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三国志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第2/3页)

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合二国之好,如今您年岁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赠给宗预一斛大珍珠,于是返国。升为后将军,都督永安,就地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景耀元年(258),宗预因病被召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兼任兖州刺史。其时都护诸葛瞻开始统领朝政,廖化路过看望宗预,想同宗预一道去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都年过七十的人,已超过自己所希求的年纪,现在只少一死了,为何去求年少之辈而劳碌自己,小心翼翼地去登门造访呢!”于是不往。

    廖化传,廖化,字元俭,原名廖淳,襄阳人。为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关羽失败后,归附东吴。思念归附先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的人都很相信,因而他得以扶持老母昼夜西行。正逢刘备东征,与他在秭归相遇。刘备大喜,用廖化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廖化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逐渐升至右车骑将军、假节,兼任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敢刚烈著称于世。廖化官位与张翼相等,而在宗预之上。红潮网

    咸熙元年(264)春,廖化、宗预都内迁洛阳,在半路上病死。

    杨戏传,(附邓孔山等传)杨戏,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他年少时与巴西人程祁(字公弘),巴郡人杨汰(字季儒),蜀郡人张表(字伯达)都知名于世。杨戏常常推重程祁为他们这群人之首,丞相诸葛亮深为赏识。杨戏二十余岁,从州书佐升为督军从事,掌管刑狱,执法办案解决疑难,人称处办公平得当,被征召为相府主簿。诸葛亮去世后,杨戏为尚书右选部郎,刺史蒋琬请他为治中从事史。蒋琬以大将军职位建立府署,又召杨戏为东曹掾,升任南中郎参军为胇降都督的副手,兼任建宁太守。因病征召回成都,任命为护军监军,外行兼职梓潼太守,入朝为射声校尉,他所任职的地方都能做到政事清明约简而不烦苛。

    延熙二十年(257),杨戏跟随大将军姜维出征到芒水。杨戏一向心里不服姜维,酒后谈笑,常对姜维有傲慢嘲弄的言语。姜维外表宽容而内心忌恨,思想上难以忍受杨戏的不敬,军队返回后,有关官员逢迎姜维心意弹劾杨戏,于是杨戏被免为庶人。后于景耀四年(261)去世。杨戏性格虽说简约轻慢疏略,从不用甜言蜜语奉承人,与人交往从不阿谀逢迎。他的书信、命令等文字,很少有写满一张纸的时候,然而他很重视故旧朋友间的感情,忠诚厚道居家待人。他与巴西人韩俨、黎韬自幼就十分友好亲厚,后来韩俨因病不被任用,黎韬因品行不端而被免职,杨戏帮他们经营和料理生活,经常救济体恤,恩好如初。又当时人们说谯周没有济世才干,很少有人敬重他,只有杨戏对他十分看重,曾经称赏说:“我们这些后生,终究不如这位大个子。”有识见者为这件事而尊重杨戏。张表有威仪风度,开始名位与杨戏相当,后官至尚书,督胇降后将军,先于杨戏逝世。程祁与杨汰都已早死。

    杨戏在延熙四年(241),撰著《季汉辅臣赞》,其中所赞颂叙述的人,现在大部分记载在《蜀书》中,这些都记载在前面。自此以后(即延熙四年)去世者,则不予追记称号,所以其中有的人应该加以记叙而不在此《季汉辅臣赞》一书中,其中杨戏对其有赞而现在没有作传的人,我(著者陈寿)都在这些文字下面注疏本末,由此可以粗略地了解这些人的生平事迹。从前文王作歌赞赏德行,武王作歌庆贺兴盛,承受天命主宰人世的君王,立身行道,并非只在一时,也是为了开创世代传续的基业,使它光大于来世。自我中汉末年,朝纲弛废,豪强并起,劳役繁冗,生灵涂炭。于是先帝感慨忧虑。初在燕、代便仁声卓著,转行齐、鲁则英名播扬,立业荆、郢时君臣同心,联合吴、越时贤愚风从,奋威巴、蜀则万里振肃,出兵庸、汉而元凶畏缩,故此他能继承高祖皇帝开创的事业,恢复刘汉皇朝世系的宗祀。然而奸凶残暴阴险,上天惩罚尚未施加,犹如武王在孟津班师,还须要在鸣条再战。可叹人生有限,早逝归天。虽说天下已归于一,万国合而一家,当时俊杰扶助辅戴,是明德之主所招致而成,英才济济,诚为可观。于是将他们的业绩风范一并记叙,以传后世。其辞为:(略“赞”,留“传”)

    邓孔山传,邓孔山,名方,南郡人。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蜀地平定后,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因郡名改换,为朱提太守,被铨选为安远将军、胇降都督,驻守南昌县。

    章武二年(222),邓方去世。其事迹失考,故此没有立传。

    费宾伯传,费宾伯,名观,江夏郡黾阝县人。刘璋的母亲是费观的堂姑,刘璋又将女儿许配费观。建安十八年(214)费观作李严的参军,抵拒刘备于绵竹,同李严一道投降。刘备平定益州后,费观被任命为裨将军,后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建兴元年(223)被封为都亭侯,加任振威将军。费观为人善于交结,都护李严性格自傲,护军辅匡等人年纪、官位与李严差不多,而李严却与他们无亲密之处,费观年纪小李严二十多岁,反而与李严亲密相处如同辈人一样。费观三十七岁时去世。其事迹失考,故此没有立传。

    王元泰传,王元泰,名谋,汉嘉郡人。他颇有操行,容貌举止不凡。刘璋时期,他为巴郡太守,返成都后为州治中从事。刘备平定益州,兼任益州牧,任命王谋为州别驾。刘备为汉中王,任命荆楚故旧零陵人赖恭为太常,南阳人黄柱为光禄勋,以王谋为少府。建兴初年(223),王谋被赐爵为关内侯,后替代赖恭为太常。赖恭、黄柱、王谋都因事迹失考,故此没有立传。赖恭的儿子赖瞇,为丞相西曹令史,跟随诸葛亮到汉中,早逝,诸葛亮深为痛惜,予留府长史参军张裔、蒋琬的信说:“令史中失去赖瞇,掾属中死了杨颙,这都对朝廷是大损失。”杨颙也是荆州人。后来大将军蒋琬向张休说:“汉嘉前辈中有王元泰,现在有谁可继承他?”张休回答说:“说到王元泰,州里都无人能继承他,何况我们汉嘉郡呢!”他就是如此受到推重。

    何彦英,名宗,蜀郡郫县人。师从广汉人任安学习,精深探究任安的学术,与杜琼同师而名声却超过他。刘璋时期,何宗为广汉太守。刘备平定益州,兼任益州牧,征召何宗为从事祭酒。后来他援引图、谶劝刘备称帝。刘备登基以后,升何宗为大鸿胪。建兴年间,何宗去世。其事迹失考,故此没有立传。他的儿子何双,字汉偶,滑稽诙谐,颇有淳于髡、东方朔的风范,作过双柏县县长,早亡。

    吴子远,名壹,陈留人。他随刘焉入蜀。刘璋时期,吴壹为中郎将,领兵抵御刘备于涪县,后降。刘备平定益州,以吴壹为护军、讨逆将军,娶吴壹的妹妹作夫人。章武元年(221),吴壹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230),他与魏延出兵南安境内,挫败魏国将领费瑶,被封为亭侯,晋封为高阳乡侯,升为左将军。建兴十二年(234),丞相诸葛亮去世,朝廷派吴壹督领汉中,为车骑将军、假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