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后汉书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第3/3页)

千人,逢称“将军”,进犯桂阳、苍梧、南海、交阝止,交阝止刺史和苍梧太守望风逃跑,二郡都陷入贼手。朝廷派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讨伐,不能胜利。豫章艾县人六百余人,应募而没有得到赏钱,怨恨在心,便反叛,焚烧长沙郡县,进犯益阳,杀了县令,徒众更加多起来。朝廷又派谒者马睦,督荆州刺史刘度去攻打,打了败仗,马睦、刘度都逃跑了。桓帝诏公卿推举代替刘度的人,尚书朱穆推举度尚,从右校令提升为荆州刺史。度尚亲自率领部下,和部下同劳逸,同时广招杂种诸蛮夷,明令悬赏,进击贼人,把贼人打得大败,投降的有数万人。桂阳老贼子头目卜阳、潘鸿等害怕度尚的威风,逃到了山谷之中。度尚穷追数百里,贼人就到了南海,破其三屯,获珍宝甚多。可是卜阳、潘鸿等党羽还有不少,度尚想继续追击,可是士卒骄傲富足,没有斗志。度尚考虑缓兵就不能作战,逼迫作战就会逃亡,于是扬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惯于进攻和退守,现在兵士太少,不易进攻,应等候诸郡调兵全部到来,你们才和他们一并进攻。并且申令军中,让他们去打猎。兵士高兴,大小都一同打猎去了。度尚于是秘密派出亲信偷偷地烧毁营垒,珍宝积蓄都付之一炬。打猎的回来,没有人不痛哭流涕。度尚便向大家慰劳,深深责备自己,于是说“:卜阳等人财宝足够供几代人使用,你们只怕不尽力罢了。丢失的东西少得可怜,何必放在心上。”众人听了都愤慨踊跃,自告奋勇,度尚下令秣马吃早饭,第二天清早,径赴贼人住地。卜阳、潘鸿等自以为营垒深固,不再防备,吏士乘锐气进攻,于是大破贼人,匪巢踏平了。度尚出兵三年,群寇全部平定。

    七年(165),封为右乡侯,升为桂阳太守。第二年,召回京师。这时荆州兵朱善等,出征戍守时间很久,财力不足,士兵怨恨,又作乱,与桂阳贼胡兰等三千多人又进攻桂阳,焚烧郡县,太守任胤弃城逃走,贼众多至数万人。转攻零陵,太守陈球坚守城池拒敌。朝廷于是派度尚为中郎将,率领幽州、冀州、黎阳、乌桓步兵骑兵二万六千人救陈球,又与长沙太守抗徐等调集各郡兵马,并势讨击,大破贼人,斩胡兰等三千五百首级,余贼逃到苍梧。朝廷下诏赏赐度尚钱百万,其余的人各有不同奖励。这时抗徐与度尚都是名将,多次有功。徐字伯徐,丹阳人,乡邦称他有胆量与智慧。开始试守宣城长,全部把深林远薮椎髻鸟语的土人迁至县下,从此境内不再有盗贼。后来做了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他们,斩首三千多级,封乌程东乡侯,享邑五百户。后来升为太山都尉,寇盗望风逃跑。到长沙后,宿贼都平定了。死在官位。桓帝下诏追增封徐五百户,连以前共一千户。朝廷又派度尚做荆州刺史。度尚看到胡兰余党南逃到苍梧,怕被自己打败,于是假造消息说苍梧贼进犯荆州界,于是召交阝止刺史张盘下廷尉。辞状尚未写就,被赦免了。张盘不肯出狱,正是更牢持械节,狱吏对张盘说:“天恩空前而君不出,行吗?”张盘于是自己辩白道:“从前长沙贼胡兰作难荆州,余党散入交阝止。我身披甲胄,冒着危险,讨击凶恶的贼人,杀了他们的头目,余党全部鸟窜逃走,回到荆州。刺史度尚怕我先讲,怕招罪过,上奏冤枉我。我备位方伯,是国家的爪牙,而被度尚所冤枉,受罪牢狱。事情有虚有实,法律有是有非。我实在无过错,赦无所除。如果忍受下来,永受侵辱之耻,生为恶吏,死为敝鬼。请求传度尚到廷尉这里,面对曲直,足明真伪。度尚不征者,我埋骨牢槛,一辈子不出去,希望澄清冤枉。”廷尉把他的状子送上去,皇上下诏书召度尚到廷尉处,辞穷受罪,因先有功得到原谅。张盘字子石,丹阳人,以清白著称,死在沪江太守任上。度尚后来做了辽东太守,数月后,鲜卑人率兵攻度尚,和他作战,击破对方,从此戎狄都很害怕。

    年五十,延熹九年(167),死于官位。

    ◆杨璇传,杨璇字机平,会稽乌伤人。高祖父杨茂,本河东人,跟随光武帝征伐,做了威寇将军,封为乌伤新阳乡侯。建武年间,到了国都,传封三世,后因有罪被革除,因此回了老家。父亲杨扶,交阝止刺史,有办事能干的名声。兄杨乔,做了尚书,容仪伟丽,多次上书议论政事,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杨乔坚决辞让,皇上不听,于是闭口不吃东西,七天竟死了。杨璇开始被举为孝廉,过了些时,灵帝时做了零陵太守。这时苍梧、桂阳狡猾的盗贼相聚,攻打郡县、贼人众多而杨璇兵力薄弱,官吏百姓非常担心害怕。杨璇于是特制马车数十辆,用一排袋子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做兵车,专彀弓弩,约定日期会战。于是叫马车在前面,顺风鼓灰,贼人不得张目,就用火烧布,马受惊,奔突贼阵,再叫后车弓弩乱发,征鼓鸣声震天,群贼惊骇四散,追逐伤斩贼人无数,将其头目枭首示众,郡境以内得以安宁。荆州刺史赵凯,诬奏杨璇不是亲身破贼,而妄有其功。杨璇相与章奏,赵凯有党羽相助,于是朝廷用槛车将杨璇召回。防禁严密,没有机会辩明理由,于是咬臂出血,用血写成章奏,具体陈述破贼的形势,并且说到赵凯所诬状,暗地叫亲属到朝廷通报。诏书原谅了杨璇,拜为议郎,赵凯反受诬告他人之罪。杨璇三次升迁做了勃海太守,所到之处都有异政表现,后因事免职。后来尚书令张温特上表推荐他,征拜尚书仆射。因病请求退休,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