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侯景传 (第1/3页)

    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从小就放荡不守规矩。作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他投靠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最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兵法,没多长时间绍宗就屡次向他求教了。后来因军功作定州刺史。当初魏相高欢没作大官时,和侯景关系很好,等高欢杀了尔朱荣,侯景带领部众归顺高欢,于是被高欢任用。逐渐官作到吏部尚书,这职务不合他的习性,每每自言自语说:“什么时候才能从这破纸堆里摆脱出来呢。”不久被封为濮阳郡公。

    高欢在沙苑败于西魏,侯景对高欢说:“宇文泰骄傲打了胜仗,如今一定懈怠,请让我带数千精锐骑兵到关中去捉他。”高欢把他的主意告诉自己的妃子娄氏,娄氏说:“他如果抓到宇文泰,也会不回来。得泰失景,有什么好处呢。”于是高欢没有派他去。侯景后来作河南道大行台,位至司徒。他又对高欢说:“遗憾没有抓到宇文泰。请给我三万兵马,我就可以横扫天下,定能过江把萧衍老头绑过来,让他来作我们太平寺的住持。”高欢很赏识他的豪言壮语,让他带兵十万,管理河南一切事务,倚仗信任他就像是自己的另一半。

    侯景右腿短,弯弓骑马不是他所擅长,只是靠智谋取胜。当时高欢部将高昂、彭乐都是勇冠当世,只有侯景经常表示轻视他们,说他们“不过像野猪一样横冲直撞,又能怎么样”。等他要出镇河南时,对高欢说:“如今我握兵在远方,恐怕奸人会玩弄什么诡计,大王要是给我写信,请作些特殊的标志。”高欢答应。每次给侯景写信,总点上细微的记号,即使高欢的子弟也不知道。

    等高欢的病重,他的长子高澄假借他的名义给侯景写信召他回来。侯景看破是假的,怕遭祸,因此采用王伟的主意,在太清元年(547)二月派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向梁朝上表请求投降。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人都说接纳侯景不合适,武帝不从。当初,武帝在当年正月十七在善言殿读佛经,对左右黄慧弼说:“我昨夜梦见天下太平,你记住这件事。”等丁和到此,经核对侯景正是在正月十七决定降梁,武帝因此便接收下来。于是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可以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像东汉的邓禹一样。

    高澄继承父位作了渤海王,派他的大将慕容绍宗在长社包围了侯景。侯景形势吃紧,便请求割鲁阳、长社、东荆、北兖向西魏求救,西魏派五城王元庆等率兵救侯景,绍宗才退兵。侯景又向梁司州刺史羊鸦仁请求救兵,鸦仁派长史邓鸿率兵到汝水,元庆军队夜间撤走,鸦仁于是占据了悬瓠城。

    当时侯景部将蔡道遵北归魏都,说侯景有悔过之意,高澄信以为真,就给侯景写信,答应他如果回来,让他终身作豫州刺史,所部文武概不追究,保他一家无事,并送还他的宠妻爱子。侯景回信不愿听从。高澄知道侯景没有回来的意思,便派兵不断去讨伐他。

    梁武帝听说鸦仁已占据了悬瓠,就指派将帅们制订计划,要大举进攻东魏,委派贞阳侯萧渊明为都督。渊明兵败被俘。慕容绍宗进攻潼州,刺史郭凤弃城逃走。侯景派遣他的行台左丞王伟、户部郎中王则到朝廷献计,请朝廷立元氏子弟为魏主。朝廷派太子舍人元贞去作咸阳王,许他大军渡江以后便可即位作魏帝,并把梁皇帝的副车辇送给他。

    高澄又派慕容绍宗追剿侯景,侯景退保涡阳,派人对绍宗说:“你是想来送客呢,还是要一决雌雄呢?”绍宗回答:“将要决战。”于是就顺风布阵。侯景紧闭营垒,不久又出来。绍宗说:“侯景多诡计,好攻人背后。”叫人防备,果然被他言中。侯景命令将士都披短甲拿短刀,只管往下砍人马腿脚,于是打败了绍宗的军队。绍宗的裨将斛律光责怪他,绍宗说:“我打的仗多了,没见过像此贼这么难对付的。你可以去抵挡他试试。”斛律光披甲将要出战,绍宗告诫他说:“不要渡过涡水。”不久斛律光又被侯景战败。绍宗问他:“到底怎么样啊?”相持数月,侯景粮尽,骗自己的部下说他们的家人都已经被东魏杀了,众人都信以为真。绍宗在远处对他们喊道:“你们的家属全都平安无事。”并披发对着北斗发誓来证明自己的话。侯景的军士都是北方人,不愿随侯景南渡,部将暴显等人各率领自己的部卒投降绍宗。侯景军队溃散,损失甲士四万人,马四千匹,辎重车万余辆。于是和他的几名心腹骑马逃走,从硖石渡淮河,逐渐收集散兵,共得到步骑兵八百人。向南路过一座小城,有人登上城墙骂他说:“跛脚奴要干什么!”侯景发怒,破城杀了这人才离去。他们昼夜兼行,追军不敢近逼。侯景派人对绍宗说:“我如果被擒,你还有什么用?”绍宗便故意放他逃走。

    后来侯景无处可去,马头戍的主帅刘神茂,和他的上司韦黯关系不好,因此他骑马跑到侯景那里说:“寿阳离此处不远,城池险要坚固,韦黯是监州。您如果驻在那里近郊,他一定会到郊外迎接你,趁机把他抓起来,就可以成事占有寿阳。得城之后,再慢慢向朝廷解释,朝廷高兴您南归,一定不会责怪您。”侯景拉着他的手说:“这是上天对我的指教啊。”赶到寿阳,韦黯披甲登城。侯景对神茂说:“事情办不成了。”神茂说:“韦黯懦弱而少智谋,可用言语说动他拿下此城。”于是侯景派豫州司马徐思玉夜间入城游说韦黯,韦黯就开城门迎侯景进城。侯景把韦黯拿下,把他数说一顿要杀他,过了很长时间又放了他。侯景派于子悦到朝廷报告自己被东魏战败的消息,请求贬削官职,朝廷宽大不准所请。他又请求朝廷给予物资供应,朝廷当时委任他为南豫州刺史,本来的官职不变。

    武帝因为侯景兵刚败,不忍把他迁到别处去,所以叫鄱阳王萧范作合州刺史,立即镇守合肥以防侯景。魏兵攻悬瓠城,悬瓠粮少,羊鸦仁就舍弃悬瓠回到义阳。

    魏人进入悬瓠城,又来梁朝请求和好,武帝召集公卿商议此事。张绾、朱异都请武帝答应魏人。侯景听说后还不敢确信。就假造魏国信件,向梁朝要求用被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换侯景。武帝打算答应下来,舍人傅岐说:“侯景无路可走才来投奔,抛弃他不合适。况且他身经百战,怎肯束手就擒。”谢举、朱异说:“侯景不过是败逃之将,抓他不过派一个使者就够了。”武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就回信说:“贞阳侯早上到,晚上就把侯景送回去。”侯景看了信对左右说:“我就知道这南方佬少情寡义。”又上书请求娶王、谢家女儿,武帝回答:“王、谢高门大族不是你可以匹配的,你可以在朱、张门第以下找一个。”侯景发怒说:“我一定要把这些南方佬的闺女配给奴仆。”王伟说:“如今听天由命也是死,造反也是死,大王要好好考虑。”于是侯景就生了反叛之意。他把所属城邑中的居民都强募为军士。私自扣留收取的商业税和田租,把百姓家的女儿都配给他手下兵将。又上书要一万疋锦给他的兵将做衣服,中领军朱异认为御府锦署的物品只供颁赏,不能用来供边防做军服,请朝廷供给他们青布。侯景又提出朝廷发的兵器多不精良,请派给他东冶的锻工重新打造,朝廷一并给予。侯景自涡阳战败后,向朝廷要过很多东西,朝廷宽宏大量,从未拒绝过。

    当时贞阳侯萧渊明派人回梁朝,传达魏国希望恢复友好关系,答应放他回去。武帝看信流下眼泪,于是给渊明回信,答应派使者去接洽。武帝也想罢兵,就和魏国信使来往,侯景听说害了怕,赶紧派人去向武帝恳切请求不要与魏和好,武帝不听。后来侯景再给朝廷上奏就开始态度跋扈,言辞不逊。他又听说朝廷派了伏挺、徐陵出使魏国,不知干了什么。

    元贞知道侯景有异心,屡次要求回朝,侯景对他说:“我马上就要平定江南了,为何不稍忍几天呢。”元贞更加害怕,逃回建邺,把事情向齐帝报告。侯景联络司州刺史羊鸦仁一起造反,鸦仁扣押他的使者送交朝廷。当时鄱阳王萧范镇守合肥,和羊鸦仁都多次向朝廷报告侯景有异心,朱异说:“侯景几百名降卒,怎能反得起来。”都扣压下来不向朝廷报告,因此侯景的奸谋更得以实现。侯景向朝廷上书说:“高澄狡猾,怎能完全相信他。陛下听信他的谎言,以求与他和好,我真觉得可笑。我已经四十六岁,本没听说过江东有佞邪之臣,可是我一旦入朝,却招来一片诽谤的叫嚣,我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找这些仇人拼命。请在长江西边划一块地盘,归我管辖,如果不答应,我就要兵临长江,向闽越进军,那时候不仅朝廷脸上难看,也叫大臣们忙得顾不上吃饭。”武帝让朱异向侯景的使者传达旨意说:“就好像穷人家养十个五个客人,都还能让客人满意,我只有一个客人,却叫客人有不满的话,这是我的过失了。”侯景又知道临贺王萧正德怨恨朝廷,秘密和他联络勾结,正德答应给他作内应。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发兵造反,在豫州城内会集他的将帅,登坛歃血立誓。当天出现地震。于是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麟、太子左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借口,说奸臣乱政,请允许带甲兵入朝。先攻取马头、木栅,俘获太守刘神茂,驻军头领曹趚等人。武帝听说后,笑道:“这能成什么事呢,我用半截赶马棍就把他揍了。”于是下诏,斩侯景的不问是梁人魏人,一样赏封二千户兼一州刺史,如果是魏人要北归不愿在南方作州刺史,赏绢布二万匹,用礼仪给他送行。于是下诏委任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共同讨伐侯景,从历阳渡江。又命令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萧纶掌符节,督率众军。

    侯景听说,和王伟商议。王伟说:“不如直接袭击建康,萧正德在里边反,大王在外边攻,天下不难定。用兵只听说宁可拙而速,没听说可以巧而迟的,如今必须立即进兵,不然萧纶就打过来了。”九月,侯景从寿春发兵,声称出游打猎,人们便没有察觉。留下伪中军大都督王贵显守寿春城,出兵假装向合肥,突然袭取谯州,助防董绍先投降侯景,俘获了丰城侯萧泰。武帝听说,派太子家令王质领兵三千巡江防卫。侯景进攻历阳,太守庄铁派他弟弟庄均夜袭侯景营寨,结果全部战死。庄铁母亲爱他的儿子,劝他投降。侯景向庄铁母亲行礼下拜,庄铁劝侯景说:“快了就能抓住时机,慢了就要招祸。”侯景就派庄铁作为前导。

    当时各处防守接连上奏报警,朱异还是说:“侯景一定没有渡江的意思。”萧正德事先安排了几十艘大船假称去运芦荻,其实是准备渡侯景过江。侯景到江边准备渡江,怕王质拦击,不久王质被召回作丹阳尹,无缘无故自动退走。侯景听说还不敢信,便偷偷派人过江侦察,对他说:“王质如果退走,折下江东树枝带回来作为凭信。”侦察的人像他说的那样回来了。侯景大喜道:“我的大事成功了。”于是从采石渡江,有马数百匹,兵八千人,京城里居然没有察觉。

    侯景登岸,分兵袭击姑孰,俘获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随后兵至慈湖。南津校尉江子一跑回建邺。皇太子萧纲见事紧急,入宫面见武帝报告说:“请把事情交给我去办,希望不劳皇上费心。”武帝回答:“这本来就是你的事,还问什么。”太子于是到中书省指挥分派,内外乱糟糟地互不通气。这时下诏任命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内外诸军事,都官尚书羊侃为军师将军,作大器的副手,派南浦侯萧推守东府城,西丰公萧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城。

    不久侯景到朱雀航,派徐思玉入朝启奏,请求带甲兵入朝,除掉君主身边的坏人,请朝廷派一个能办事的舍人出来把事说清楚,实际是想借机观察城中虚实。武帝派中书舍人贺季、主书郭宝亮跟随徐思玉到板桥慰劳侯景,侯景面北领受旨意,贺季说:“你今日的行动,是为了什么?”侯景说:“为了要当皇帝。”王伟赶紧接过来说:“朱异、徐马..谄媚污浊,误国乱政,我们只是为了除掉奸臣而已。”侯景既然已口出恶言,就把贺季扣留不放,只放宝亮回宫。

    起初,大同年间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侯景在涡阳战败后,向朝廷要锦,朝廷给的是青布,这时都用来作袍,崇尚青色。侯景骑白马,用青丝做马缰,要用此来应童谣。萧正德原来驻扎在丹阳郡,这时率他的部下和侯景会合。建康县令庾信率兵千余人驻在朱雀航北边,等侯景到时要拆除渡桥,刚拆掉一只船,看见侯景军士都戴着铁面具,于是弃军逃走。南塘的游军又把渡桥接上渡侯景过河。皇太子把自己骑的马给王质,配给他精兵三千,让他去援助庾信。王质到领军府和贼兵相遇,没有布阵就转身逃跑,侯景乘胜来到皇城下。西丰公萧大春放弃石头城逃走,侯景派他的仪同于子悦据守。谢禧也丢弃白下城逃走。

    侯景派人四面围攻,纵火烧大司马、东华、西华各门。城中仓猝间没有准备,只好从门楼处凿洞,往下灌水灭火,很久才将火浇灭。贼兵又砍破东掖门就要攻入,羊侃凿破门扇刺杀了几人,贼兵才退走。贼兵又登上东宫墙往城内射箭。到了夜间,简文帝萧纲招募人出城去烧东宫台殿,于是一把火烧了个净光,所藏的图书文籍数百橱,全都成了灰烬。以前简文帝梦见有人画作秦始皇,说“这人又来焚书”,这时候应验了。侯景又烧城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第二天,侯景又造了几百头木驴攻城,城上用石头往下砸,木驴都被砸碎。贼兵又造尖顶木驴,形状像小棺材,石头砸不破。于是城上又造雉尾火矩,灌上油脂,一丛丛扔下来去烧木驴。

    贼兵攻城不克,士兵死伤众多,就停止进攻,修筑长堤断绝城内外联系。又上书要求杀朱异、陆验、徐駘、周石珍等人。城里也把赏格射出城外,有能砍下侯景头的,就授予他侯景的职位,并赏钱一亿万,布绢各一万匹,女乐二部。庄铁于是跑到历阳,谎称侯景已被悬首示众。侯景的守城将领郭骆害怕,弃城逃往寿阳。庄铁得以入城,接着投奔寻阳。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皇帝,登上伪位,住进仪贤堂,改年号叫正平。起初童谣中有“正平”这样的话,所以立此年号以应童谣。有见识者认为正平是正德最后一定遭平定诛灭之意。侯景自封为相国、天柱将军,正德把女儿嫁给他。侯景又进攻东府城,造百尺高的楼车,从上边把城垛全都钩塌。城被攻陷后,侯景派他的仪同卢晖略率领数千人拿着长刀夹城门而立,把城里文武官员光着身子赶出来,用刀夹击砍杀,砍死了三千多人。南浦侯萧推在这天遇害。侯景让正德的儿子见理和卢晖略守东府城。

    当初,侯景刚到京都,就宣扬“武帝已经死了”,即便是城里也信以为真。简文帝怕人心有变,就请武帝坐车驾巡城。武帝将登上城墙时,陆验进谏说:“陛下万乘之尊,怎能轻易出来。”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武帝被他的话深深打动,就到大司马门去,城上听到皇帝车驾声音都欢呼起来,军民无不纷纷落泪,百姓才安定下来。

    侯景又在城东西面各堆土山逼近城墙,城里也堆两山来对付,简文帝以下官员都亲自拿工具去干活儿。当初,侯景刚到时指望马上能拿下建邺,所以号令严明,不危害百姓。久攻不下以后,人心涣散沮丧,又怕援军汇集,部众势必溃散,就纵兵杀人抢劫,死尸枕藉堵塞道路。富豪人家被肆意剥夺,他们的女儿妻妾被抓进军营。又招募北方起先作奴仆的人,让他们奋力作战以摆脱奴仆身份,有功的就破格封赏。朱异家一个脸上刺字的奴仆和别的奴仆翻出城外去投侯景,侯景封他作了仪同,让他到皇城下去诱降城里的人。这人乘马披锦袍对城内喊叫:“朱异作官五十年,才当了个中领军,我才到侯王这儿来,已经作了仪同。”于是城里作僮仆的争着往外跑,全都称了心愿。

    侯景把石头城内常平仓的粮食吃完后,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