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第2/3页)

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居然郊祀天地,拟指皇上。诏书把他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说“:听说荆州牧刘表凶狠忤逆,行事不守礼制,甚至郊祀天地,拟仪如皇上。虽然逾制越分,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就国家大体而言,应当暂时不要公开。为什么呢?国家至上,皇上至尊。身是圣哲之躬,国家是神器。群臣如陛,陛级悬远,禄位限绝,这有如天之不可由阶而升,日月的不得而逾越一样。偶有一个小臣,就要处理,并使四方都知道,这不是堵塞邪萌的办法。我以为虽有重大的罪过,也一定要隐忍。贾谊说:‘掷鼠忌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齐兵伐楚,只责备楚国不朝贡,王师败绩,不说为晋所败。以前揭露袁术的罪过,现在又把刘表的事宣扬开来,这是使瘸腿的母羊窥视高岸,认为天险也可上啊!查刘表跋扈不臣,杀害列侯,阻止诏命不行,断盗贡篚,召集大恶,保卫自己,寓藏天下的叛逆坏蛋,郜鼎纳在太庙,没有比这更彰著的!桑落瓦解,形势自见。

    所以我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以维护国体。”五年(200),南阳王冯、东海王祗死了。献帝悲伤他俩死得太早了,想为他们规定四时致祭,为此,献帝问孔融。孔融回答说“:皇上仁厚,感时增思,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我看历史,从前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我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皇上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岁为期,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先时,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一定的呢。”后来曹操讨伐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词多侮慢。

    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渐渐显露,多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说渐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的正确的议论,怕阻抗他的大业。山阴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按蔑视国法奏免孔融的官。为了显明雠怨,曹操故意挑拨孔融。说:“曾经听说唐、虞时代,有能让的臣子,所以麟凤飞来,颂声大作。后世德薄,但也还有杀身以卫君,破家以为国的。及至衰敝,微小的怨恨,一定成仇,一顿饭的恩惠,一定要报答,所以晁错念国,由于结祸于袁盎,屈平怀念楚国,因椒兰进馋言诬陷他,彭宠谋反,因朱浮的诽谤,邓禹威损,失于宗钦、冯暗的争权。这样说来,喜怒怨爱,祸福之因,难道不应当谨慎吗?从前廉颇、蔺相如小国的臣子,尚且能够相让,寇、贾乱世的武夫,彼此谦让崇好;光武不记杀害哥哥伯升的仇怨,齐侯不疑射钩敌人。那些立大节的人,难道会被一些细故所累吗?以前听说两位执法虽平,但在私情有些芥蒂,应当修好如旧,而你们的怨恨却渐积渐多,直至互相危害,我听了非常难过,半夜就起床了。以前国家东迁,文举盛称鸿豫名实相副,精通经学,出于郑玄,又明晓《司马法》。

    鸿豫也称文举奇逸传闻,我很奇怪现在你们与过去相反。我与文举既不是老朋友,又于鸿豫也没有什么恩谊,然而愿人相好,不愿人有伤和睦,所以衷心希望你们协和欢好。又晓得二君是被小人离间,作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而抚养战士,亲身为国,对付浮华交结之徒,我的计谋多着呢。”孔融报书说:“蒙来书赐教,告我所不及。我与鸿豫州里邻郡,很早就知道他。虽然曾经说他的功业美好,不过想使他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忠信为国,不意他竟隐过掩恶,有罪不以为罪。以前我遭到废退,欣然接受。从前赵宣子早上升韩厥的官,晚上韩厥就杀了赵宣子的使人,赵宣子终以礼待他,高兴地要别人向他道贺,说“从此我可以免罪了。”何况没有韩厥的功,而敢枉当官之平呢?没有屈原的忠,错的智,窃位就是罪过,免罪是幸,而竟使一些多余的议论,让您得知,这是我引为惭愧恐惧的。朱、彭、寇、贾为世的壮士,爱恶相攻,是为国忧。

    至于轻弱薄劣,正如众虫的相咬,恰恰害了自己,没有别的什么。晋侯嘉奖其臣所争之大,而师旷则以为不如心竞竞。本性迟钝,与人无伤,虽如韩信受了胯下之耻,荆轲受了榆次之辱,也不知贬毁对自己的严重性,还认为不辽蚊虻一过,是无所谓的。子产说人心不相同,有的重视权势,想取胜为光荣,没有想宋人接待四海的客人。大钅卢本不想使酒酸嘛。至于屈..的大瓦壶,坚硬无窍,应当处以无用之罪啊。其他当谨遵严教,不敢有失。郗虑是故吏,我所推举。赵衰提拔谷阝鄃,不轻公叔升臣。知道您我都爱护郗虑,训诲出自衷心。虽有懿伯之忌,尚且不得念及,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呢?专布腹心,修好如初。您的苦言至意,终身诵之不忘。”一年多,再任为太中大夫。本性宽容不猜忌,好士,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及退任闲职,宾客天天满门。

    常叹说:“坐上客恒满,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与蔡邕很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且喜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自己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敷衍成之,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英俊之士,都信服他。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郗虑又诬陷其罪,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冤枉上状奏孔融说:“少府孔融,从前在北海,看见王室不安宁,招集徒众,图谋不轨,说:‘我大圣之后,被宋所灭。有天下的,何必一定是卯金刀。’后来与孙权的使者说话,诽谤朝廷。又孔融位在九卿,不遵守朝廷的礼仪,不戴帻微行,唐突宫掖。又以前与没有出仕的祢衡无所检点地乱说什么‘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而已。儿子与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呢?譬如寄物缶瓦中,出来就分离了’。不久,与祢衡更相标榜,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回答说:‘颜回再生。’大逆不道,应当予以重诛。”书奏,判处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儿女都被诛。先,女儿年七岁,男年九岁,因都幼弱,得保全。寄在人家。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

    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遗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以前,京兆人脂习、元升,与孔融相好,曾戒孔融刚直。及被害,许昌没有敢收尸的,脂习去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得赦,释放出来。魏文帝最爱孔融的文辞,每每叹说:“扬雄、班固一流。”招募天下有送上孔融文章的,赏以金帛。孔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

    文帝认为脂习有栾布的大节,加中散大夫。

    史官评论说:从前谏大夫郑昌有句话说:“山有猛兽,藜藿也没有人敢采。”所以孔父正色立朝,没有人过而致难于其君,晏平仲在朝中,田成子不敢弑齐君而盗其国。至于孔文举的高洁志行与坦率情怀,它完全可以鼓动义气而抵触奸雄之心。所以曹操在世,不敢篡汉,代汉而兴的却是死后的曹丕。严气正性,不过倾覆摧折而已。难道可以委曲求全以贪生吗?严严整整,明光洁白,孔融的品质可与白玉秋霜相比啊!

    ◆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是朗陵县令荀淑的孙子。父亲荀绲【gǔn】,任济南相。荀绲害怕宦官,于是为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荀彧由于年轻是就有才名,所以才免于被嘲笑。南阳人何颙【yóng】号称能了解人,见到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王佐才也。】”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位】,被荐举为孝廉,又任亢父县令。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同郡的韩融当时带着宗族千余家,在密县西山中避乱。荀彧对父老们说:“颍川是战争必经之地。天下有变,常是用兵之处。密县虽说稍微保险,但不足以抵御大的灾难,应赶快离开这里。”同乡人大多留恋故土,不愿离开。碰上冀州牧同乡人韩馥派骑兵来接他们,荀彧于是自己带领宗族跟随韩馥,留下的后来大多被董卓的部将李傕所杀害、抢走了。

    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已经夺了韩馥的位置【关于韩馥让出冀州一事,荀彧的兄弟荀谌参与过对韩馥的劝说。根据《资治通鉴》,此事发生在191年,孝献皇帝初平二年】。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彧是心中有数的人,看到汉室混乱,每每有匡正之心。当时曹操在东郡,荀彧听说曹操又雄才大略,而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初平二年【191年,献帝在位】,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是我的张良啊。【吾子房也。】”任命他为奋武司马,当年他二十九岁。第二年,又任镇东司马。

    兴平元年【194年,献帝在位】,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城,主管留守之事。赶上张邈、陈宫据兖【yǎn】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根据《资治通鉴》对兴平元年的记载,曹操因为杀死知名人士边让,导致兖州士大夫阶层的震撼和不满。此时,陈宫起谋反之心,劝说张邈、张邈弟张超、王楷、许汜等人一起反叛。】吕布到后,各城响应。张邈就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布兵设防,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豫州刺史郭贡率兵数万来到城下,求见荀彧。荀彧就要前去,东郡太守夏侯惇等人阻止他,说:“怎么知道郭贡不与吕布同谋,而轻率地见他?如今您作为一州之首,到那儿一定危险。”荀彧说:“郭贡与张邈等人平常并没有情谊,如今来得这么快,一定还没有商定,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应及时劝说他,即使不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中立。如果先对他怀疑,他将会恼怒而与他们合谋,不如去一下。”郭贡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