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鮞传

    萧鮞传 (第3/3页)

在西城,称为“助防”。

    表面上协助萧鮞防御,实际上也连带防备萧鮞。

    当初,江陵政权被消灭以后,梁元帝的将领王琳据守湘州,志在恢复帝业。

    萧鮞称帝后,王琳派将领潘纯陀、侯方儿来犯。

    萧鮞出兵抵抗,潘纯陀等退回夏口。

    萧鮞在位的第四年,萧鮞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下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

    次年,王琳又派将领雷又柔偷袭攻陷监利郡,太守蔡大有战死。

    不久,王琳与陈人相持不下,向萧鮞称藩,乞求援军。

    萧鮞答应了王琳的要求。

    援军尚未出发,王琳已经战败,依附于齐国。

    这一年,其太子萧岿来京师朝见。

    萧鮞称帝的第六年夏天,发生地震,前殿崩塌,压死二百余人。

    当初,平定江陵时,萧鮞部将尹德毅劝告萧鮞道:“微臣听说,君王的行为与一般的人不同。

    一般的人,掩饰细节微行,在小处竞相显示廉洁,用来博取名誉。

    而君王则是平定天下,安宁国家,以成就大业。

    如今魏人贪婪,不顾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名义,必定要逞其残忍,多有杀伤,俘虏士人百姓,以报战功。

    然而这些人的亲戚家属,都在长江以东,顾念他们充作豺狼之食,被拘禁在他国,痛心疾首,何日能忘?殿下正要安定天下,继承大业。

    芸芸众生,不可能使家家周知。

    他们受难到这种地步,都认为是殿下所为。

    殿下杀掉人家的父兄,使他们的子弟成为孤儿,人人都与殿下为仇,谁与你一同建立基业呢?然而魏国的精锐军队,全部集中在这里。

    慰劳军队的礼节,并非没有用计的先例。

    如果殿下为此设下宴会,趁机邀请于谨等人赴宴。

    他们没有防备,当相继而来,可预先埋伏武士,趁机杀掉他们。

    再分头命令果决勇敢的人,奇袭魏军营垒,斩杀那些丑类,让他们一个也不能活下来。

    对江陵百姓,则慰问他们,使他们安定,文武百官,随即任命。

    百姓既然承蒙殿下救命的大恩,谁不对您的圣明竭诚拥戴呢?魏人心惧,未必敢于前来送死。

    像王僧辩那样的人,送封信就可以招揽。

    然后着朝服而渡长江,登基称帝,继承尧、禹之业,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片刻之间,大功可成。

    古人说:‘上天给予的东西,如果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而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希望殿下高瞻远瞩,不要像一般人那样行事。”萧鮞不听从,对尹德毅说:“您的这条计策,并不是不好。

    可是魏人待我十分宽厚,我不能违背道德。

    如果仓促之间依计而行,就会像邓祁侯说的那样,我家将没有后代了。”不久,江陵全城老幼,都被俘虏,驱入函谷关,又失去了襄阳的地盘。

    萧鮞才追悔道:“悔恨不听尹德毅的话,以致到了这种地步。”又见屋宇残破,战乱不息,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耻,心中常怀忧愤。

    于是作《悯时赋》而抒发胸怀。

    萧鮞在位八年,保定二年(562)二月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群臣将他安葬在平陵,追奉为宣皇帝,庙号中宗。

    萧鮞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节。

    虽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抚慰将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

    不喜饮酒,安心于俭省朴素,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又不喜欢音乐女色,尤其厌恶看见妇人,即使相距数步,也能远远闻见妇人身上的臭味。

    凡是他御幸妇人时所穿的衣服,决不再穿。

    又讨厌看见人的头发,凡言事者必须见机行事遮蔽一下。

    他在东扬州时十分放纵,审阅文簿时,喜欢写下戏弄的话,因而被世人讥评。

    他十分喜好文章的内容和涵义,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

    萧鮞领土狭小,心中常郁郁不乐。

    每次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要扬眉举目,握腕激奋,久久叹息不止。

    竟以忧愤而背部发疽致死。

    高祖又命令其太子萧岿继位,年号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