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后汉书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第1/3页)

    (张升、赵壹、刘梁、边让、郦炎、侯瑾、高彪、张超、祢衡)

    ◆张升传,张升字彦真,陈留尉氏人,富平侯张放的孙子。张升年轻时涉览群书,任性而行,不可羁束。意见与他相合的,就全心交结,不分贵贱;如果志气不与他相合的,即使是王公大人,也不与他来往。曾经叹息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真正知我的,虽然是胡、越,也是可以成为朋友,如果不彼此相知,往来有什么意思呢?”出仕郡为纲纪,因有干才,代理黄令。吏有接受贿赂的,马上处以死刑。有人讥刺张升代理还不久,为什么急急忙忙行威杀戮呢?张升回答说“:从前仲尼暂时为鲁相,诛杀齐国的侏儒,手足分离,所以能够威震齐国,归还鲁国的侵地。君子出仕,不是为了自己,当思尽忠,难道可以因时间长久短暂改变自己的操守吗?”遇党锢去言,后来居然被杀。年四十九。著赋、诔、颂、碑、书,共六十篇。

    ◆赵壹传,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体貌壮大,身长九尺,须美眉粗,魁梧奇伟。但他恃自己有才华,倨傲而盛气凌人,为乡党所摈斥,于是作《解摈》。后来多次犯罪,几乎被处死,友人解救,得以不死。赵壹写信谢恩:“使干皮再含血,枯骨又生肉,真是遭仁遇神,应当为你宣传、表扬。我怕犯禁,不敢明说,作《穷鸟赋》一篇。”又作《刺世疾邪赋》,发抒他的怨愤。光和元年(178),举郡上计去京师。这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都拜伏道中,不敢抬头,赵壹独长揖而已,袁逢望见,非常奇怪,命令左右的人去责问他,说:“下郡计吏却揖朝廷的三公,为什么?”赵壹回答道:“从前郦食其长揖汉王,现在长揖三公,为什么这样奇怪呀?”袁逢就整衣下堂,握着赵壹的手,延至上座,问西方的事,大为欢喜,回顾坐中人道“:这人就是汉阳赵元叔啊。朝廷的臣子,才学没有超过他的,我请为各位别坐。”在坐的人,都看着他。出朝以后,赵壹往访河南尹羊陟,不得见。赵壹认为公卿中不是羊陟不足以托名,于是天天去叩门,羊陟勉强许通,但是还没起床,赵壹径直走入上堂,走到床前,说“:敬佩西州,承望高风已经很久很久了,今天方幸见面,忽然逝世,我的命呀!”因放声大哭,门下的人大惊,不知出了什么事,都纷纷奔入,挤了一房子的人。羊陟知道赵壹是个非常人,于是起床,与他谈话,大加赞赏。对他说“:您暂时出去吧!”羊陟第二天一早,从车骑拜谒赵壹。当时诸计吏的车马帷幕,大都装饰得极华丽,赵壹独柴车草棚露宿在旁,引羊陟前坐车下,左右的没有不叹息惊怪的。羊陟因与赵壹谈话,一直谈到夕阳下山,尽欢而去,握着赵壹的手道:“良璞不剖,一定会有泣血的人为它宣传的啊。”羊陟与袁逢共同荐举赵壹,名声震动京师,士大夫都想瞻望他的风采。西还时,道经弘农,去看望太守皇甫规。守门的人不为他通告,赵壹头也不回地跑了。门吏害怕,告诉了皇甫规,规听说是赵壹,大惊,写了信谢罪说“:阴差阳错,不得见面,企望风德,虚心相待,已经好多天了!听说您不遗鄙陋,想得到您的教诲,以释遥悚。今天早晨外面报告有一尉两吏不意屈尊来到门下,再问,才知已经走了。如果印绶可丢的话,不会等到天亮,就要会去赶您回来的。希望您宽怀大度,原谅我。岂可如此慢傲,对待先生?事情实在悖惑,不足具责。如果可以原宥,重修前好,有什么福能与它相比呢!谨派主簿奉书前去。下笔气结,汗流直到脚趾。”赵壹回信说:“您学成师范,士大夫敬慕,高山仰止,一年一年人越来越多。我自西归来,兼道而行,非常想同您谈谈,所以很早就起床,天未亮就去了您那里,实想看看您,畅叙仰慕之情,以贵待贱,握发相接,论大道,上可以敷玩三坟五典,发明圣人之意;论经济,下可以抗论当世事务,消止时灾。哪里想到您自生怠倦,失去了循循善诱之德,有亡国骄惰之情!大抵见机而作,一天也不能等待,所以赶快引退,怕使您劳累。古人有的历说君主,不遇知音,有的君主想得贤士,却无从得到,都是归之于天命,不怨于物。现在我赵壹只能自己谴责自己,难道还敢有什么想法!仁君怠忽一个普通人,不能说有损于德,却远远地写信,着人追送,真使我惭愧啊。赵壹区区此心,不自量力而至您门下,‘嗟也可去,谢也可食’,我虽顽薄,这个道理是懂得的。但关节疼痛,膝炙坏溃,实不能任事,请待他日,或者可以奉请,常读手书,永以自慰。”不顾而去。州郡争致礼命,公府十次征召,都不就,死在家里。起先,袁逢使善相命的相赵壹,相者说:“官不过郡吏。”终于如相者所说。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十六篇。

    ◆刘梁传,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人。梁是刘氏宗室子孙,年少失父,贫困,卖书以维持生活。常常痛恨社会上多为势利朋友,以奸邪胡作非为结成党羽,于是写了一篇《破群论》,当时看了的,认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道害怕,现在这篇《群论》之作,世俗之士,难道不惭愧吗?”这篇文章可惜失传了。又著《辩和同之论》。桓帝时举孝廉,授北新城长。告诉县人说“:从前文翁在蜀,他的道德教化,著名巴汉,庚桑楚是个小小的役夫,改变了石畏石累的风俗。我虽然是一小小的县宰,还有国家的理想,苟且赴期会,理文牍,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