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轨传

    封轨传 (第2/3页)

正道。封轨在台省中,号称为儒雅之士。封轨奏请朝廷派遣四门博士中通晓经学的人,检查考试国内各州的学生。皇帝下诏命照他的意见办。不久,封轨被授任为国子博士,加封扬武将军。他又代理通直散骑常侍,慰劳汾州的山胡。

    司空、清河王元怿表奏修建明堂和太学,皇帝令朝中百官集会议论此事。封轨议论说:“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殿堂,应当建在京都之南,用来祭祀天地祖先,设教施化,它的建筑构造的体式,由来已经非常久远。所以《周官·匠人职》说:‘夏后氏的世室,殷代的重屋,周朝的明堂,都是五室、九阶、四户、八窗。’郑玄说:‘或者兴建宗庙,或者兴建王寝,或者兴建明堂,互相之间看出是相同的体制。’然而夏商周三代的明堂,其体制是相同的。按周朝与夏、殷两代相比,体制增减稍有不同,至于明堂,则因袭前制而不作改变,阐明五室的意义,是得自于天数。所以郑玄又说:‘五室,是象征五行的意义。那么九阶,就是效法九土;四户,就是表达四季;八窗,是相通于八风。实在是不变的大范,国家的恒式。比如它上圆下方以效法天地,通水环宫以节制观者,用茅柴盖顶、白粉涂墙为它作质朴的装饰,用赤色和白色的涂料来装饰门窗,这些都在典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制度中有明白的规定。在秦代,焚灭五典,毁黜三代,变更先圣之制,不依古代之法。所以吕氏的《月令》揭示了九室之义,大戴的《礼记》明确十二堂之论。汉代承袭秦法,也未能改变,东西两座都城,都是建成九室。因此《黄图》、《白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