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三国志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第2/3页)

作,我才拒绝了袁术的婚约;而现在我一无所获,你们父子反倒地位显赫,重权在握,我被你们出卖了!你倒说说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说了些什么?”陈登面不改色,从容地答道:“我见曹公时说:‘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他吃饱,如果不饱,他会吃人的。’曹公说:‘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而更像养鹰,饿时可以利用,而当他吃饱了,却会自顾飞去。’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您的。”吕布的气才平定下来。袁术听说吕布回绝了婚事还杀了自己的使者,便与韩暹、杨奉等联合,派大将张勋领兵前去征讨吕布。吕布对陈皀说:“招来祸害的就是你,你看怎么办呢?”陈皀说:“韩暹、杨奉、袁术仓促联兵,计划不是事先定好的,肯定不会很好地合作,就像鸡生性不能群栖一样,他们也合不到一块儿,让我的儿子陈登前去瓦解他们,可以把他们拆散。”吕布采用了陈皀的计策,派人游说韩暹、杨奉,让他们与自己联兵改而攻打袁术,军械、物资一概由他出。于是韩暹、杨奉追随了吕布,张勋吃了大败仗。

    建安三年(198),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并派高顺去攻打沛县的刘备,刘备大败。高祖派夏侯..去援救刘备,也被高顺打败。太祖亲征吕布,到了下邳城下,写了一封信给吕布,陈述了福祸得失。吕布意欲投降,陈宫等人感到自己罪责太大,便劝吕布放弃这种想法。吕布一面派人向袁术求救,一面自己率千余名骑兵出来应战,大败,只得退回城中死守,再也不敢出战。袁术不能救他。吕布虽骁勇刚猛,但少谋而心胸狭窄多猜忌,他不能控制部下,对手下诸将只是言听计从。而他的部将也是各怀心思,相互猜忌,所以每次战斗,总以失败告终。太祖在城下挖了壕沟,把吕布包围了三个月,吕布与手下貌合神离,将领侯成、宋宪、魏续捆着陈宫,领兵投降。吕布与他的麾下登上白门楼,眼见太祖层层围住自己,只得下城投降。太祖生擒了吕布,在捆绑时,吕布说:“绑得太紧了,稍微松一点儿吧。”太祖说:“捆老虎,不得不捆紧一点。”吕布请求说:“明公所担心的不就是我吕布吗?如今我臣服了,天下就没有值得您忧虑的事了。明公您领步兵,就让我领骑兵,那天下就不难平定了。”太祖犹豫不决。刘备进言说:“明公难道没见吕布侍奉丁建阳及董太师时的情形吗?”太祖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吕布于是怒骂刘备:“你是最无信义的小人。”太祖将吕布绞死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然后才葬尸首。太祖活捉陈宫时,问他想不想让老母及女儿活,陈宫回答:“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对手的亲人的;将仁义广施天下的人,是不会让对手缺乏继承人的。老母能否活命,决定权在你,而不在我陈宫!”以后,太祖把陈宫的母亲接来,养老送终,并将陈宫的女儿许配了人家。陈登字元龙,在广陵有很高的威望。又因消灭吕布有功,加封伏波将军,死时只三十九岁。有一次许汜与刘备同在荆州刺史刘表府上作客,刘表与刘备一起评价天下人士,许汜说:“陈元龙是湖海之士,至今豪气未减。”刘备问刘表:“许君的说法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许君是位好人,不会随便乱议论人的;如果说对呢,元龙确实名重天下。”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气未减,有什么事可以证明吗?”许汜说:“从前在战乱时我路经下邳,去见元龙,元龙没有以主人的身份待客的意思,久久不和我说一句话,而且径自上大床睡觉,而让我睡在下床上。”刘备说:“你有国士之称,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这种时候,希望你为国解难,考虑国家大事,要胸怀救世之心,但你却去求田问舍,言谈也没什么新意,这是元龙所讨厌的,哪还有话与你说呢?如果是我,我会独卧百尺高楼之上,而让你睡在地下,哪里只会有上下床的差别呢?”刘表大笑。刘备于是叹息道:“像元龙这样具有文胆武略、志向高远的壮士,大概只有到古人行列中去找了!当今芸芸众生,没有可以和他相比的了!”

    臧洪传,臧洪字子源,是广陵射阳人。父亲叫臧..,曾任匈奴中郎将和中山、太原太守,在任官期间有声誉。臧洪身材魁梧,与他人不同,被举荐孝廉当了郎官。正逢遴选三署郎官补任县长,琅笽人赵..当了莒县县长,东莱人刘繇当下邑县县长,东海人王朗当..丘县县长,臧洪当即丘县县长。

    灵帝末年(184~189),他弃官回家,太守张超收他做了功曹。董卓杀死少帝,想夺取天下,臧洪对张超说:“明府历代受皇室的大恩,兄弟几个都是大郡的长官,现在王室危在旦夕,贼臣未被枭首示众,这正是天下义士报效皇室的大好时机啊!如今您所在的郡还未遭战乱之苦,吏民都很富足,如果您一擂战鼓,马上会有很多人前来响应。用这支军队去诛灭国贼,为天下除害,这正是义士的表现啊。”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张邈早有此意,于是两军在酸枣会合。张邈对张超说:“闻知弟弟为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并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么人啊?”张超说:“臧洪,真是海内之奇士。他的才智过人,我很器重他。”张邈会见臧洪,与他叙谈,深感惊讶。于是又将他介绍给兖州刘公山、豫州孔公绪,他们与臧洪也成了好朋友。于是设一个坛场,准备每人都发誓愿,永结同好。各州的长官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第一个上坛,他们一致推举了臧洪。于是臧洪登上了祭坛,拿着承盘,歃血发誓说:“汉室不幸,朝纲混乱,贼臣董卓,乘战难危害国家,危及皇帝,虐杀百姓,大有侵吞国家政权,让天下归其所有的野心。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亻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等人,组成义兵,共赴国难。今天一起发誓的人,都应齐心协力,贡献为臣的一份力,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心怀二意。如果谁违背盟约,不但他自身性命难保,还会祸及他的子嗣宗族。皇天在上,祖宗有灵,请仔细地看着!”臧洪宣誓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听了他的誓词的人,即使是地位最低下的士兵、仆人,也都激动起来,人人都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没多久,各路人马尚未决定谁先出战,却因粮食吃光而作鸟兽散。张超派臧洪到大司马刘虞处与他商议对策,此时公孙瓒已杀了刘虞,到了河间,又遇上幽、冀二州交战,他没能完成使命。袁绍见到臧洪,与他结交,非常器重他,不管在不在一起,两人都是好友。适逢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绍让臧洪统领青州,以抚慰那里的百姓。臧洪在青州任职二年,州里强盗纷纷离去。袁绍佩服他的才干,派他任东郡太守,治理东武阳。太祖在雍丘围攻张超。张超说:“我所能依靠的只有臧洪了,他应该来救我。”众人都以为袁绍和太祖关系已经缓和,而臧洪很明显地为袁绍所重用,他必定不会毁了自己的前程自招灾祸,远道赶来救援。张超说:“子源是天下有名的义士,他肯定不会背叛原主,恐怕是被袁绍所禁止,来不及赶上援救啊!”臧洪听说张超被围的消息,果然赤着脚边跑边哭,召集了他手下的军队。他又请求袁绍拨给他一部分兵马,以便去救张超,被袁绍拒绝了。张超终于被灭九族。臧洪因此怨恨袁绍,与他断绝了一切往来。袁绍举兵围攻他,历经数年也无结果。于是,袁绍命令臧洪的同乡陈琳给他写信,晓之以个人利害福祸,责之以恩德情义。臧洪复信说:“离别后的思念,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时时袭上心头,为我们相距不很远而感到庆幸,但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取舍标准不同而未能相见,悲伤凄怆,充满心间。“头些日子,承你不忘,连赐给我两封高雅的书信,陈析利害福祸,于公于私,都是很透彻的。我之所以没有立刻复信,既因为学问浅薄,才性迟钝,不足以回答你的诘难;也因为你带着小妾,在袁绍那边逍遥自在,可你的家小还在城里,我又是袁绍的仇敌。你自己如此境地还替别人办事,虽然忠心耿耿,披肝沥胆,却还是被疏远的有罪之人,虽言辞中听也还要受责难,自救尚且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