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献褚皇后传

    康献褚皇后传 (第2/3页)

说:“典礼如何规定没有详查,如照殷融所奏,是我心所不能安的,以后再详细考究。”征西将军翼、南中郎尚议论认为“父在一家最尊,君在天下最重,郑玄的释义合乎情理”。太后听从了这个意见。从此以后,朝臣都敬重褚裒了。

    穆帝成年以后,太后下诏说:“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皇权微弱,虚居其位。百官卿士都遵前朝之例,劝我摄政。为了社稷之重,遵守先代成规,勉力听从众议,不敢固守己见。仰凭祖宗保佑,俯仗群臣护养,皇帝已成年加冠,礼制已成,德望已备,应当南面亲政,治理万国,今归还政事,一切遵照旧典。”于是太后退居崇德宫,亲手写诏书给群臣说:“昔日因皇帝年幼,又频遭艰难,含忧多年,内心沉痛。司徒为有尊位重德的亲近大臣,能训诫拯救弊端,王室得以不坏,实凭借诸公之力,皇帝已行加冠之礼,而四海未能统一,五胡叛逆,豺狼当道,耗费日增,徭役不止,百姓困苦。愿诸位君子思量筹谋,努力一心,辅助幼主,匡救往日不足,我将永归别宫,以终晚年。仰思家事国事,故以此抒怀并相托。”

    到哀帝及海西公在位时,太后又曾临朝听政。桓温废黜海西公时,太后正在佛屋烧香,侍臣报告“外有紧急奏章”,太后才出来,靠住门把奏章看了几行,就说“我本来就猜疑会发生这样的事”。奏章读了一半,就停下来,找了一支笔,在奏章上批复道:“我遭此百忧,感念生者与死者,心如刀割。”桓温开始呈诏书草稿时,顾虑太后会有异议,恐慌得流汗,颜色大变。诏书批复出来后,桓温大喜。

    简文帝司马昱即位,尊为崇德太后。简文帝死,孝武帝年幼,桓温又死。群臣上奏说:“王室多故,祸难频至,先帝去世不久,又丧大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