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传

    高登传 (第2/3页)

“买马确实急迫,但学校是讲究礼义的地方,一旦废罢,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还有什么区别?”郡守说“:你违抗上级嘛!”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靠的,是礼义和法度,如果要放弃这两方面,还有什么可说的?”郡守不能使他屈服,最后同意了他的意见。他负责处理案件,有个囚犯杀人,郡守判决说:“给他条活命,也是积阴德。”高登说:“阴德怎么可以有意去积累,杀人的人要处死,如果可以免去死罪,那么被杀死的人的冤屈什么时候能除去?”

    高登任职期满,士大夫和老百姓请求留下他,但没被获准,他们就相继赠给高登钱五十万,不告诉自己的姓名,他们对郡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钱财可以依赖,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推辞,人们不答应,高登又不知把这些钱退还给谁,他就请求把钱放在州学中,买书向士大夫和老百姓表示感谢。高登回到广州,恰好新兴县发生大饥荒,帅守连南夫发布檄命让打开仓库,赈济饥民,又在野外做稀粥让饥民吃,想借贷的也可以,被救活的人数以万计。这年赶上大丰收,也补足了仓库中的粮食,老百姓投书请求留下他的有数百人,于是就奏请征用高登始终负责赈灾。

    高登被召回京城,他就上了万言书和《时议》六篇,皇上看后认为很好,把他的《时议》六篇交给中书。秦桧恨高登讥议自己,不再向皇上汇报这些。

    高登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他经过湖州时,湖州知州汪藻接待了他。汪藻留高登和他一起撰写《徽宗实录》,高登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提升官职。”高登说“:只是我没有这种想法。”就走了。广西帅沈晦问高登靠什么来处理县中的事,高登列出十多条原则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政事,现在的人都狡诈,恐怕行不通。”高登回答:“忠信可以在蛮夷地区实行,认为在我们这里不能实行,那是因为没诚心这样做。”豪强秦琥在乡间横行霸道,掌握官吏的生杀大权,号称“秦老虎”,县中的士大夫以下都被他所屈服。高登来了以后,他有很大的转变,高登赞赏他改恶从善,就安排他为学官。有一天,秦琥对高登有所请托,高登推辞了,秦琥大怒,谋划用破坏法度为名陷害高登。恰好有诉讼秦琥贪污学校钱的人,高登把秦琥叫来,当面指责他,十分严厉,呵斥他下去,高登向郡和有关部门汇报对秦琥以法治罪,秦琥忿恨而死,一郡的人都很高兴。

    统帅胡舜陟对高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的父亲从前任官的地方,太师实际是在这里出生的,怎么祭祀他呢?”高登说“:秦桧任宰相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