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肇传(附高植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第2/2页)

~513),迁任司徒。高肇虽然贵登台鼎,还以离开要害部门怏怏形乎辞色。大家都嗤笑他。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葬。延昌三年(514),帝诏令改葬。高肇自己不去,只令其兄子高猛改服往代,迁葬于乡。当时人以高肇没有见识,哂笑但不责备他。

    这一年,朝廷大举征蜀,以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为之节度。与都督甄琛等二十多人都在东堂与世宗辞别,亲奉图略。这一天,高肇所乘坐的骏马停于神虎门外,无故惊倒,转卧渠中,鞍具瓦解,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肇出,恶之。

    延昌四年(515),世宗去世。朝廷撤回征伐军队。肃宗给高肇以及征南将军元遥等书信,称讳言,告诉他们凶讯。高肇听说,哀痛惊愕不已,不仅是仰慕皇帝,还有私忧身遭祸变的成分,他朝夕悲泣,以至羸弱憔悴。将至京城,夜宿..涧驿亭,家人夜迎省之,他都不相见。一直到城阙之下,他衰服号哭,升太极殿,奉丧尽哀。

    太尉高阳王先居西柏堂,专决众事,与领军于忠秘密商议欲杀高肇。悄悄准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瓮生等十多个人埋伏在舍人省下。高肇哭梓宫完后,在百官前面走入西廊,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以及诸王等都窃窃言语眼神瞪他。高肇入省,壮士们拉住他拖出去杀了。下诏暴露其罪恶,又说刑书未到,便自尽了,其余亲信党羽,朝廷都不追问,朝廷削除高肇官职爵位,只以士礼葬他。等到黄昏,家人从西侧门把他的尸体运回家。当初,高肇西征,行至函谷,车轴中折。跟随的人都说他不会吉意还归。灵太后临朝听政,令特赠营州刺史。永熙二年(533),出帝赠他为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钅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高肇子高植。自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率州军讨伐打败元愉,他为别将,立下战功。当蒙封赏,不受,说:“家荷重恩,为国尽忠是其常节,为什么一定要以进官作为报赏呢?”辞气诚恳恻,发自内心。历青、相、朔、恒四州刺史,去世。高植连任五州之职,都以清廉能干著称,当时号为良刺史。赠安北将军、冀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