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纪

    明帝纪 (第2/3页)

到王敦驻地于湖,暗地观察王敦营垒,然后离开。有个士兵怀疑明帝不是平常人。这天王敦白天睡觉,梦见太阳绕其城,受惊而起,说:“这必定是黄胡须的鲜卑奴来了。”明帝的母亲荀氏是燕代人,明帝状貌类似外族人,胡须黄色,所以王敦这样说。于是王敦派五个骑兵去寻找追赶明帝。明帝也策马奔驰而去,马拉粪时,就浇上冷水。遇到旅舍卖饭的老妇,送给她一把七宝鞭,对她说:“后面有骑兵来,可把此鞭给他们看。”过了片刻,追骑来到旅舍,问老妇,老妇说:“人已经走远了。”并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五个士兵传递着玩赏,停留了很久。又见马粪是冷的,认为确实已走远了,便停止追赶。明帝因此得以脱身。

    二十七日,司徒王导加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丹杨尹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以光录勋应詹为护军将军、假节,督朱雀桥南诸军事,以尚书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以中书监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尚书卞壶行中军将军。征召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刘遐,奋武将军、临淮太守苏峻,奋威将军、广陵太守陶瞻等还朝护卫京师。明帝驻于中堂。

    秋七月初一,王敦派遣其兄王含及钱凤、周抚、邓岳等率水陆五万人马,到达南岸。温峤移军屯水北,烧毁朱雀桥以挫其锋。明帝亲率六军,驻扎在南皇堂。初二夜晚,招募壮士,派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钟寅等甲士千人渡水,趁叛军扎营未毕时进行突袭。黎明,在越城接战,大破贼军,斩贼军前锋将何康。王敦气愤而死。前任宗正虞潭在会稽兴义师反王敦。沈充率万余人与王含等会合,初九,在陵口筑垒。十六日,刘遐、苏峻等率精兵一万人到达京师,明帝连夜接见慰劳他们,赏赐将士各有差等。义兴人周蹇杀了王敦所任命的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将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驱逐出寿春。二十四日,贼军渡水来攻,护军将军应詹率领建威将军赵胤等拒战,未能取胜。贼军到达宣阳门,北中郎将刘遐、苏峻等从南塘横向截击,大破贼军。刘遐又在青溪击破沈充。二十五日,贼军烧毁营垒连夜逃走。

    二十六日,明帝回宫,实行大赦,惟不赦王敦党徒。于是分别派遣诸将追剿王敦党羽残余势力,将其全部平息。封司徒王导为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丹杨尹温峤为建宁县公,尚书卞壶为建兴县公,中书监庾亮为永昌县公,北中郎将刘遐为泉陵县公,奋武将军苏峻为邵陵县公,食邑各一千八百户,绢各五千四百匹;尚书令郗鉴为高平县侯,护军将军应詹为观阳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将军赵胤为湘南县侯,右将军卞敦为益阳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三千二百匹。其余将士封赏各有差等。

    冬十月,以司徒王导为太保,兼领司徒,太宰、西阳王司马..兼领太尉,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都军事、江州刺史,刘遐为监淮北诸军事、徐州刺史,庾亮为护军将军。下诏申明,对王敦叛乱的胁从者一律不再追究。此时,石勒部将石生屯驻洛阳,豫州刺史祖约退保寿阳。

    十二月十五日,明帝拜谒元帝建平陵,举行两周年的大祥之礼。梁水太守爨亮、益州太守李襲占据兴古反叛,投降李雄。沈充故将顾..在武康谋反,攻掠焚烧城邑,被当地州县派兵讨平斩杀。

    三年春二月戊辰,恢复灭三族的刑法,只是不涉及妇女。

    三月,幽州刺史段末波死,以其弟段牙嗣位。初二,立皇子司马衍为皇太子,实行大赦,增文武官位二等,让天下百姓饮宴三日,鳏寡孤独者每人赐帛二匹。二十七日,征召处士临海人任旭、会稽人虞喜为博士。

    夏四月,下诏说:“国家大事初定,应该改革维新,现令太宰司徒以下大臣,到议政厅参议政事,各方面的继承和改革,务求完全适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