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文襄帝纪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世宗文襄帝纪 (第1/3页)

    世宗文襄皇帝名澄,字子惠,是高欢的长子。母亲为娄太后。他出生后就显得与众不同,聪慧过人,高欢觉得很惊讶。魏中兴元年(531),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到杜询那里读书,机敏悟达过人,杜询很是叹服。二年,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孝静帝的妹妹冯翊长公主。当时他只有十二岁,便神情俊美,如同成人一样。高欢询问他政事的是非得失,他分析得无不合情合理。从此军国要事筹谋划略他都参与意见。

    天平元年(534),加封为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朝辅佐朝政,加封左右、京畿大都督。当时人们虽然知道他的器度和见识,但还是把他看成一个少年而已。而他机智而有谋略,法制严明,处置事务没有疑虑不决而拖延时间,因此朝野整严。

    元象元年(538),兼任吏部尚书。魏朝自从崔亮以后,选官常以年资的劳绩为标准。高澄改变原来规矩,选拔标准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又淘汰尚书郎,精选人才加以充任。凡是有才的名士,都被荐举选用。如有尚未出任显要职位的,他都招罗门下,作为宾客。每次到山上林苑游览饮宴,必定招呼他们同去,射箭赋诗,各人尽力发挥所长,以为娱乐。

    兴和二年(540),加封大将军、领中书监,仍兼任吏部尚书。自从正光元年以后,天下战事频繁,在任的群官,很少有廉洁的。高澄上奏,由吏部郎崔暹任御史中尉,弹劾权贵豪强,不得放纵和赦免,于是风俗开始好转,徇私枉法的路子被堵死了。便张榜在大街和大路上,详论治理国家的政策方法,仍大开直言进谏的门路,有上书议论政事、以苦口良言恳切上奏的人,都加以宽容和优待。

    武定四年(546)十一月,高欢西征,有病回师。高澄飞马前往军营,侍卫返回晋阳。

    五年(547)正月初八,高欢去世,保密不发布丧亡的消息。十三日,司徒侯景占据河南反叛,颍川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响应。侯景又诱骗和抓了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高澄派司空韩轨领军队讨伐。四月初六,高澄到邺城朝见魏帝。六月初四,韩轨等人从颍川回师。十二日,高澄回到晋阳,才发布高欢去世消息,告诉文武官员,陈述高欢的遗志。

    七月初三,魏帝下诏任命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高澄上书辞去职位,愿停止王爵。初七,魏帝诏令太原公高洋代理军国事务,派中使恳切加以晓谕。

    八月初四,高澄上书申述高欢遗令,要求削减封国食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