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后汉书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第1/3页)

    (朱浮、冯鲂、虞延、郑弘、周章)

    ◆朱浮传,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跟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于是拜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于是讨定北部边疆。

    建武二年(26),封舞阳侯,食三县。朱浮年少有才能,很想振奋风化之迹,收拢士子之心,招来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流,任为从事,以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都引进安置在幕府,就多发诸郡仓谷,赡养他们的妻子儿女。渔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兴,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兵甲粮储,不听朱浮命令。朱浮性情矜持急躁,自视甚高。对彭宠很为不满。因以严厉文字诋毁彭宠;彭宠也很要强,兼负其功,嫌怨越积越深。朱浮密奏彭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接受货赂,杀害友人,多聚兵谷,其心叵测。彭宠既积怨在心,闻之大怒,而举兵攻朱浮。朱浮以书信责备他说:我听说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私下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人辅佐,结果是自弃于郑。

    伯通以名字显著而主持郡政,有佐命之功,临人亲职,爱惜仓库,而我秉征伐之任,想审时救急,二者都是为国家哩。既怀疑我诬告了你,何不到京师自陈,而为此族灭之计呢?朝廷对你伯通,恩德也是很厚的了,委你以大郡,赐号大将军,事有柱石之寄,情同子孙之亲。匹夫媵妾尚能舍己以报一餐之恩,岂有身带三绶,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叛的吗?伯通与官吏们讲话,有何面目呢?行步拜起,何以自容呢?坐卧想想,何以为心呢?拿镜子自己照照,置眉目于何处呢?举措建功,何以为人呢?可惜你弃美令的嘉名,造鸱枭食母之逆谋,抛弃传给后代的福祚,招来破败的重灾,高谈尧舜之道,不弃桀纣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是很悲哀吗!伯通与耿况都起来佐命汉室,同受国恩。耿况谦让,屡有降损之言;而伯通自夸其能,以为功高天下。以前辽东有猪,生了一头白猪,猪主人异而献之,行到河东,见到所有的猪都是白的,就惭愧而还。若把你的功劳拿到朝廷去讨论,那么只是辽东猪了。今却愚妄,自比六国。

    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国土数千里,雄兵百万,所以能据国相持,经历许多年世。今天下有多大,列郡有多少城?你怎么能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这正如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是多么不自量呢!方今天下刚定,海内希望安宁,士无论贤或不肖,都乐意立名于世。而伯通独中风狂走,自弃盛世,内听娇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谀言,长为群后恶法,永为功臣鉴戒,岂不是错误?定天下者不计私仇,希勿以前事自误,愿留意照顾老母幼弟,凡举事不要为亲者所痛,而为仇者所快。彭宠得书更怒,进攻朱浮也更急。

    第二年,涿郡太守张丰也举兵反叛。这时二郡叛逆,北州忧惧,朱浮以为天子必自率兵征讨,而朝廷只派了游击将军邓隆暗中帮助朱浮。朱浮恐惧,以为帝懈怠于敌,不能救他,就上疏说“:以前楚宋列国,都是诸侯,庄王以宋杀了他的使者,于是投袂而起兵围宋。魏公子无忌顾及姐夫的需要,窃符触冒强秦之军锋。楚魏非有职责匡正的大义,庄王也只是为争强而发忿,公子只是以一言而立信而已。今彭宠反叛,张丰逆节,以为陛下必弃捐他事,及时讨灭他们。然隔了这么久,寂寞无音。纵敌人围城而不救,放逆虏而不讨,我实在困惑不解。昔高祖圣武,天下既定,还亲自征伐,没有宁息安居。陛下虽兴大业,海内未集,而独逸豫,不顾北陲,百姓遑遑,无所系心,三河、冀州,怎可传于后世呢!今秋稼已熟,又被渔阳所掠。张丰狂悖,奸党日增,连年拒守,吏士疲劳,甲胄生了虮..,弓弩不能放下,上下焦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救生之恩。”诏报道“:往年赤眉暴虐长安,我料他无谷必东向,后果东来归降。今料此反虏,势不能久全,贼内部必有人斩贼首。今军资未充,所以要等到麦收以后。”朱浮城中粮尽,人相食。恰逢上谷太守耿况派遣骑兵来救朱浮,朱浮才得逃走。南到良乡,其兵之长帅反阻拦,朱浮恐不能脱身,就下马刺杀其妻,仅免于死,城降于彭宠。尚书令侯霸奏朱浮败乱幽州,才构成彭宠之罪,军师徒劳,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帝不忍,以朱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后来彭宠、张丰都失败了。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微小之过者,必见斥罢,变换纷扰,百姓不宁。

    建武六年(30),有日蚀之异,朱浮因而上疏说:“臣闻日是众阳之所宗,君上之位。凡居官治民,据郡典县,都为阳为上,为尊为长。如果阳上不明,尊长不足,则干犯日月星辰,以垂示王者。五典记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都是宣明天道,以征验后来的。陛下哀悯海内新遭祸毒,保宥生人,使得休养生息。而今牧人之吏,多未称职,少违理实,动遭斥罢,岂不是粲然黑白分明吗?然而以尧舜的盛世,还加三考,大汉之兴,也累积功效,官吏积久,养老于官,以至子孙相因,以官名为氏姓。当时吏职,何能悉理;议论之徒,岂不喧哗。我以为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而就,艰难之业当累日才能有成。而近来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奔波于道路。由于视事经验不足,未足昭著其职,既加严格切责,人不能自保,各相顾望,不可自安。有司或因睚眦小怨以报私恨,苛求其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讥刺,所以争着弄虚作假,以求取虚名。这都是群阳骚动,日月失行的应验。物暴长者必夭折,功猝成者必亟坏,如摧长久之业,而造速成之功,这不是陛下的福哩。天下不是一时之用,海内不是一旦之功。愿陛下注意于长远之计,望化于一代之后。天下幸甚。”帝将其奏章交下面讨论,群臣多同意朱浮的意见,自此以后牧守的调动就减少了。

    按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其位者,都应先下给三公,由三公派遣掾史加以案验,然后给予降职或罢退。帝当时为便于明察,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州牧之吏。朱浮复上疏道“:陛下清明履行约法,率礼无违,自宗室诸王、外家后妃亲属,都遵纪守法,无结党营私之名。外出乘牛车,象编入户籍的平民一样。这当然是法令整齐,下面没有作威作福的人。求之于事,宜以和平,而灾异仍现,难道是徒然的吗?天道信诚,不可不察。我见陛下恨以前上威不行,下专国命,即位以来,不用旧典,信任州牧之官,废除三公之职,以至只要有人弹劾二千石之大吏,就加以免退,覆案不由三府,罪谴不经澄察。陛下以使者为腹心,而使者以从事为耳目,这本是尚书平决之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