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谨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于谨传 (第1/3页)

    于谨字思敬,是河南洛阳人,小名巨弥。

    曾祖于婆,任魏国怀荒阵将。

    祖父于安定,任平凉郡守、高平郡将。

    父于提,任陇西郡守,封荏平县伯。

    保定二年(562),由于于谨功勋卓著,追赠于提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保、建平郡公。

    于谨性格深沉,有才识器量,多少读过些经史,特别喜欢《孙子兵书》。

    他隐居乡里,没有当官的意思。

    有人劝说他,于谨回答说:“州郡之职,从前就被人们看不到眼里;三公之位,必须等待时运来到。

    我在郡邑悠闲自得,不过是打发光阴罢了。”太宰元穆见到他,赞叹道:“真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啊!”后来,破六汗拔陵首次扰乱北部边境,请蠕蠕为后援,大行台仆射元纂率军征讨。

    元纂早就听说于谨的名望,任命他为铠曹参军事,随军北伐。

    蠕蠕听说大军逼近,逃出塞外。

    元纂命令于谨率领二千骑兵追击,直到郁对原,前后十七战,使蠕蠕全部投降。

    后来率领轻装骑兵出塞侦察贼军动静,恰好有数千铁勒骑兵突然冲到,于谨知道众寡不敌,倘若撤退必然全军覆没,于是将部下骑兵分散,隐匿在草木丛生之处,又派人登上山顶指挥,好像调度各路兵马一样。

    贼人望见,虽然怀疑有埋伏,但仗恃人多,并不害怕,仍然向前推进,逼近于谨。

    于谨平时所乘骏马,一匹是紫色的,一匹身黄而嘴黑,贼人早已识得。

    于谨派两个人各乘一匹,冲阵而出。

    贼军以为是于谨,都争先恐后地追赶。

    于谨于是率领余下的军队发动攻击,那些追赶的贼骑急忙逃走,于谨乘机入塞。

    正光四年(523),行台广阳王元深训练军队,准备北伐,推荐于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优待,所有计谋都与于谨商议,元深又让他的儿子佛陀拜见于谨,待于谨达到这种地步。

    于是与广阳王击败贼酋斛律野谷禄等人。

    时当魏末动乱,盗贼纷起,于谨从容地对广阳王说:“从正光年间以来,四海动荡,国家荒残,农商凋敝。

    如今殿下奉行仁义,为诛灭群盗而远赴边关,可是盗贼之多犹如蚁聚,假若一味用兵,恐非上策。

    于谨愿意仰承大王的威望谋略,前去向他们说明道理,必定不用军队,而可以达到平定的目的。”广阳王表示赞同。

    于谨通晓数国语言,于是独自骑着马进入贼人营地,向他们表示恩惠和信诺。

    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余户一块诚心归附,相继南迁。

    广阳王想和于谨到折敷岭迎接他们。

    于谨说:“破六汗拔陵兵马不少,听说乜列河等人归附,必然前来阻截。

    如果他们先占据险要之处,我军就很难取胜。

    如今拿乜列河等人为诱饵,他们必然争来抢掠,然后我们设下伏兵,以逸待劳,就很容易打败他们。”广阳王同意他的计谋。

    破六汗拔陵果然前来截击,在折敷岭上击败乜列河,俘获其全部部众。

    于谨伏兵冲出,将破六汗拔陵打得大败,又将乜列河的部众全部夺回。

    魏帝对此表示嘉许,任命于谨为积射将军。

    孝昌元年(525),又跟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

    军队停扎在白牛逻,恰逢章武王被鲜于修礼害死,于是将军队停在中山。

    侍中元晏向灵太后扬言:“广阳王身为宗室,受令出征,如今竟徘徊不进,图谋非份之想。

    又有于谨智谋才略非凡,是主谋之人。

    当今战乱之时,恐怕已经不是陛下的忠臣了。”灵太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诏令在尚书省门外立榜,招募能捉拿于谨的人,许以重赏。

    于谨听说了这件事,对广阳王说:“如今女主临朝,听信谗言,如果不明白殿下的清白之心,恐怕大祸很快就要临头。

    请允许我到京城投案,请官府治罪,披露真心,可免掉自己的灾祸。”广阳王同意了。

    于谨就跑到榜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一块盘问他。

    于谨说:“这个人就是我。”官府上报,灵太后召见于谨,非常气忿。

    于谨详细表述广阳王的忠诚,又陈述了停军的情况。

    灵太后的气消了一些,放了他。

    不久加授别将。

    二年(526),梁国将领曹义宗据守穰城,多次侵犯边界。

    于是命令于谨和行台尚书辛纂率军讨伐。

    双方相持多年,打了几十次仗。

    于谨升任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

    孝庄帝即位后,任命为镇远将军,不久转官直寝。

    又随太宰元天穆讨伐葛荣,平定邢杲,任征虏将军。

    跟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