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高士廉传 (第1/3页)

    高俭,字士廉,渤海..县人。曾祖父名飞雀,在北魏被追认为太尉。祖父名岳,在北齐官至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父亲名励,别名敬德,在北齐官至乐安王、尚书左仆射,在隋朝官至洮州刺史。

    高士廉年轻时有才识、度量,广泛涉猎文艺、史学。隋朝的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老前辈,与高士廉结为忘年之交,因此很多公卿跟他交往。炀帝大业年间,任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先前嫁给了隋朝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了儿子长孙无忌和一个女儿。长孙晟去世后,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们接回家来,他们情谊深挚。他见尚未显贵时的太宗具有超常的才德,所以把外甥女嫁给太宗为妻,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隋军征讨高丽时,当时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逃亡到了高丽,高士廉因为是他的朋友而株连获罪,贬谪为朱鸢主簿。他是有名的孝子,由于岭南常有恶性传染病,母亲不能一起到朱鸢去,就留下妻子鲜于氏伺候奉养,补贴经费的不足。又想到妹妹没有着落,就卖掉大住宅,买了小住宅安顿妹妹住下,把剩下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自己带上简单的行李走了。紧接着天下大乱,朝廷的消息完全断绝,交趾郡太守丘和委任他为司法书佐。高士廉长期在岭南,不知道母亲的情况,回家的心情越来越急切。有一次午睡,梦见母亲跟自己交谈,完全像是坐在母亲身边,醒后热泪纵横。第二天果然得到了母亲的音讯,人们认为这是孝心的感应。

    当时钦州的宁长真率领人众攻打交趾郡城,丘和准备出城迎接他,高士廉建议说“:宁长真人马虽然很多,但孤军深入,内部关系松散外部环境紧迫,不能坚持多久。再说城里的精干兵力足以抵御他,为何准备接受他的约束?”丘和听从他的建议,任命他为行军司马,水路陆路一齐进军,迎头打败了敌军,宁长真只是自己逃掉了,其余的兵众全部投降。在平定萧铣之后,高祖李渊让高士廉在岭南拓展地盘。

    高祖武德五年(622),高士廉与丘和呈递奏表回到唐朝,被提升为雍州治中。当时太宗担任雍州牧,由于高士廉是文德皇后的舅父,一向具有才智名望,非常亲近敬重他。准备除掉隐太子李建成时,高士廉和他的外甥长孙无忌一起参与秘密谋划。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高士廉带着属吏兵卒释放在押囚犯,发给武器,赶到芳林门,准备配合太宗。太宗立为太子时,高士廉任太子右庶子。

    太宗贞观元年(627),他被提升为侍中,封为义兴郡公,赐给收纳九百户租税的实封。高士廉洞察事理很有口才讲究仪容举止,他所提出的见解,朝臣们没有谁不重视。当时黄门侍郎王王圭有密封奏表托付高士廉呈递给太宗,他却扣留下来,因此获罪被遣出京城担任安州都督,后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地民俗轻薄,人们害怕鬼怪讨厌病人,对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亲自伺候,用棍棒挑着食物,站得远远地递给他吃。高士廉因势诱导,风俗很快改观。战国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疏浚汶江,创造了灌溉农田的便利,直到如今汶江两岸的农田,一顷价值千金,有钱有势的人家,经常相互强占争夺。高士廉就在老渠之外另行开挖新渠,蜀地百姓得到了很大利益。又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信奉孔子学说的人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蜀地的学校又蓬勃兴办起来。

    蜀地有个叫朱桃椎的人,清心寡欲,不愿做官,身披破衣腰系草绳,在民间消磨时光。窦轨镇守益州时,听说后就召见他,送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