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第3/3页)

撑罢了。土木不兴,想使远近都知道政化清廉,京师庄严雄伟,不在乎崇楼高阁。而一些谄媚之徒,不能与皇上同心,骄奢越法,浪用劳役,大修房屋,作威作福。道路议论纷纷,大家耳闻目睹。地动的变异,就在京城附近,大概就是因此发生。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官焦急,而修建不止,真是致旱的先兆。《尚书》说:‘僭恒阳若,臣无作威作福玉公。’就是说:只有君王得专威福,为美食。请皇上发扬刚健中正的精神,抛弃那些骄奢之徒,杜塞妖言的来源,秉承皇天的警戒,莫令威福久移在下,大权旁落。”杨震前后所上,言词激切,帝已经不高兴他,而樊丰等又都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不敢加害。不久,河间男子至朝廷上书,言朝政的得失。帝发怒,下令逮捕入狱,定为欺上不道。杨震又上疏救他,说:“我听说尧舜时,谏鼓谤木,立于朝廷;商周圣哲之主,小人怨,还自我检查,勉励自己。这是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使下情上达。现在赵腾以攻击诽谤获罪,与杀人犯法有差别,请皇上减罪,保全腾的性命,启发百姓敢于说话。”帝不理,赵腾被杀掉。

    到了三年(124)春,皇帝东登泰山,樊丰等乘机竞修房屋。杨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获得赵丰等的假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来再送上。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说:“自赵腾死后,杨震深为怨怒。并且为邓骘的旧部,怀恨在心。”等皇上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令收了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绝宾客。樊丰等还是恨他,竟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心怀怨恨,有令送归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慷慨地对他的儿子、学生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我蒙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呢?身死之日,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弘农太守移良奉樊丰等旨意,派吏在陕县留停杨震丧,露棺道旁,责令杨震诸子代邮行书,道路之人,皆为之流泪。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杨震学生虞放,陈翼至朝廷申诉杨震事。朝廷都称杨震忠。下诏授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丈余,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葬完,才飞去。

    郡里将这一情况报告上去。当时灾异连续出现,帝觉得杨震为冤案,下诏说“:已故太尉杨震,正直为怀,使他辅佐时政,而小人颠倒黑白,谄害忠良,上天降威,灾害屡作,求神问卜,都说是杨震枉死之故。我的昏庸,加重了这种罪过。山岳崩塌,栋梁折断,我是多么危险啊!现在使太守丞用中牢具祠,魂而有灵,或者来享受我的这些祭品吧。”于是人们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以纪念他。杨震被诬陷,高舒也获罪,作减死论。等到杨震事平反,高舒拜侍御史,至荆州判史。杨震五个儿子。长子杨牧,任富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