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平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长孙平传 (第1/2页)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

    父亲长孙俭,北周柱国。

    长孙平容貌仪表很漂亮,有才干,读了不少书。

    仕北周,开始当卫王的侍读。

    那时周武帝为宇文护所逼,与卫王谋划准备杀了他,卫王常让长孙平到周武帝那里传信达意。

    到杀了宇文护后,授长孙平开府仪同三司、乐部大夫。

    周宣帝即位后,设置东京的官署,让长孙平当小司寇,与小宗伯赵芬分管六府。

    高祖登基前,与长孙平感情很好。

    当了丞相后,对他更礼遇。

    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都发兵造反,高祖很担心淮南。

    当时贺若弼镇守寿阳,高祖怕他有二心,派长孙平去代替他。

    贺若弼果然不服从,长孙平指挥壮士抓了贺若弼,把他送到京师。

    开皇三年(583),长孙平调任度支尚书。

    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遭水旱之灾,百姓不能自给,上奏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以防备荒年,把这叫“义仓”。

    因此上书说:“我听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粮食为性命。

    劝农重粮,这是先王的令式。

    古时候,耕种三年而富余一年粮食,耕作九年而有三年的积蓄。

    即使水旱为灾,而人民不挨饿,都是因为劝导有方,积蓄粮食早为防备。

    去年干旱,关西饥荒,陛下运关东粮食,设常平之官,打开粮仓,普遍赈济。

    陛下的大德鸿恩,可以说到了极点了。

    但治国之道,在于作长远打算。

    请命各州县的刺史、县令,以劝农耕种、积蓄粮食为要务。”皇上十分赞赏。

    从此州里粮食丰裕,人民大多依靠于他。

    几年后,长孙平转任工部尚书,很称职。

    当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说他诋毁皇上昏愦。

    皇上大怒,将杀他。

    长孙平劝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