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后汉书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第1/3页)

    (张晧、张纲、王龚、王畅、种暠、种岱、种拂、种劭、陈球)

    ◆张晧传,张晧字叔明,犍为郡武阳人。六世祖张良,高帝时为太子少傅,封留侯。张晧年轻时游学京师,永元中,回州郡作官,辟大将军邓骘府,五次迁升为尚书仆射,任事八年,出为彭城相。

    永宁元年(120),征为廷尉。张晧虽然不是法家,但留心刑罚断狱,常与尚书辩正疑狱,他的意见多因详审平当被采纳。这时,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张晧与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在朝廷争辩,不得结果。事已具载《来历传》。张晧退出朝廷上疏说:“从前贼臣江充,制造谗言妖逆,致使戾园兴兵,终于发生祸难。后来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说太子冤事,武帝才觉悟,虽然追到以前的失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现在皇太子才十岁,还未知保母师傅九德的意义,应当挑选有贤德的人为之辅佐,使他成为天子的气质。”书送上,未被采纳。顺帝即位,任命张晧为司空,在职推举人才很多,天下称他是推士。这时清河赵腾上书说灾变,讥刺朝政,奏下达管事的人,捕赵腾等人考问。牵涉党羽八十多人,都因诽谤朝廷,应当处以重法。张晧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尧舜设立敢谏鼓,三王立诽谤木,《春秋》采好事,写恶事,贤明的天子,不加罪于草野的小民。赵腾等虽抵触朝廷犯法,但他说话是想尽忠正谏。如果应当诛杀,天下人的口将堵着了,谏争的源流就塞住了,这不是宏扬道德以作后人表率的方法。”帝竟感悟,减赵腾死罪一等,其余的都处二岁刑。四年,因阴阳不和免职。

    阳嘉元年(132),再为廷尉。这一年死于任上,年八十三。朝廷派使者吊祭,赐葬地於河南县。子张纲。

    ◆张纲传,张纲字文纪,年轻时通晓经学。虽然是公子,砥厉布衣之士的节概。举孝廉不就,司徒以他的成绩优异,辟高第为侍御史。这时顺帝放纵宦官,有识之士都为之寒心。张纲心情激动,慨然叹说:“污秽恶浊满朝,不能奋身而出扫除国家的危难,虽然活着,我不愿意啊!”因而上书说:“《诗经》说:‘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是说成王令德,不过循用旧的典章而已。考大汉最初兴隆,及中兴之世,文帝和明帝,道德教化更盛。看当时的治理措施,显而易见,不难照着去做,不过推行俭朴坚持节约,修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左右侍奉的人,赏赐才满数金,爱惜费用,尊重人,所以家家富裕。人人有吃有穿。夷狄知道中国富强,讲信义道德,所以奸谋自然消除,和气感应。而最近以来,不遵守旧的典章,没有功的小人都有官爵,使他们富足,使他们骄奢,然后再惩治他们,这不是爱人重才,奉承天命,顺从大道。请皇上稍加圣思,整饬左右,以奉天意。”书送上,皇帝没有采纳。

    汉安元年(142),挑选八个使者巡视社会风俗,都是一些知名的老儒生,地位很高。只有张纲年轻,官次最小。其余的人接受命令启程,而张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道,何问狐狸!”就上奏说“: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受外戚的援引,享受国家的厚恩,是草野小民之才,负辅导帝王、举持国政的责任,不能宏扬五教,辅翼皇上,专作大猪长蛇,元凶恶首,贪残无度,一心好货,放纵恣肆无止境,培植一班阿谀谄媚的人,陷害忠良。这是皇帝的权威所不能赦,应该处以极刑的。谨条呈他们无君之心十五事,都是臣子们所切齿痛恨的。书进,京师震动。这时梁冀的妹妹是皇后,正得到皇上的宠爱,诸梁的亲戚满朝,帝虽然知道张纲说的是实话,终于不忍采用。这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侵犯扰乱扬、徐间,十多年,朝廷不能讨伐。梁冀于是暗示尚书,任张纲为广陵太守,想因事攻击陷害他。以前派去的郡守,一般都是向朝廷多要兵马,张纲独请单车赴任。既到,只带吏卒十几个人,直到张婴的阵地,安慰他们,要求与他们的首领相见,说明国家对他们的恩德。张婴开始大为惊讶,看到张纲一片诚心,于是出来拜谒张纲。张纲被延请坐上座。张纲问张婴有什么困难。晓谕张婴说“:以前的二千石大多贪污残暴,以致使公等怀愤聚集一起来了。

    二千石是真正有罪啊!然而你们这么做也是不义呢。现在皇上仁慈聪明,想用文德平息叛乱,所以派我来。我想你们如能以得到国家的爵禄为光荣,我就不愿用刑罚加之于你们了。现在真正是你们转祸为福的时机啊!如果你们知道应该这么做,还是不服从朝廷,天子赫然大怒,荆、扬、兖、豫大兵云集,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度量强与弱,这是不明;抛弃善的而取恶的,这是不智;不顺从而效法叛逆,这是不忠;身死无后,这是不孝;反正从邪,这不是直;见义不为,这是不勇。此六点是成败的关键,利害相依,您可以深深地考虑一下。”张婴听了,哭了起来,说“:边远愚人,不能与朝廷通声气,不堪官吏的压迫欺侮,不得已,就大家集合一起,苟且偷生,好像鱼游釜中,暂时喘口气罢了。现在听了太守的话,是我张婴等再生的时候了。不过既然陷入不义,只怕投降之日,不免遭到逮捕杀戮。”张纲以天长地久不变为约,以日月光鉴为誓,张婴深被感动,就辞张纲还营。

    第二天,带了一万多人与妻子面缚投降。张纲于走单车进张婴阵垒,开大会,饮酒为乐,遣散部队,任各人随便去哪里都可以,亲自为被遣散的人员找住宅,看田土;子弟想为吏的,都引见召问。人情悦服,南州安然无事了。朝廷论功当封张纲,梁冀阻止,未封。天子嘉美,想征召提拔张纲,张婴等人上书请求把张纲留在广陵,朝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张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逝世。百姓扶老携幼,到郡府哀悼的不可胜数。张纲自从患病,吏人都为他祈祷求福,都说“千秋万岁,何时再见此君”。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送丧,一直送到犍为,负土把坟筑好。朝廷下诏说“:已故广陵太守张纲,大臣的后裔,奉天子命综理事务,以身作则,诱导下级,颁布宣传国家的道德信用,使巨贼张婴率一万多人投降,消除了战争的灾难,解除了百姓的困苦,没有升迁到高位,不幸早死了。张婴等披丧服,持丧杖,如死了父母一样。我对他的死十分忧伤。”任张纲儿子张续为郎中,赐钱百万。

    ◆王龚传,王龚字伯宗,山阳郡高平县人。世世为大族。最初被推举为孝廉,迁为青州刺史,上奏弹劾贪污二千石数人,安帝嘉奖他,征召为尚书。

    建光元年(121),升为司隶校尉,第二年升汝南太守。为政主张温和,好才爱士,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人。黄宪虽不屈就,陈蕃却做了吏。陈蕃性气高明,初到府,王龚没有立即召见他。于是留了个字条就称病回去了。王龚发怒,要除陈蕃的名。功曹袁阆要求见王龚,说:“听说《传》有言:‘人臣不为君所了解,不敢立于朝。’陈蕃既然是按贤者引见的,就不应当按非礼辞退。”王龚为之变色说“:是我的过啊!”于是又很有礼貌地对待他。因此后进知名的人都敬佩王龚。袁阆字奉高,几次辞去公府的征召,不求特异的操守,但在当时享有名望。

    永建元年(126),征召王龚为太仆,调太常。四年(129),升司空,因地震免官。永和元年(136),任太尉。在位严肃谨慎,不是公事,不与州郡通书信。他所辟举任命的,都是海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王龚深疾宦官专权,有志挽救这种局势。于是上书极言宦官的祸害,请皇上放逐他们。宦官恐惧,使宾客上奏诬蔑王龚有罪,顺帝命王龚赶快自己承认。前掾李固这时为大将军梁商从事中郎,于是上书给梁商说“:今天听说皇上下令王公自己承认罪责,不知道事情的深浅如何。王公束身自修,砥厉节操,笃爱艺文,不求那些不当得而得的东西,不做那些不当做而做的行为。白白地因为操守贞洁,违背世俗,为一些人所不满,横暴地被谗言诬陷,大家听了,没有不叹息战怵的。三公位尊任重,承助天子,位象三台,没有向法官诉冤的理。纤微意气,随便解决算了。所以旧的典章规定,不是有大罪,不必审问。王公沉着聪明,不能对他非理。如果卒然发生变故,那么朝廷有害贤的名声,全体臣子有失救护的责任啊!从前绛侯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