河。上命光祿寺賜酒饌。

    十九日早,雨,辰發沙河,途間止。午次龍虎臺。午後復雨。 (「午後復雨」,原脫「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二十日,晴, (「晴」,原無,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晨發龍虎臺,度居庸關。午後至隆慶州下營。

    二十一日,至榆林,雨。午後至懷來下營,雨不止。二十二日早,雨止,發懷來。午次沙城。晚晴。

    二十三日午,次雞鳴山,什大風。

    二十四日午,次泥河。

    二十五日,次宣府。大風,雨下即止。是日穀雨。

    二十七日,晨發宣府,午次宣平。大風。二十八日,次德勝口,晚大風下雪。二十九日,度野狐嶺,風寒。午後次興和。

    三十日,風寒。四月初五日,移營于興和北十里沙城。

    初六日,大閱軍士。

    初十日,次紅橋。是日立夏。十一日,次凌霄峰,即兀出于伯顏。雨連宵不止,甚寒。十二日早,雨。食後發凌霄峰,午後次大石鎮,無水,暗宿。十三日早,微雨,午前次五雲關,即哈剌罕。有水。十四日,霜寒。次高平阜,即忽牙撒里禿。十六日,次殺虜城,即答虜城。

    十七日,次龍沙甸,即河蘭腦兒。午後雨。十八日,次錦雲磧。大風雨,至晚復晴。

    十九日,次小甘泉。二十日,次大甘泉。

    二十一日,次清水源,即馬塔馬。二十四日午,發清水源。晚次屯雲谷。無水,自清水源載水至,作晚飡。二十五日,次玉雪岡。是日小滿。

    二十六日,發玉雪岡。晚次玄石坡。大風。二十七日,次鳴轂鎮。二十八日,發鳴轂鎮。晚次清風壑。無水,大風。二十九日,早寒。午次歸化甸。

    五月初一日癸酉,早寒。午次楊林戍。初五日,次擒胡山。

    初七日,大風寒。晨發擒胡山。晚次香原戍。初八日,風寒。已時發香泉戍。午後次廣武鎮,即哈剌莽來。夜雨。初九日,大雷雨,下雹如雪,積地二三寸。

    初十日,次懷遠塞。

    十一日,次玉帶川,即柴禿。是日芒種。

    十二日,次富平鎮,即元兒禿。

    十三日,次翠幕甸。無水,暗宿。十四日,次長山峽。少水。十五日,次至喜川。十七日,次環秀岡。

    十八日午,發環秀岡。暮次野馬泉。暗宿。十九日,次蒙山海。二十日午,發蒙山海。晚次威武鎮。

    二十一日午,發威武鎮。 (「發威武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