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第3/3页)

释。至于王莽篡位,这是汉朝的大祸,八十篇为什么不戒呢?这就可知图谶成于哀平之世啊!且《河流》、《六艺》,篇目已定,后人强相附会,不容妄有加增。永元中,清河人宋景用历纪推言水灾,而假托洞视玉版所见。有的至于弃家业,走入山林,后都无效,又搜集前世的成事,作为证验。至顺帝废而复位,就不知道了。这都是欺世骗俗,蒙昧势位,其情虚伪,清清楚楚,却没有人纠禁。律历、卦候、九宫、风角,屡有效验,没有人学,而争说谶纬之书。譬如画工,厌恶画犬马,而喜欢作鬼魅,这是因为具体的事物难于形容,而鬼魅虚伪无形,画起来容易。

    应该收藏图谶,禁止流行,则是非不致混淆,坏书也没有了。”后升侍中,帝把他引入深宫,讽议左右。曾经问张衡,天下所痛恶的是什么。宦官怕他说坏话,都睁着眼睛看着他。张衡于是说了些假话出去了。但是宦官还是怕他为患,一起诬陷他。张衡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顺帝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当时河间王骄奢淫逸,不遵守法纪;又有不少豪强之徒,纠集一起捣乱。张衡到任,树威严,整理法度,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以政治清廉著称。任职三年,上书请求退职归家。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139)卒。著《周官训诂》,崔瑗认为与诸儒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想继孔子《易》补正《彖》、《象》的残缺,始终没有完成。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共三十二篇。

    安帝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马余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张衡参加讨论,适刘珍、刘..马余逝世,张衡平居叹息,想完成这件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在东观专门收检遗文,全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记与典籍不合的十余事。又认为王莽本传,只应记载篡夺皇位而已,至于编年月,记灾祥,应作《元后本纪》。又更始居位,人民没有什么异议。光武初为其将,后来才即位,应该把更始之号建在光武之前。上书数次,没采纳。后来的著述,多不详见于典籍,时人感到遗憾。史官评说:崔瑗称赞平子说:“数术穷究天地的奥妙,制作的技巧,与自然同工。”这种造诣可以说说吗?考其研究天地,天地的灵气无所蕴蓄;用心机械,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智慧。所以人深微的思想,达到了智思的顶点。《礼记》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考量他的智思,难道能说它仅仅是一种艺能吗?它对德行有什么亏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