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熙传

    黎景熙传 (第2/3页)

大旱,诏令公卿百官,畅言政事得失。

    季明上书说:微臣听说,成汤时遭到大旱,就让六卿自己陈述过失。

    周宣王操之过急,而美玉尽失。

    这难道不是远虑百姓,俯哀众生吗?如今正值紧要时令,而时雨未降,天下之人,全都渴盼上天降雨。

    陛下关怀万物,钟爱众生,礼敬百神,而仍未能达于丰收,难道是做事失去节制,违背农时,举措失当,以致招来了旱情?《春秋》说:“君王有所举动必须预先书奏天庭,行动时要举行典礼,天时变化才没有不应时而至的。”孔子说:“君子以言论行动而震撼天地,难道可以不谨慎吗?”《春秋》载庄公三十一年冬天无雨。

    《五行传》认为是因为这一年连筑了三座高台,挥霍浪费,不体贴百姓。

    僖公二十一年夏天,大旱。

    《五行传》认为是当时兴建南门,使百姓服役劳顿。

    汉惠帝二年夏天大旱。

    五年夏,又大旱,江河水少,溪涧断流。

    《五行传》认为原因在于此前曾征发民工十四万六千人修建长安城。

    汉武帝元狩三年夏,大旱。

    《五行传》认为是这一年征发全国曾经为吏的人挖凿昆明池。

    可见土木之功,征集民工,大兴徭役,上天总是要以异象来应验。

    典籍中的告诫之言,应当慎重考虑。

    上天谴责警告,改正错误就好。

    如今倘若省去徭役,使百姓休养,以回答上天谴责,或许时雨可降,谷禾长成,则丰收有望,尚未为晚。

    《诗经》说:“百姓休养,可达温饱。

    惠泽中国,安定四方。”又担心阳极生阴,秋季多雨,年成不好,百姓将失去希望。

    如果禾谷连年不熟,则更可忧虑。

    当时豪富之家,竞相奢侈华丽。

    季明又上书说:微臣听说,态度宽大才能广泛覆盖,胸怀仁慈才能感化众生。

    所以天地高厚,万物得其容纳生养。

    四时彰明寒热,几乎类似表征它的忠信。

    因此,帝王应宽大如天地,忠信如四时。

    北斗星东指,天下人知道春天来了。

    君王广布德化,全国百姓都感激他的恩惠。

    伏望陛下以英明之资治理天下,万事皆能通达顺利,奋勇疾进,自强不息,善于垂询,接受规劝,则天下人幸运极了。

    自古大治之君,也都是广泛访查,询问百姓,置鼓树木,以求人们揭发过失。

    近年大旱多时,人们盼望丰收。

    陛下何不公开颁布诏命,广求人间疾苦呢?可与大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