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传

    李顺传 (第2/3页)

早已消逝,为什么还要见他。”说完就手握使者符节准备走出去。沮渠蒙逊连忙让杨定归把李顺追回到庭中,说道:“太常已经原谅我的衰老有病,但传说朝廷对我有可以不拜的诏令,所以才敢于自得安身。如果太常说:‘你又跪又拜,但就是不肯恭奉朝廷诏命。’这才是小臣的罪过哩。”李顺听了愈发恼怒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赐给他祭肉,命令说:异姓诸侯不用下拜。但桓公遵奉臣子的礼节,走下来拜受。现在你虽然功高勋厚,但不如小白那样尽力于朝廷,朝廷虽然对你十分敬崇,但并没有不拜之诏。如果你硬是要傲慢自大,这就是招来灾祸的缘由,不是谋求久安的打算。倘若朝廷因此而震怒,出兵把你们西凉吞灭,后悔也就来不及了!”沮渠蒙逊说:“太常用古代烈士来规劝我,用朝廷威势来警告我,我怎不感到危惧,愿意恭敬地听从美善的命令。”于是就下拜以行藩臣之礼,行礼完毕,沮渠蒙逊说:“倚仗德威者昌盛,倚仗武力者灭亡。朝廷近来四处征伐,屡次获胜,国土已经相当广大,只要安抚本地的百姓,也就足以治理得好。然而一味进行征讨,恐怕不能够长久取胜。”李顺说:“过去太祖奠定宏大的基业,建造了中国。太宗继承传统,王业一新。自从圣上临朝亲政,志在使四海安宁。所以车驾屡次出征,亲自顶风冒雪,在三秦消灭了赫连氏,在漠北赶跑了蠕蠕族。广辟国土开发边地,俘获的奴隶无法记载,斩杀的尸体和首级随处可见,简直成为一种景观。除荡暴虐,安抚黎民,威势震动八荒,声名覆盖九域。自古以来,用兵之善,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所以远方边地的人,没有不举手抬足,敛衽屈膝的。天兵到了一地,表彰德行惩罚罪人,怎么能说是倚仗武力?凡是圣王用兵,征伐南蛮,则北狄怨愤;讨伐西戎,则东夷怀恨,天子岂能因此而罢手?”沮渠蒙逊说道:“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么西凉的民众,也愿意魏国皇帝远道而来,但为什么还要从驿道不分昼夜飞快地来表示警戒?我想你所说的一番话,尽是虚妄之事。”李顺说道:“古时苗民反叛帝舜而奉暴君,有扈违背后启而跟从逆主,都是因为受到相近之敌的威慑强逼,被别人的凶威所牵制。自古就是这样,岂独西凉的人如此。”

    李顺出使回朝之后,世祖问及他与沮渠蒙逊的往来对答之辞以及沮渠蒙逊政治教化的得失。李顺说道:“沮渠蒙逊专威于黄河以西已有三十多年,经历许多艰难,现已粗知机变,又安定边地角落之人,边远的民众对他也颇为畏服,虽然不能传留给他的子孙,还是足以终了他这一代。他前年上表答应十月送昙无谶来朝廷,到了我前往迎接的时候,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不忠不信,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礼如同人的车轿,敬是行为的根本。没有人无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依臣看来,他是不可能巩固的。”世祖说:“假如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不久就能得到验证,他的儿子必定会又袭承一代,换代之后,早晚就会灭亡吗?”李顺回答道:“臣大略地观察过他的儿子,那人并不是有才能的人,仅能守住其一隅之地。听说敦煌太守沮渠牧犍,才器粗立,继承沮渠蒙逊的一定是这个人。但是与他的父亲相比,人们都说不及其父。这都是上天帮助圣明的陛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