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第2/3页)

宛城近邻两关,与崤山陕县相隔很近,是襄阳北边的屏障,加上这一带内外都有很强蛮人。盘踞边疆之上,便由沈亮当南阳太守,加号扬武将军。边区蛮人非常敬畏沈亮,都缴纳租税,有几个村的村民非常狡猾。沈亮将他们全部杀死,他又派官员巡视各县,孤寡老弱不能维持生命的,都让他们有所供养,年老之人,岁月节日间都有馈赠。当时大兴儒学,沈亮设立学校,教育后生。当地百姓有很多当盗墓贼,以致亲戚受到株连,沈亮加强法制管理。郡内有个古时石坝,年久荒芜,沈亮上告高祖请加以修制,他说:“爱民建功,第一便是重视农业。让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最重要的便是广加播种,所以能富国强民,礼节得以施行。近来北洛地区荒芜,南宛萧条,敌人猖獗,豺狼四布,前方则烽火相连,内地则时刻警戒,于是使肥沃的土地得不到耕种,大的水利工程失修,农民贫困以至停止耕种,失去原来的好土地,凶荒年岁缺衣少粮,一直遗留到今天,对于国内百姓用礼节教化,对外则以武力震慑,目前确实是扫除盗贼,加强农业的时候,促使农民种庄稼的良机,开辟田地,可望丰收的年岁,殿下应顺百姓的愿望,拯救人民,恢复过去的良好秩序。还要开拓荒辟的土地,管理遥远的荒山野岭。我看到本郡境内有旧石坝,那一带土地肥沃,确是一块宝地,但是荒废太久无人耕耘,我的意见,是应加以重新改造。当年文翁当南阳太守时,开辟肥沃土地,获得丰厚收成,召公治理此地百姓,挖平深洼谷,增加产业,给这二郡带来巨大的益处,被称为两汉名臣,我和你职事相连,所以向你先告知这些问题。”世祖同意了沈亮的建议。沈亮又修造马人陂,当地人民获得很大好处,他任期四年,升任南谯王刘义宣司空中兵参军。文帝下诏曰:“荆州重镇,需要人才,所以授予你这个职务。”随之刘诞镇守襄阳,沈亮再当后军中兵,兼任义成太守。沈亮做官清正廉洁,很受文帝称赞,赐给他车马玩具服装,前后无数。每有远方贡献希奇器物,也赐一些给他,另外又赐给沈亮二千卷书籍。二十七年,在任上去世,当年四十七岁,他写的诗、赋、颂、讠赞、三言诗、清文、哀悼文章、祭告求雨的文章、乐府新歌、挽歌、连珠辞、教记、白事、成、表、议共一百八十九篇。

    沈林子字敬士,是沈田子的弟弟,小时便有非凡的气度,几岁时随同父亲到京口,王恭见了后惊奇地说:“这孩子是王子师一流人物。”和众人一起见到丢下的宝贝,其余的人都向前抢夺,沈林子头也不回地向前走了。十三岁时,遇到家祸,当时虽然在逃窜之中,但悲苦之声昼夜不绝于耳。他母亲对他说:“你应该忍耐活着,何必徒然折磨自己。”沈林子说:“家门不幸遭到横祸,我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愿望,只因大仇未报,所以苟且偷生罢,一门之中竟然全部被奸党(孙恩)连累,他兄弟们都应该被杀,只好逃窜于草泽之中,常担心被发现,而沈预家门有钱有势,也一定要消灭他们,沈林子和兄弟们便昼伏夜出,变卖他家产业,将祖父父亲叔父全部安葬,共六次丧事,每次都简洁而符合礼节。当时他家生计困难到了极点,老弱病残很多,加上东方近年饥荒,人们甚至换着儿子吃掉,沈林子外则被国法所困围,内则害怕大仇人报复。他们只好藏躲于山谷深草中间,无处投身。当时孙恩多次出兵会稽,官军将领们东西讨伐不断,刘牢之、高素之放纵部下,恣意掳掠,只有高祖军纪严明,对人民秋毫无犯,林子于是投奔高祖,他说:“奸贼骚乱,我一家祖父、父亲和叔父们都被逼迫,国遭祸乱,我之偷生于人间,正因为大仇未报,亲兄弟漂泊四方。今日看见将军吊民伐罪,是仁义之师,我诚敬地率领家人老弱病残,请罪投身于你。”边说边流泪呜咽,三军被他深深地打动。高祖非常看重他,对他说:“你是国家追捕的对象,大仇人仍在故乡,只有随同我回到京口,可以免除灾祸。于是刘裕用其他船装载沈林子一家人全部迁到京口,高祖分出房子让他家住下。沈林子博览群书,留心文章,随从高祖攻下京口城,又平定京都,这年沈林子只十八岁,身高七尺五寸,沈预担心沈林子报仇,常常披挂盔甲手握刀剑,到这时沈田子和沈林子回到东方报仇。五月夏天的节日那天,沈预家中正举行大集会,他的兄弟、儿子、侄儿们齐集堂前,林子兄弟挺身而入,砍下沈预的脑袋,沈预家中男女老幼全部杀光,他们用沈预的脑袋祭祀祖父、父亲的坟墓。林子、田子仍然被本郡征用。刘毅又任林子为冠军参军,沈林子没有应任。他认为家门惨遭不幸,没有再出仕的心意,高祖多次敦促他,他仍一年多不应命,高祖当扬州刺史,任命他当从事官,对他说:“你怎么能不出来做官,当年的报仇,是想叫天下人看见你的志气罢了。”他们坚决辞让,但高祖仍不同意,然后任职,兼领建熙县令,被封为资中县五等侯,当时他二十一岁。

    义熙五年(409),沈林子跟从刘裕征伐慕容超任代理参镇军事,宋燕两军在临朐激战,燕人派虎部的突击骑兵向宋军后方出击,沈林子率精兵向东西两方奋击,都大败敌军。慕容超退守广固,再和刘敬宣进攻广固城的西方。广固攻下后,而卢循突然从广州打到建康附近。当初卢循东下进攻时,广固尚未攻拔,卢循暗中派使者结交林子同家沈叔长,林子马上密告高祖,沈叔长没有上告,反而用卢循的意思劝告林子。沈叔良一向非常骁勇果敢,高祖因为慕容超还未消灭,忍住了,回到广固后,才杀了沈叔长,高祖对林子说:“当年曹操在官渡时,汝兖一带人士,很多心怀两意,只有李通深明大义,忠贞之士真是古今相同啊!”卢循到蓼川,京城贵族都想迁得远远的,只有林子请求把家迁到京城,高祖奇怪地问他,林子回答说:“耿纯全家从军,李典满家住在魏国,林子虽然才不及古人,然确实蒙受明公大恩。”高祖赞扬他好久,林子当时带着一支军屯驻石头城,经多次交战屡败敌军。卢循每战都败,于是,假装声称要集中全部兵力从白石步行而上,而在南岸设伏,所以刘裕主力部队都集中到白石,留下林子和徐赤特截断查浦抵挡敌人。沈林子于是进计说:“这种说法完全是诡计,未必真有那么一回事,应该小心防守。”刘裕说:“石头城险固得很,况且秦淮渡口的栅栏非常坚实,留你在后面防守,一定守得住。”大军离开后,敌人果然从这边上岸,徐赤特将展开进攻。林子说:“敌人声称进攻白石而却派人到我们这里来挑战,这里显而易见的是敌人养兵待机,我们的人马不过两支,难以抵挡。如今固守石头城,足以防卫自己,如果敌人奸计不能得逞,大部队再回来,你有什么可担心呢?”徐赤特说:“今日敌人把主力都攻向白石留下的必然是老弱病残,我以精兵展开进攻,必定大败他们。”于是徐赤特的部队果然失败了,便丢下部队逃到北岸,林子率部收集赤特的残兵,再前往攻击,打败了敌人,徐道覆又另增加精兵,沿着塘边几里,林子推测说:“敌人沿塘布阵,打的人不过其中一队,如今我据守津口而扼住他们,他们虽然有几里的精兵,一定不敢过来而东去。”于是截断河塘进行激战。战了好久,便遇朱龄石援兵到了,便和林子合兵,敌人于是逃走,大部队从白石回来,高祖将徐赤特斩首示众。用林子当参中军军事。

    接着林子随同高祖征讨刘毅,转官参太尉军事。十一年(415),再随从刘裕讨司马休之。高祖每次征讨,沈林子都当击败敌人的先锋。虽然各将有自己的营区,到了傍晚,刘裕还是叫他回到主帅帐内侍候自己。造反的人郭亮之纠集蛮人,屯据武陵,武陵太守王镇恶出逃,沈林子率部队讨击,将郭亮之在七里涧斩首,又把王镇恶送回原郡。武陵平定后,他再讨伐在石城的鲁轨,鲁轨弃丢部众奔逃到襄阳,他再追击,襄阳平定后,暂时留镇江陵。

    十二年(416),高祖兼任北平将军,林子在太尉参军的职务处,当参平北军事。当年冬天,高祖征讨后秦,林子再当参征西军事,同时兼任三府的中兵参军,又加号建武将军,带兵为前锋从汴水进入黄河。当时襄邑投降的叫董神虎的人,有义兵一千多人,高祖想安抚刚刚依附的中原人众,便用他当太尉参军,加扬武将军,带兵跟从大军,林子带神虎进攻仓堰,攻陷了它,董神虎吹嘘自己的功劳,直接回到襄邑,林子的部队驻扎襄邑,便杀了董神虎而收编了这支部队,当时伪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薛帛先期占据解县,林子跟着到来,迅速前去袭击他们,薛帛丢下部众逃到关中,林子收下了薛帛的部队和军粮。伪荆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据守蒲坂,林子在陕城和冠军将军檀道济共同进攻蒲坂,龙骧将军王镇恶进攻潼关,姚泓听说大军已到,派伪东平公姚绍赶快占据潼关,林子对檀道济说:“当今蒲坂城池坚固,不是十天半月能攻下的,进攻它便使士卒受伤,围守它则旷日持久,不如丢下不顾,回军援助潼关我军,况且潼关是天险。正是所谓形胜地方,而王镇恶兵势单弱,形势危险,我军进攻无力,如果使姚绍据守潼关,则难以想办法了,趁敌人还未到,合力围攻,如果潼关攻下,尹昭可以不战而降。”檀道济听从了这个建议。林子等到了潼关附近,姚绍纠集关中的主力,设置双层包围圈围住沈林子和檀道济、王镇恶等,当时宋军孤军深入,粮草供应没有跟进,军中猜疑,人心不稳,檀道济提议渡过黄河避开敌人的兵锋,有的人想丢弃辎重物资,回投高祖,林子按着宝剑大声喝道:“相公为王室效力,一直准备一统天下,许昌、洛阳已经平定,关右将被收回,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先锋部队,现在丢弃将成功的形势,我军主力还很遥远,敌人正多,即使我们想回去,又怎么能到达呢?下官接受先锋的重任,誓死前进,今天的事,我可以为将军拿下,然而各位先生们,有的是同艰难的战友,有的蒙受相公大恩,此时退避,有什么脸面看相公的旗鼓呢?”于是宋军埋平水井,烧掉营帐,表示以死决战,林子率手下几百人进攻敌人西北阵脚,姚绍的人马稍稍退却,宋军乘敌人的混乱一齐攻入,姚绍的部队于是一下子崩溃了,宋军俘虏了几千秦兵,获得了姚绍的全部军粮器械,当时将领们打败敌人,都多报杀掉的敌人数目,而林子的上献胜利的书信到来,每次都按实际报告,高祖问他为什么,林子说:“王者的军队本来有征讨无战斗,怎能再增加虚假不存在的数目,夸耀自己的成功,国渊因符合实际被赏赐,魏尚因为多报首级被惩罚,这也是前事的模范,后来人的榜样。”高祖说:“这正是我希望你做的。”

    当姚绍退走,回去保守定城,留下伪武卫将军姚鸾的精兵守护险要地方,沈林子命令士兵把马脚用布缠起来,半夜袭击姚鸾,将那个城中的敌人全部杀掉,割下姚鸾的鼻子,活埋被俘虏的残余,高祖给林子赐信说:“近来我军多次打败敌人,我高兴得无法形容,既然多次打败敌人,大概不久可以平定后秦。”姚绍再派抚军将军姚讠赞带兵屯驻黄河上,想断绝宋军水路,姚的军营未修好,林子趁机攻击,连续打败姚讠赞,姚讠赞骑马逃脱,余众便逃散了。姚绍又派长史领军将军姚伯子、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默骡、平远将军河东太守唐小方率兵三万,屯据九泉,依河守卫,以断绝宋军粮道,高祖认为保证河道通达是特别重要的,又派林子抢占河源,林子带太尉行参军严纲、竺灵秀迅速进击,经多次激战,大败敌人,杀了姚伯子、姚默骡、唐小方等三人,其余斩首和收缴的骡马器械不计其数,林子把俘虏的三千人,全部放归姚绍,叫他知道王师宽容大量,因为兵马充足,粮食供应不愁,宋的三军擂鼓呐喊向西前进,有人说:“敌人离开国都远来迎战,军锋尖锐不可抵挡。”林子对刘裕说:“姚绍气盖关中,而势穷力竭,外围的部队不断失败,灭亡指日可待,只恐他狗急先死,不能命他来祭我们的旗鼓罢了。”不久姚绍果然背上生疮而死,高祖因为林子的话应验了,于是赐给他书信说:“姚绍忽然死亡,可以说是天杀。”在这时姚讠赞统管后面的军务,纠集残兵败将,再来袭击林子,林子率兵抵御,还未交战,秦兵便一时崩溃,姚讠赞骑马逃跑,林子既然连续作战都胜利了,兵马军旗漫天盖野,声势浩大,高祖上书勉励他,也给他送来布匹佳肴和汤水慰劳。

    高祖到了阌乡里,姚绍搜集境内的壮丁,屯驻..柳,当时沈田子从武关北进,屯军蓝田,姚泓亲自统率大军围攻田子,高祖担心田子众寡悬殊不是敌人对手,派林子从秦岭步行,相互接济,林子到时,田子已经击败姚泓,他兄弟二人再继续反击,姚泓于是退守霸桥西岸。沈田子想穷追到底,林子制止他:“如果我们前去攻下长安,易如反掌,再攻克敌人的城市,便是独自平定一国,那是不能赏赐的功劳。”田子便停止了。林子再去当参相国事,其他的职务照旧,沈林子威声远播,三辅一带人民非常敬畏他,关中的豪杰,望风投诚。西州人李焉等人,都求请立功效命。孙妲羌杂夷和姚泓的亲属,都相率投靠林子。高祖因为林子安抚有方,多次下书赞扬,并叫他认真地抚慰百姓。长安平定之后,残余羌人十多万人,向西逃奔陇口,林子派兵追击到寡妇水,转斗抵达槐里,打败了他们俘虏一万多人。

    宋军主力回到东方,林子率水军驻在石门,作为声援,回到朝廷,大臣们想授予他一州刺史职务统管八郡,高祖觉得林子才智出众,不让他外出镇守。所以林子出外做官,便一直管理军情要事,如果不是出兵征讨,他一直没有到外面任职,后来太祖文帝出镇荆州,朝廷商议以沈林子和谢晦作为辅佐,高祖说:“我不能突然没有他们两个人,林子去,那么谢晦便留下。”于是以林子为西中郎中兵参军,兼新兴太守,林子思考问题非常深刻长远,如果有些主意,高祖从来不说不好的,当大军从北方回到彭城时,林子认为天天出兵,人们归心似箭,便陈述他的想法说:“圣人皇帝之所以戒骄戒躁,严肃认真,不是为了立威尚武,实际上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当今应该建立藩镇护卫朝廷,加强警卫管理工作。”高祖深深地采用了他的意见,不久谢翼谋反,高祖感叹道,沈林子的见识,为什么这么明白呢?太祖晋名号为征西大将军,沈林子仍然随本府转职,加号建威将军,河东太守,当时高祖因为两个敌国不断侵扰,想再征伐,林子坚决进谏反对出兵,高祖回答说:“我将不再亲自当大军统帅。”

    高祖登基称帝,林子因为开国功勋,被封为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他坚决辞让,未被同意。傅亮给林子写信说:“封爵赏官是每朝的正常习惯,封爵赏赐,完全出自皇帝的真心,皇上委托重任给你的心意,确实是好坏对照作出的选择,皇上真诚的愿望,是要你跟国家同呼吸共患难,正是指望你这样的人共同建设好国家罢了,足下虽然怀有谦让的打算,怎么能一个人当君子呢?”他被任命为宫府中咨议参军、将军,太守还照旧。不久又叫他暂时出外,以中兵局事官职作录事。高祖因为林子勤劳俭朴,不断地赏赐他,林子把这些物品都散给亲朋故旧,家中没有一点多余的财物,从未问过经营发财的事。他的中表和孤寡贫穷的亲戚都投靠他,恰遇他母亲去世,回到东方处理安葬事务,高祖亲自去吊唁,中间又派使者慰问。安葬一完毕,高祖便下诏书说,国家军务民务繁多,内外都需要人才,前镇西咨议、建威将军、河东太守沈林子,不能完全满足他的孝心,可以让他当辅国将军出来复职,林子坚决辞让,不被同意,高祖又赐给他墨制诏书,可以在十五三十不需上朝,每有涉及国家军政的大事,都向他询问,当时领军将军谢晦执掌政事,他每次有病,都叫林子代替他,林子在守孝期间悲伤到了极点,高祖非常担心他的健康,不久林子便病了。高祖因为林子孝心特别重,不想让他哭泣过分损害身体,逼他进入台省,每天早晚不断地安慰他,高祖又赐书给各个大臣们说:“林子性情过人,你们要多多地慰劳和看理。”林子的病稍稍好一点才出走,高祖不久也病了,林子被请进去照顾高祖的病情。遇到林子病情复发,永初三年(432)林子去世,当年四十六岁,公卿们知道高祖非常爱重林子,恐怕告诉真情,会增加高祖的病势,每次遇到高祖问到这事,总是回答说:“林子因病在家中休养。”或有诏书追问,也假装林子回答。高祖不久便去世了,一直没有知道林子去世的消息。林子去世后,朝廷赐给他东园的秘密器物,一套朝服,一套衣服,二十万钱,布帛二百匹。诏书说:“故去的辅国将军沈林子,才智卓越,忠诚显著成绩斐然,理想还未实现便去世了,我非常悲伤,可以追赠他为征虏将军,有关人员按一般习惯来处理的。”元嘉二十五年(448)林子被追谥为怀伯。

    沈林子简洁平静,廉洁不贪,不与世人过多结交,谦让的品德,连平常深居不出的妇人也知道,他即使在军中,也从不谈论军事,他写的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诗、表、蕂,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论共一百二十一篇,太祖后来读《沈林子文集》,叹息道:“此人如果作三公,必定能继承王太保。”他的儿子沈邵继承他的爵位。

    沈邵字道辉,外表清秀,广泛地阅读文史书籍,继承父亲的爵位,当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因他是功臣子弟召见了他,沈邵入内去拜谢,便流泪不止,太祖也悲痛之极,恰遇强弩将军缺人,文帝下诏书给录尚书彭城王刘义康说沈邵家门高贵,人才不差,我和林子相交不一般,可以把这个职位补任给他,于是拜他为强弩将军,出外当钟离太守,在郡中做了些好事,淮河两岸人民仰慕他的教化,远近百姓无不归附。这个郡本来没有集市,当时江夏王刘义恭当南兖州刺史,启告太守设立一个集市,义恭又上启太祖说:“盱眙太守刘显真自己请求解释说,沈邵往年任官有成绩,为人民深深敬服,如果再授予他当盱眙太守,是可以当一个好郡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