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第1/3页)

    (任文公、郭宪、许杨、高获、王乔、谢夷吾、杨由、李南、李郃、段翳、廖扶、折像、樊英)

    ◆方术列传,序,孔子谈到《易经》上说有“君子之道”四项,其一就是用龟甲或筮草进行占卜。所谓“占”,先王用来预测祸福,决定疑难,让神明作指示,决定未来一切的意思。像那些阴阳家推测未来的学说,古书上记载的不少。但是神经怪牒,玉策金绳,隐藏在神秘的地方,封锁在瑶坛之上的,现在是见不着了。

    至于河图洛书,龟龙图像,箕子的方术,师旷的秘本,纬侯之类,钤决的符,都是用来推测未知之数,参验人事的吉凶,有时还听到一些。它们的流派很多,像风角、遁甲、七政(日月五星)、元年、六日七分、逢占、日者(算命)、挺专、须臾、孤虚之术等,以及那些望云省气,推断好坏,有时似乎有些灵验。可是这类东西毕竟有些渺茫,高深玄妙,颇难探究,所以孔子不讲怪、神之类,很少谈到性命。有时提到结尾不讲其来源,有时转弯抹角说说大意,就是让人们照着做,而不让人知道其中的道理吧!汉朝自武帝起很喜欢方术之类的东西,天下懂得方术的人,没有不背着书策,闻风而来的。

    后来王莽假托符命来篡位,到了东汉光武更信谶言,一些赶时兴的人,都跑到皇帝身边穿凿附会,高谈阔论。所以王梁、孙咸凭着图..做了大司空、大司马,郑兴、贾逵因为附和得当而名显一时,桓谭、尹敏因唱反调而遭到失败。从此以后,研究占卜之学,钻研奇文异数的人,就多得很了。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这些怪诞不经的东西十分气忿,纷纷向皇帝慷慨陈词,认为必须抛弃。司马迁也说:“看了阴阳家的书,使人们受到拘束多有忌讳。”就是针对这些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偏颇,不能没有毛病,就是圣人之道,大致也是如此。有人指责《诗经》的缺点太真实了,近似愚蠢;《书经》的历史记载又欠真实,近似夸大。然则数术的缺点,不就是诡秘欺人吗?如果只讲温柔敦厚的诗教而去掉某些愚昧之处,就深深懂得《诗经》了;读通了唐虞三代的历史而不追究那些诬枉之处,就深深懂得《书经》了;术数只取其变化的规律而不信那些诡俗之辞,那就深深了解术数之奥妙了。

    古人说“:如果不是真正懂得道理的人,大道不会平空实行。”意思是说多数人在头绪多端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偏离正道太远了。张衡算是阴阳家的正宗,郎岂页研究过咎征兆最细密,此外还有不少名家,他们也有才华,但是钻研还欠功夫。现在就一些长于推变,可以弘补时事的人,表彰在这里。

    ◆任文公传,任文公,巴郡阆中人。父亲任文孙,懂得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年轻时学习父亲那一套,州里召他做从事。哀帝时,有人说越辒太守想造**,刺史非常害怕,派文公等五位从事检查郡的边界,偷看虚实情况。他们一同住在客舍,当时暴风猝然到来,文公连忙叫其他从事离开,说是将有逆变来害人的,于是赶着马车快跑。那些从事不能快走,郡果派兵杀了他们,文公一人得免。后来文公做了治中从事,当时大旱,向刺史报告“: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应叫官吏百姓早作准备。”刺史不听,文公独自准备一条大船,百姓有的听到了,有作防备的,到了最旱的时候,文公急命搬走,派人报告刺史,刺史一笑了之。日将正中,天北云起,不久大雨,至傍晚时,湔水陡涨十余丈,冲坏房屋,受害的达数千人。文公于是因占卜术著了名。召为司空掾。平帝即位,称病回家。王莽篡位后,文公推数,知道大乱将至,于是训练家人背百斤东西,绕着房屋跑步,每天跑几十趟,当时人不知其缘故。后来兵寇并起,那些逃亡的人很少能脱身的,只有文公一家大小背粮走得很快,全部得到完免。于是奔到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所害。公孙述时,四川武担山石头折断。文公说:“唉!西州智士死,我便碰上了。”从此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然死去。所以益部人有句话说:“任文公,智无双。”

    郭宪传,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少年时拜东海王仲子为师。当时王莽做大司马,召仲子去,仲子想去。郭宪谏阻道:“按礼,只有来学的,没有去教的。今君贱道畏贵,私下所不赞同。”仲子说:“王公是最重要的人物,不敢违抗。”宪说:“现在正是讲业之时,应把事情办完。”仲子听从了,日晏才去。王莽问:“君为什么迟到?”仲子把郭宪的话作答,王莽暗自惊奇。等到后来篡了位,拜郭宪做郎中,赐以衣服。郭宪受了衣烧掉了,逃到东海之滨。王莽十分痛恨,想追赶又不知他在何处。光武即位,寻求天下有道之人,于是召宪为博士。再升迁,建武七年(31),代张堪做光禄勋。从驾到南郊。郭宪在位,忽然回顾东北,含酒喷了三口。执法之士奏为不敬之举。皇上诏问其故。宪答道:“齐国失火,所以用此压之。”后来齐国果上报有火灾,与往郊之日期相同。八年(32),车驾西征隗嚣,郭宪谏道“:天下刚刚安定,车驾不可行动。”郭宪立即拔出刀砍断车革引(胸带)。帝不听从,于是上了陇。后来颍川兵起,才回驾而还。帝叹道“:后悔不用子横的话。”当时匈奴数次进犯边塞,帝很担心,于是召百僚在朝廷议论。郭宪认为天下疲敝,不应兴师动众。谏争不合旨意,于是伏地称头昏,不再说话。皇帝派两郎扶下殿,郭宪也不拜。皇上说:“常听说‘关东觥觥郭子横’,这话一点不假。”郭宪于是以病辞退,死在家中。

    许杨传,许杨字伟君,汝南平兴人。年轻时喜欢术数。王莽辅政时,召他为郎,不久升为酒泉都尉。等到王莽篡位,许杨就改姓名做巫医,逃匿到别处。王莽失败,才回乡里。汝南旧有鸿谷阝陂,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奏请毁败它。建武年间,太守邓晨想修复其功,听说许杨知道水脉,召来与他商量。许杨说:“从前成帝用方进的话,不久自己梦见上天,天帝发怒道:‘为什么败我濯龙渊?’从此以后百姓失其利,多致饥困。当时有歌谣道‘:败我陂者翟子威,饴我大豆,烹我芋魁。反手覆,陂当复。’从前大禹决江疏河以利天下,明府今日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谣的话,将有效验在这里。确愿为这出死力。”邓晨大喜,于是署许杨为都水掾,使他掌管这事。许杨顺地势高下,起塘四百余里,数年才建成。百姓得到了好处,连年丰收。起初,豪右大姓为了修陂的劳役,争想总揽那块地方的大权,许杨一概不听,于是共同诬杨受了贿赂。邓晨就将许杨关进狱中。可是手铐等自然解脱。狱吏害怕,马上报告邓晨。邓晨惊道:“果然搞坏了,太守听说忠信可以感动神灵,现在应验了吗?”立即在当晚放出许杨,让他回家。时天大阴暗,路上像有火光照着他,当时人觉得很怪。后来许杨因病死去。邓晨在都宫替许杨建起庙宇,画着肖像,百姓思念其功绩,都去祭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