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传

    史思明传 (第2/3页)

谋略的人,对史思明说:“您高贵威严,人们不敢多话,我请求说一句话死也甘心。”史思明说:“你说说看。”耿仁智回答说:“您长时间侍奉安禄山,安禄山武力、权力那么强大,谁敢不听他的。像您虽然跟随过他,但只是被他的凶暴权势逼迫罢了,本来是没有过错的。如今听说肃宗皇帝聪明勇敢智慧,具有夏禹七世孙少康、周宣王姬静复国中兴的谋略。您派遣使者去向皇上表示忠心,一定会让他放心地接受您,这是把祸患变成平安的最好办法。”史思明说:“好吧。”阿史那承庆等人带领五千骑兵到了范阳,史思明布置全军将士披甲戴盔去迎接他们,人马足有好几万,离阿史那承庆的队伍还有一里路,派人去对他们说:“相公和王爷远道而来,我们全体将士欣喜雀跃得不得了。但这些守卫边地的士卒胆子小,对相公的到来非常敬畏,不敢再向前走。请求相公收起武器让他们安下心来。”阿史那承庆等照办了。史思明于是把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带进内厅,设宴奏乐款待他们。另外命令各个将领按照原来的分工收缴了阿史那承庆队伍的武器。部队中的各地兵卒都发给足够的路费,鼓励他们回家,要留下的分配到史思明部队的各个兵营。接着拘留了阿史那承庆,斩杀了安守忠、李立节。李光弼派遣衙官敬亻免招抚史思明,史思明于是命令衙官窦子昂呈递奏章,带领他所管辖的八万人马以及安伪朝廷的河东节度高秀岩归降。肃宗非常高兴,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史朝义以下各个将领一起授予高级官职,高秀岩任云中太守,把他的儿子高如岳等七人任命为大官。任命内侍李思敬、将军乌承恩为宣慰使,命令他们讨伐残余的叛军。

    第二年改年号为乾元元年(758)。四月,肃宗任命乌承恩为副使,命他窥伺史思明的过错伺机杀掉他。当年,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任节度,史思明曾经侍奉乌知义,并且有着为乌承恩开释罪责的恩惠。李光弼凭这些断定史思明对乌承恩不会猜疑,就想靠这设置圈套杀掉史思明。乌承恩到范阳后,多次流露自己的野心,趁黑夜穿上女人的衣裳乔装自己,到史思明的各将领家里去,劝说他们背叛史思明。各将领把这事告诉了史思明,史思明非常害怕,又没有什么证据。过了一段时间,乌承恩和李思敬从上京来了,宣读完圣旨后,乌承恩准备回家。史思明留住乌承恩暂住客店,说第二天有事商议。他已预先安排在乌承恩睡觉的床上挂起帷帐,派两个人埋伏在床铺底下。乌承恩有个小儿子,原先留在范阳,史思明这时叫他去客店探望他的父亲。深夜,乌承恩私下对儿子说:“我受朝廷委派除掉史思明,日后就授予我节度的官职了。”埋伏在床底下的两个人喊叫着冲出客店,把这话告诉了史思明。史思明下令抓起乌承恩,搜查他的衣袋,查获朝廷颁赐给阿史那承庆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制契约凭证以及李光弼给乌承恩的书札,书札上写着:“承庆事了,即付铁券;不了,不可付之。”还查获档案资料几百页,记的都是先前跟随安禄山造反的部队将领的名单。史思明对他说:“我在什么地方对不起你,落到这步田地呢?”乌承恩声明:“判你死罪,这是太尉李光弼的主意。”史思明召集武将文官以及百姓,向西对着朝廷大声哭着说:“我用十三州的地盘、十万人的队伍归降朝廷,忠心赤胆并没辜负皇上,为什么要杀我!”于是乱棍打死乌承恩和他的儿子,关押了李思敬,派人上表朝廷奏明这件事情。朝廷又派中使告慰说:“朝廷和李光弼都没做这种事,而是乌承恩干的,打死他们是好事。”

    又有使者从京城来,拿着司法部门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三司审议罪犯的文书“议罪人状”。史思明说:“陈希烈以下,都是身居重要职位的大臣,太上皇丢下他们到蜀州去了,收复天下之后,应当抚慰赏赐他们。现在这些人尚且被杀掉,何况我原来跟随安禄山造过反呢!”将领们都说:“乌承恩那件事,情况已经很清楚,李光弼还活着,祸害就不会小。您为什么不根据我们反映的事实请求处死李光弼,来向河北的百姓认错道歉。皇上如果不吝惜李光弼,替您杀了他,您就算安全了;不这样,后患无穷。”史思明说:“诸位说得很对。”于是命令耿仁智、张不矜主持撰写奏章:“请求朝廷处死李光弼来向河北的百姓认错道歉。如果不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们就自己带兵到太原杀掉李光弼。”张不矜先让史思明浏览一下奏表,到装进封套的时候,耿仁智把奏章上的字都涂掉了。执笔撰写奏章的人秘密报告史思明,史思明大发脾气,把耿仁智、张不矜抓到厅堂前面说:“你们为什么要辜负我?”下令处斩他们。耿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