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后汉书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第2/3页)

。郑众出塞,怀疑情况有变,暗中侦察果然抓住了须卜的使者,于是上书说最好重新设置大将,以防止南北二虏勾结。自此开始设立度辽军营,以中郎将吴棠兼管度辽将军的事情,任命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率领黎阳的虎牙营的士兵在五原曼柏驻守。又派骑都尉秦彭率领部队在美稷驻守。这年秋天,北部敌虏果然派出二千骑兵到朔方侦察,用马皮做成船只,想接渡南部反叛的人,因为汉有防备,就引兵退走了。他们又多次入侵抄掠边疆郡县,放火烧毁城邑,被他们杀害掳去的人非常多,河西一带城门白天紧闭。皇帝很忧虑。

    十六年,天子于是大规模征调沿边各郡的兵力,派众将分四路出塞,北征匈奴。南单于派左贤王信跟随太仆祭肜和吴棠由朔方高阙出境,攻打在涿邪山的皋林温禺犊王。敌虏得知汉军打来,全都越过沙漠逃走了,祭肜和吴棠因为未到涿邪山被坐罪免官,朝廷任命骑都尉来苗兼摄度辽将军。这一年,北匈奴进入云中,接着到达渔阳,太守廉范击退了敌人。天子下诏书派使者高弘征调三郡的军队追赶,但一无所获。

    建初元年,来苗调任济阴太守,朝廷任命征西将军耿秉兼摄度辽将军。当时皋林温禺犊王又率领部众回到涿邪山居住,南单于得知后,派轻装骑兵和沿边各郡以及乌桓的军队出塞攻打来苗,杀死了几百人,投降的有三四千人。这一年,匈奴南部为蝗虫所苦,出现严重饥荒,肃宗给南部三万多贫困的人救济粮食。七年,耿秉调任执金吾,朝廷任命张掖太守邓鸿兼摄度辽将军。八年,北匈奴三木楼訾首领稽留斯等人率领三万八千人、带了两万匹马、十多万头牛羊,和五原边关投降。

    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北单于又想与官吏百姓聚集贸易,天子下韶书听任孟云派遣驿使迎接招呼、慰问接纳北单于的人。于是北单于派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人赶着一万多头牛马前来同汉的商人互相交易。众王侯首领有时前来,他们所到的郡县为他们准备官舍,给他们赏赐和优待。南单于得知后,就派出轻装骑兵由上郡出发,拦截掠夺人口,抄掠牛马,驱赶入塞。

    二年正月,北匈奴首领车利、涿兵等人逃亡入塞,总共有七十三起。当时北部敌虏衰弱耗损,部众叛离,南部匈奴在前方攻打,丁零入侵他们的后方,鲜卑在左侧进攻,西域在右侧侵犯,北匈奴无法自立,只好远远地退走了。

    单于长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单于汗的儿子宣继位。

    伊屠于闾千单于宣,元和二年继位。遣一年,单于派一千多士兵打猎,到了涿邪山,突然与北部温禺犊王相遇,因此双方交战,获得温禺犊王的首级回来。冬天,孟云上书说:“北部敌虏以前已经和亲,但南部又去抄掠,北单于认为汉欺骗他们,商量想攻打边塞,臣认为最好将南部所抄掠去的人口归还北部,以便在心理上给他们安慰。”肃宗采纳太仆袁安的意见,同意了孟云的上书。于是天子下诏书说:“从前殓狁、獯粥同中原大国敌对,从那以来很久了。从前虽然有和亲的名义,最终没有丝毫的功效。生活在险要之处的百姓,多次遭受艰难困苦,父亲在前面作战,儿子在后面死去。柔弱的女子登上了边塞的岗亭堡垒,失去父母的孩子在路边号哭。年老的母亲和寡居的妻子虚设祭祀,咽下泪水,想念盼望在沙漠之外的魂魄归来,难道不令人哀痛吗!书传说:‘长江、大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领袖,是因为长江、大海比其他河流都低下的缘故。’稍许受屈卑下,有什么值得认为是耻辱呢?何况现在与匈奴的君臣名分已经确定,匈奴言辞顺从,誓约明确,多次送来贡品,我们怎么能够违背信义,自己充当理亏的一面呢?敕令度辽将军和领中郎将庞奋将南部所获得的俘虏加倍偿还北部。南部的人杀死北虏、获得俘虏,仍像往常的规定根据功劳给予奖赏。”于是南单于又命令奠鞑Et逐王师子率领几千轻装骑兵出塞袭击北部敌虏,又杀死并俘获一千人。北部的敌众认为南部被汉厚待,又听说每年都有几千人被俘获投降。

    章和元年,鲜卑进入左部地区进攻北匈奴,大败北匈奴,杀了优留单于,剥下单于的皮带了回去。北单于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二十万人口,其中能当兵作战的有八千人,到云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降。

    单于宣在位三年去世,单于长的弟弟屯屠何立为单于。

    休兰尸逐侯辊单于屯屠何,章和二年继位。当时北部敌虏大乱,加上蝗虫和饥饿,前来投降的人不断。南单于准备吞并北单于庭,正赶上肃宗去世,窦太后行使皇帝权力。这年七月,单于上书说:臣世代蒙受朝廷恩德,无法计算。孝章皇帝谋虑深远,想建立功业,所以命令乌桓、鲜卑攻打北部敌虏,砍下单于的脑袋,进攻破坏他们的国家。现在刚刚投降的虚渠等人自己到臣这裹说:“去年三月中旬攻打北虏王庭,北单于被南部军队重创,又害怕丁令、鲜卑,就远远逃走,依傍安侯河西岸。今年正月,骨都侯等人又一同立单于的异母兄右贤王为单于,北部的人因为兄弟争夺单于职位,都各自离心溃散。”臣同诸王、骨都侯以及刚刚投降来的首领一起商议谋略,都说应该趁着北部敌虏分裂争夺,出兵讨伐,击败北部,成全南部,合并为一个国家,使漠家永远不再为北方担忧。又这个月的初八,刚投降的右须日逐鲜堂轻装从北单于庭远道前来投奔臣,说北部敌虏各部大多想归顺朝廷,但耻于自己主动投奔,所以没有人前来。如果派兵急驰攻打,必然有人响应。今年不派军队去,恐怕他们又合为一个整体。臣考虑先父投奔漠以来,蒙受朝廷恩德,为我们严守边关,设立侦候,派大军护持,长达四十年。臣等在汉地方长大,张口就吃到粮食,一年四季得到的赏赐,动辄用亿万计算,虽然垂衣拱手,安然入睡,但惭愧的是,没有根据义报答并效力于朝廷。臣愿意征调国内以及各部原属胡人的刚投降的精兵,派左谷蠡王师子、左呼衍日逐王须訾率领一万多骑兵由朔方出发,左贤王安国、右大且渠王交勒苏率领一万骑兵由居延出发,约定在十二月份一起在北匈奴会合。臣率领剩下的一万兵力驻守五原、朔方边关,作为抵御和防守。臣素来愚昧浅薄,加上兵力缺乏,不足以防守内外。希望朝廷派执金吾耿秉、度辽将军邓鸿以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合力北征,使北地太守和安定太守各自驻守要害地方,希望能凭藉圣明皇帝的神威,一举平定北部。臣之国家的胜败,基本就在今年。臣已经吩咐各部整肃兵马,到九月祭祀天神的时候,全部在黄河岸边集结。希望陛下体察哀情予以裁断!

    太后将单于的奏章给耿秉看。耿秉进言说:“从前武帝穷极天下的力量,想使匈奴臣服,没有赶上好的时机,事情最终没有成功。宣帝时代,正好呼韩邪前来投降,所以边境的百姓得到安宁,内外成为一家,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六十多年。到王莽篡位,改变匈奴的称号,无休止地消耗骚扰他们,单于遣才背叛。光武禀受天命,又对匈奴安抚接纳,沿边被破坏的各郡才得以恢复。乌桓、鲜卑都想归顺德义,威震四方的夷人,其功效达到如此境地。现在幸运的是赶上天赐良机,北部的敌虏分裂相争,以夷攻夷,对国家有利,应该答应。”耿秉接着自己说受到恩遇,按理应该为国家献身出力。太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永元元年,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与车骑将军窦宪率领八千骑兵,加上度辽将军的部队以及南单于的部众有三万骑兵,出朔方进攻北部敌虏,大败北匈奴。北单于逃走,被俘获的有二十多万人。事情已经详细记载在《窦宪传》。

    二年春天,邓鸿升为大鸿胪,朝廷任命定襄太守皇甫棱兼摄度辽将军。南单于又上书请求消灭北单于庭,于是派左谷蠡王师子等人率领左部和右部的八千骑兵由鶸鹿塞出境,中郎将耿谭派从事卫护南匈奴的军队。到涿邪山,他们就留下辎重,分为两部,各自带轻装部队分两路袭击。左部向北经过西海到达河云北面,右部从匈奴河的西面绕过天山,向南渡过甘微河,两军相会,夜间包围了北单于。北单于大惊,率领一千多精兵会战。单于受伤落马,但又上马,率领几十名骑兵轻装逃走,仅能脱逃而已。获得单于的玉玺,抓住了板氏及其五个儿女,杀死八千人,俘虏了几千人回来。当时南部连续获胜,得到俘虏,接纳投降的人,所以部众最为强盛,统管着三万四千户,人口达二十三万七千三百人,能够当兵作战的有五万零一百七十人.旧例中郎将下面设两名从事,耿谭因为新投降的人很多,上书要求增加从事到十二人。

    三年,北单于再次被右校尉耿夔打败,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的弟弟右谷蠡王于隆缰自立为单于,率领右温禺鞑王、骨都侯以下的部众有几千人,住在蒲类海,派使者叩关归附。大将军窦宪上书,要求立于除鞑为北单于,朝廷采纳了这个意见。四年,派耿夔前去授给单于玺绶,赏给他四把玉剑,一辆四马驾的马车,上有翠羽作装饰的车盖,并且像南单于时的旧例一样,派中郎将任尚持符节驻守伊吾,保护北单于。正想帮助单于回到北单于庭,赶上窦宪被杀。五年,于除鞑自己反叛回到北部,皇帝派将兵长史玉盐率一千多骑兵和任尚一同追赶,将于除鞑引诱带回,杀了他,消灭了他的部众。

    单于屯屠何在位六年去世,单于宣的弟弟安国继位。

    单于安国,永元五年立为单于。安国起初担任左贤王但不被人赞誉。左谷蠡王师子一向勇猛聪慧,多智谋,前任单于宣和屯屠何都喜爱他的果敢有魄力,所以多次派他率兵出塞袭击北单于庭,他回来后就受到赏赐,天子也对他另眼看待。所以国内的人都敬重师子,而不归附安国。安国因此忌恨师子,想杀掉他。那些刚投降的胡人当初在塞外,多次受到师子的驱赶抄掠,大多也怨恨师子。安国因此委用投降来的人,和他们一同密谋计议。安国已经立为单于,师子按顺序改为左贤王,他发觉单于和刚投降的人有阴谋,于是另外住到五原边境。单于每次龙庭聚会商量事情,师子总是藉口生病不去。皇甫棱知道后,也保护他,不派他去,单于更加怀恨。

    六年春天,皇甫棱被免去职位,朝廷任命执金吾朱徽兼摄度辽将军。当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和,就上书告杜崇,杜崇暗示西河太守,要他扣下单于的奏章,使他没办法让朝廷听到他的意见。杜崇却趁机与朱徽上书说:“南单于安国疏远原有的胡人,同刚投降的人亲近,想杀掉左贤王师子以及左台且渠刘利等人。而且右部投降的人谋划一同胁迫安国起兵背叛,请西河、上郡、安定作好防备。”和帝将奏章交给公卿大臣商议,大家都认为“蛮夷反覆无常,虽然难于推测知悉,但大军聚集,他们必定不敢乱动。现在最好派有谋略的使者到单于庭,与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合力察看其动静。如果没有其他变故,可以命令杜崇等人到安国处,召集单于身边的大臣,责备单于部众中为害边境的残暴之徒,共同评议他们的罪行。如果他们不肯听从,要杜崇他们采用权变的方法,等事情结束以后,以主客的礼节考虑给以赏赐,这也可以向百蛮展示声威”。皇帝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朱徽、杜崇就发兵抵达单于庭。安国夜裹听说汉军到达,大为震惊,丢下帐篷离去,接着率领军队和刚投降的胡人想去杀掉师子。师子事先得知,就率领整个部落进入曼柏城。安国追到城下,城门关闭,没法进城。朱徽派官吏晓谕安国,为他们和解,安国不理。既然攻不下曼柏城,安国就率兵驻守五原。杜崇、朱徽因此征调各郡的骑兵追赶安国,追得很紧,安国的部众都非常恐慌,安国的舅舅骨都侯喜为等人担心一道被杀,就将安国给格杀了。

    安国在位一年,单于适的儿子师子继位。

    亭独尸逐侯千单于师子,永元六年立为单于。投降来的五六百胡入夜间偷袭师子,安集掾王恬率领护卫单于的士兵与他们交战,打败了他们。逭时新投降的胡人就互相惊动,十五部二十多万人全都反叛,强迫立前任单于屯屠何的儿子奠鞑E1逐王逢侯为单于,接着就杀害掠夺官吏百姓,烧毁驿馆和帐篷,带了辎重向朔方方向进发,打算北越沙漠。朝廷于是派行车骑将军邓鸿、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朱徽率领左右羽林军、北军五校的士兵和郡国的寻迹追捕兵、沿边各郡的部队,乌桓校尉任尚率领乌桓、鲜卑的部队,合起来有四万人,攻打叛军。当时南单于和中郎将杜崇驻守牧师城,逢侯率领一万多骑兵进攻包围牧师城,攻不下来。冬天,邓鸿等人到达美稷,逢侯于是由冰上越过险要处,向满夷谷退去。南单于派儿子率领一万骑兵以及杜崇所统领的四千骑兵,与邓鸿等人追击在大城塞的逢侯,杀死三千多人,掳获的以及投降的有一万多人。冯柱又分兵追击逢侯的其他部,又杀死四千多人。任尚率领鲜卑大都护苏拔魔、乌桓首领勿柯的八千骑兵,拦截在满夷谷的逢侯,又一次大败敌人。前后一共杀敌一万七千多人。逢侯于是率领部众出塞,汉军没法追赶。七年正月,大军班师。

    冯柱率领虎牙营留在五原驻守,遣散鲜卑、乌桓、羌胡的部队,封苏拔魔为率众王,又赏赐给他金帛。邓鸿回到京师,由于逗留而失去战机,被下在狱中而死,后来皇帝得知朱徽、杜崇和胡人不和,又阻止单于上书,造成单于反叛,将他们都征召到京,下在狱中而死,朝廷任命雁门太守庞奋兼摄度辽将军。逢侯在境外分为两部,他自己统领右部驻守涿邪山下,左部驻扎在朔方的西北,两部相距几百里。八年冬天,左部的胡人相互猜疑而背叛,回到朔方塞,庞奋迎接他们并对他们慰问接纳。其中能够作战的有四千人,体弱年幼的有一万多口,全都投降,朝廷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北部边境的各个郡。南单于因为右温禺犊王乌居战起初与安国同谋,想拷问乌居战,乌居战因此率领几千人再次反叛,到塞外的居泉逃’鲭太山谷间,为害官吏百姓。秋天,庞奋、冯柱与各郡的部队攻打乌居战,乌居战的部众投降,于是将乌居战的部众以及其他回来投降的二万多人迁移到安定、北地居住。冯柱回来后,升任将作大匠。逢侯的部众饥饿穷困,又遭到鲜卑攻打,走投无路,逃进塞内的人骆驿不绝。

    单子师子在位四年去世,单于长的儿子檀继位。

    万氏尸逐千单于檀,永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