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椿传

    杨椿传 (第2/3页)

处他五年徒刑。尚书邢峦,依据《正始别格》奏陈按杨椿的罪行应该把他除名为庶人,注籍盗门,与他同籍的合门不准做官。魏世宗以新刑律既已颁布,不应再杂以旧制,下诏依从廷尉所断,听以赎论。不久加授他为抚军将军,入除都官尚书,监修白沟堤堰。又以本将军除授定州刺史。

    自从太祖平定中山之后,多置军府,以谋求相互制摄。共有八军,每军各配置兵卒五千,食禄主帅军各为四十六人。自中原渐定,八军之兵,渐渐割归南境戍府,一军兵力才千余人,但是主帅人数照旧,以致费禄不少。杨椿上表请罢四军,减少其帅一百八十四人。每州有宗子稻田,屯田兵士八百户,每年常发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田畦渠堰。杨椿以屯兵只是务此田课,再无别的徭役,等到了农闲的月份,就应该自修田堰,不能再去劳扰百姓,杨椿也上表请罢除其他劳役。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杨椿在州,因治黑山道余功,伐木私造佛寺,役使兵力,被御史所弹劾,除名为庶人。

    正光五年(524),除授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当时南秦州反叛朝廷,赴任的路线又被阻塞,杨椿只好停滞长安。转授岐州,复除授抚军将军、卫尉卿。转任左卫将军,又兼任尚书右仆射,驰驿到并、肆二州,备绢三万匹,募召恒、朔二州流民,挑选他们充当军人。杨椿不去。不久加授左卫将军,出除都督雍南豳二州诸军事、本将军、雍州刺史,又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萧宝夤、元恒芝诸军被敌人打败,元恒芝从渭水北面东渡黄河,杨椿派人追赶,不能制止。萧宝夤后到,杨椿把他收留于逍遥园内,自己收集残败将士,还得到万余人马,由此三辅人心,颇得安贴。这时,泾州、岐州以及豳州都已被敌人攻陷,扶风以西,不再属我魏所有。杨椿于是收集内外兵士,得到七千余人,派兄子录事参军杨侃率领他们防御敌寇。帝诏杨椿以本官加授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其统辖之内五品官职以下,郡县必须补用的官员,他任命了朝廷即行拟授。杨椿得了暴病,频频启奏皇上乞求解职。帝下诏答应了,以萧宝夤代替杨椿为刺史、行台。

    杨椿还归乡里,遇子杨昱准备还归京城,杨椿对他说:“当今雍州刺史亦不贤于萧宝夤,但其乃是朝廷上佐之州,朝廷应该派遣心腹重人,怎么能够凭一纸文书便加以任命?这是圣朝百虑之一失。况且萧宝夤不借刺史为荣,我观其得州之后,喜悦非常,至于赏罚之类事情,他都不依常宪,我担心他有异心。关中这些事情的发生,实在令人惋惜。你今天赴京,说明我的意思,以之启奏二圣,并面陈宰相,让他们更派长史、司马、防城都督。要想安定关中,正需要这三个人。如不派遣,必会成为朝廷大患。”杨昱还京,面启肃宗及灵太后,二圣都不相信采纳。等到萧宝夤邀害御史中尉郦道元,他还在上表申述,称自己被杨椿父子所诽谤。帝又下诏除授杨椿都督雍、岐、南豳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讨蜀大都督。杨椿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不去就任。

    建义元年(528),迁任司徒公。尔朱荣东讨葛荣,帝下诏让杨椿统领兵马为后军,尔朱荣擒葛荣,此事作罢。永安初年(528),进位太保、侍中,赐给后部鼓吹。元颢入洛阳,杨椿儿子杨昱为征东将军出镇荥阳,被元颢所擒。又杨椿弟弟杨顺任冀州刺史,杨顺儿子仲宣任正平太守,兄子杨侃、弟子杨遁都跟从皇驾到河北,被元颢所猜疑。因杨椿家世显重,他担心会失去民心,没有加罪于他们。当时人也担心元颢会加害杨家,有人劝杨椿携家避祸。杨椿说:“我家内外有百口之多,能逃到哪里?只有坐居听凭命运安排罢。”

    魏庄帝还归帝宫,杨椿每每辞逊官职,庄帝不答应。杨椿频频上书乞归家养老,帝诏曰:“杨椿是老成之臣,正当尊崇推尚,而他屡以年高,请求退休,朕顾念怀思旧德,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但是他上表频繁,辞理坚决,朕以其志趣难夺,不忍相违,今天就答应他的请求。归家之后,他可着侍中朝服,朕赐他朝服一套、衣一套、八尺床帐、桌杖,不必上朝,乘坐安车,驾驭驷马之车,给扶持之人,传诏者二人,跟随他到所在郡县,地方官员要时时给他问候请安。为朕不能时时谘访,内心着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