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第1/3页)

    (党锢、刘淑、李膺、杜密、刘祐、魏朗、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何颙)

    ◆党锢列传,序,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说人的好恶本性是相同的,而所受的教育与环境使人的性情与操守相差很大。所以有德行的人,教人修养品性,克服放荡行为,交朋友谨慎,控制偏颇,遇事平正。虽然人的情志千差万别,文与质也不相同,至于培养成材,振兴风俗,道理是相同的。

    周末乱世风俗浮薄诈伪,国家上下失序,纲纪废弛,还有人假借行仁的名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靠义气来使事业成功。行为举动合于法度,凶狠粗暴的人,也不得不屈服;一句话说得不在理,下贱无知的人,也能体察得到。从前明达的人遗留下来的东西,是值得学习的。霸德衰坏,欺诈发生。强的凭决胜称雄,弱的因诈劣受屈。以至有的因出了半个主意得了万金,有的因进一言受赐珍宝。有的出身平民做到大官,升为卿相。能说会道,有智谋的人,卖弄才华图取功名富贵的,不约而至。从此爱尚相争,与时推移,这种风气不可挽回,流弊不能反正。

    到汉高祖仗剑而起,崇尚武力的人勃然兴起,法令宽松,礼仪也简阔不密,继承信陵、平原、春申、孟尝四君的流风,人人怀抱侵慢在上之心,轻死生,重义气,有怨有德,必相报答;命令行于私家,大权掌握在匹夫的手中,任侠一流,成了社会风俗。自从汉武帝以后,推崇儒学,经术之士比比皆是。以至有石渠阁议论六艺的争辩,与我的意见相合的结为朋党;不合的攻击之。讲求文学的人,这时最盛。

    到了王莽专权诈伪,终于篡夺了汉朝的皇位。忠于汉朝胸怀正义的,以替王莽做官为耻的,以隐居为光荣,甘心贫困。

    虽光武中兴,汉德重新建立起来,而明哲保身,方正自持,仍使众人羡慕袭蹈。仕与不仕的大节,为时论所重!到了桓帝灵帝的时代,君主荒乱,政治腐败,国家的命脉掌握在宦官手里,读书人认为同他们在一起可耻。所以平民百姓,愤愤不平,处士们放肆议论,标榜名节,彼此褒扬,评比公卿,议论执政的得失,刚正不阿的风气于是大行。上面喜好的,下面更喜好。要矫正枉曲,一定要过直。道理就是这样的啊!如范滂、张俭等,清政疾恶,终于陷入党锢之祸,难道不是这样吗?从前,桓帝为蠡吾侯,从甘陵周福学习,做了皇帝,提拔周福为尚书。当时与周福同郡的河南尹房植在朝廷里很有名,乡里人做了两句歌谣:“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的宾客,互相讥刺,于是各结朋徒,慢慢地成了怨尤。

    由是甘陵分为南北部,党人的名,就从此开始有了。后来,汝南太守宗资举用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缙也委任功曹岑日至,二郡又作歌谣说:“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缙但坐啸。”因此流言转入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贾伟节是首领,都与李膺、陈蕃、王畅彼此推重。学中流言说“: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海公族进阶,扶风魏齐卿,都敢说敢讲,不怕豪强。从公卿以下,没有不怕他们指责的,纷纷到门结纳。当时河内张成擅长占候术,根据四方四隅的风,以占吉凶。他推算朝廷将有大赦,于是教儿子杀人。

    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张成。不久,遇上朝廷赦罪免予收捕,李膺更加气愤,逮捕处死。起先,张成用星相之术交结宦官,皇帝也曾经问讯过张成的占卜情况。张成的弟子牢..因此上书诬陷李膺等人收养太学游士,交结各郡的诸生,兴风作浪,结为朋党,诽谤朝廷,搞乱风俗。于是天子发怒,颁布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同仇敌忾。于是逮捕了李膺等人。供辞所连及的陈萛之徒共二百余人,有的逃跑没有捉到的,都悬赏捕捉。派人四出搜捕,道路络绎不绝。

    第二年,尚书霍..、城门校尉窦武等人都上表请求皇上重新考虑,皇上的怒意稍为缓解了。于是被捕的人都免罪送回农村,终身不得录用。党人的名字写在王府。自此以后,正直的人被废弃不用,坏人臭味相投,勾结一起。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互相标榜,指天下的名士,定出标号。上叫“三君”,次叫“八俊”,三叫“八顾”,四叫“八及”,五叫“八厨”,与古时候的“八元”、“八凯”相似。窦武、刘淑、陈蕃称“三君”。君,是说为一世所宗。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称“八俊”。俊,是说人中的英杰。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称“八顾”。顾,是说能够用自己的道德品行为人拥护,张俭、岑日至、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称八及”。及,是说能够引导别人宗仰。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称“八厨”,是说能够用钱财救人。又张俭乡人朱并,按照中常侍侯览的意旨,上书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立名号,共为朋党,企图危害国家。以张俭及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为“八俊”,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祗、宣靖、公绪恭为“八顾”,朱楷、田..、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刻石立于郊外。

    共为朋党,张俭是太帅。灵帝下诏逮捕张俭等人,但诏书上不写朱并的名字。以示保密。大长秋曹节因此示意有关官员上奏逮捕前党人先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额、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翌、河内太守魏朗、山阴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都死在狱中。其余的有的在被捕之前就死了,有的逃跑了没被捉捕。

    自此以后凡是有怨恨的,彼此陷害,稍微有点私怨的,都被划入朋党。又州郡跟着上面的意旨,有的根本没有与他们有来往,也遭到株连。被杀、谪徙、废禁的有六七百人。

    熹平五年(176),永昌太守曹鸾上书大声疾呼为党人伸冤,说得正当切合事实。帝看了奏书大怒,马上下诏司隶,益州以槛车逮捕曹鸾,送槐里狱打死。于是再下诏州郡更考查党人门生、旧部下、父子兄弟,在位的,撤职,禁止做官,牵涉五代。

    光和二年(179),上禄长和海上书说“:礼,从祖兄弟分居,财产也分了。恩义已轻,居丧也属于疏远之末,现在党人禁锢到五族,已不合典训之文,父子兄弟,罪不牵连;又违反了经常的法令。”帝看了后醒悟过来了,党锢自从祖以下,都得到解除。

    中平元年(184),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强对帝说:“党锢这长时间,人情多不服。如果长此不赦罪,容易与张角合谋,变乱一大,后悔无救了。”帝被他说得害怕了,于是大赦党人,被处死迁徙的家属,都回到原来的郡里。后来黄巾大乱,政府分崩离析,国家的纲纪文章荡然无存了。总计朋党事件,开始于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四海之内,人民水深火热,流离失所,二十多年,所有受连累的都是天下的好人。

    ◆刘淑传,刘淑字仲承,河间郡乐成县人。祖父刘称,司隶校尉。

    刘淑年轻时学明《五经》之后,就隐居不仕,立精舍讲授,学生常达几百人。州郡以礼相请,五府连辟,都不去。永兴二年(154),司徒种詗推举刘淑贤良方正,他托病辞谢。桓帝听见刘淑高名,责斥州郡,用轿子把卧病的刘淑抬到京师。刘淑不得已去了洛阳,对天子所问,对答为天下第一,授以议郎。刘淑又陈述时政的得失和灾异之所以发生,都有效验。再升尚书,采纳忠言,向天子建议,多有补益。又升侍中、虎贲中郎将。向皇上上疏认为应当罢斥宦官,言词急切,天子虽然没有采用,也没有加罪他。因刘淑是宗室的贤者,特别对他敬重,遇到有疑惑不易决断的事,经常秘密地问他。灵帝即位,宦官诬陷刘淑与窦武等通谋,把他投入监狱,刘淑自杀而死。

    ◆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祖父名..,安帝时任太尉。父亲名益,任赵国相。李膺性格孤高,不善交际,只把同郡的荀淑、陈萛当作师友。当初李膺被举荐为孝廉,被司徒胡广征召,举为高第。再升为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李膺的威严与明察,大多听到李膺来青州的消息就弃官走了。李膺又被征召,再调任渔阳太守。不久又转任蜀郡太守,因母亲年老请求不就职。调任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境,李膺常冒矢石,每次打败他们,赶走他们。敌人非常畏惧。因公事免官,回家乡纶氏县居住,教授学生常达千人。南阳人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谢绝了他,不接受。樊陵后来依靠阿谀攀附宦官,得到了太尉的高位,被有节操的人所羞耻。荀爽曾经去拜访李膺,就便为李膺赶车,回来高兴地说:“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李膺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

    桓帝永寿二年(156),鲜卑侵犯云中,桓帝听说李膺有才能,于是又征召他作度辽将军。先时,羌人掳掠到疏勒、龟兹,多次侵扰抢掠张掖、酒泉、云中各郡,百姓多次遭受他们的祸害。自从李膺到达边境,听到消息就都畏惧屈服了。以前掳掠的男女,统统送还到边境。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桓帝延熹二年(159),受征召,又升作河南尹。这时宛陵的大姓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贪污之罪行极多,无奇不有,郡舍厕所中奇巧之物,也用车子拉了回家。李膺上表要审查他的罪行,羊元群贿赂宦官,李膺被判为诬告,反坐发配到左校劳。

    起先,李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同心同德,检举惩处那些奸邪得宠的人,冯绲、刘祐这时也犯罪被发配到左校劳作。

    司隶校尉应奉向皇帝上书替李膺等人申诉。说:“从前秦观宝于楚,昭奚恤使各位贤臣居坛请秦国的使人观看,秦国的使者看了,回到秦国说:‘楚国多贤臣,不可侵犯。’梁惠王以照车辆之珠为宝,齐威王回答他四个贤臣是他的宝。惭愧不乐而去。那些忠贤的武将,才是国家的心腹。私心认为左校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执法严正,揭举坏人,按法处理,老百姓都认为不错,从前季孙行父亲自违犯君命赶走莒仆,不过大舜功二十分之一而已。现在李膺等人守御边境,奋不顾身,尽力而获罪,皇上全不听察,使他们为坏人诬谄,使忠臣与大恶同罪。自春到冬,不见原恕,远近的人,为之叹息。立政的首要,记功劳,忘过失,所以汉景帝不以安国为徒犯,任命他为二千石。宣帝征召逃亡犯张敞为冀州刺史。冯绲从前讨伐蛮荆,与吉甫等功。刘祐多次临督司,奏劾梁冀的弟弟梁..,有刚亦不吐,柔亦不茹的大节。李膺威著幽、并,遗爱远渡辽海以外。现在三边不安宁,王师未动。《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乞原宥李膺等人的罪,防备没有想到的祸患。”奏上,全部免了对他们的处罚。

    李膺再次升官,又被任命作司隶校尉。这时张让的弟弟张朔当野王县县长,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至杀害孕妇,他听说李膺十分威严,畏罪逃回京师。就躲在他哥哥张让家中,藏在夹柱中。李膺知道了这个情况,率领吏卒拆破夹柱捉拿了张朔,交付洛阳监狱。录供完了,就杀了他。张让向皇帝诉冤,诏召李膺入殿,皇上亲到廊上,责问李膺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施行死刑。李膺答说“:从前晋文公捉拿卫成公回到京城,《春秋》肯定他是对的。《礼记》上说‘:官宦子弟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严守法律不听从。’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掉了少正卯。如今我到职已满十天,私心害怕因办事迟滞造成过失,没有想到却获了办案过速的罪。我的确知道自己的罪责,死期就要到了。特请求宽留我五天,限期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是我生的本愿啊!”皇帝没有再说什么,回过头来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司隶有什么过失?”便打发李膺出去。从此各个黄门、常侍都屈身敛迹不敢出声气,休假也不敢再出宫廷。皇帝诧异地问是什么原因,都叩头流泪说:“怕李校尉。”这时,朝廷一天比一天紊乱,纲纪败坏,李膺独自保持风采,凭借声名自我清高。

    读书人有被他接待的,叫做登龙门。到遭受党祸时,该当察究核实李膺等的罪状,经太尉、司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