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刘濞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吴王刘濞传 (第1/3页)

    吴王刘濞是高帝哥哥刘仲的儿子。

    高帝曾立刘仲为代王。

    但匈奴围攻代地时,刘仲不能坚守,弃国辗转逃到洛阳,尔后前来归附天子。

    天子不忍动用刑罚,便贬他为合阳侯。

    他的儿子刘濞被封为沛侯。

    黥布造反时,高祖亲自率兵前去讨伐。

    年仅二十的刘濞以骑将身份随从高祖,击破黥布军,当时,荆王刘贾为黥布所杀,且无后嗣。

    皇上担心吴地会稽人轻佻强悍,没有勇猛雄壮的王来镇服他们不行。

    而自己的儿子还年幼,因此就立刘濞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

    刘濞拜官授印后,高祖召见他。

    高祖看着他的相貌说“: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气色。”高祖心里很后悔,但已拜官授印,就抚着他的背说:“汉朝建立后五十年,东南方向将发生叛乱,难道是你吗?天下同姓皆为一家,希望你谨慎一点,不要造反。”刘濞叩头说“:不敢。”在惠帝、高后时,天下刚刚平定,各郡国的诸侯都在各自安抚辖地的百姓。

    吴国的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

    刘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在东边煮海水为盐。

    因为不纳税,吴国的资财非常富有。

    文帝时,吴王的太子入京,得以陪伴皇太子喝酒博弈。

    吴太子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与皇太子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皇太子就拿起棋盘子打吴太子,不料把他打死了,就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

    吴王很生气,说:“天下同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到吴国来葬。”吴王又派人把其子的尸体送回长安安葬。

    吴王从此产生怨恨,逐渐失去藩臣所应尽的礼节,称病不来朝见天子。

    京师知道他是因为儿子被打死,才称病不入朝的。

    经细问查证,吴王果真没有病。

    因此所有吴国的使者,都被拘留治罪。

    吴王对此恐惧了,便加紧谋反的计划。

    到后来吴王又派人代行秋请朝聘的礼节时,皇上又责问他的使者。

    使者说“:察见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

    今吴王开始装病,被发觉后,见皇上逼得很急,只得更加封闭自己,害怕被皇上所杀,出于无奈才进一步装病不出的。

    希望皇上舍弃前嫌,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于是皇上便释放了那些被抓的吴国使者,让他们回吴国去,并赐予吴王倚几与手杖,使他直至老死都可以不来朝见天子。

    吴王得以脱罪,他的谋反计划暂时取消了。

    由于吴国所辖地拥有铜山和盐的缘故,吴地的百姓没有赋税。

    兵卒按规定去卫戍时,还给予相等的金钱代价。

    还每年时常去慰问辖区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

    其他郡国官吏想要追捕逃犯,吴王总是收容他们而不交给别的郡国。

    如此做法有三十多年,因此吴王能够指挥他的部众。

    晁错为太子的家令,得以蒙太子的宠幸,屡次向太子谈及吴王太过分应该削弱他。

    晁错还多次上书劝谏文帝,但文帝宽宏大量,不忍心处罚他,因此吴王一天比一天骄横起来。

    到景帝即位时,晁错当了御史大夫。

    他劝谏皇上说“:从前高帝刚刚平定天下,兄弟少,儿子们又年幼,就大封同姓的人为王。

    因此高祖的庶子悼惠王被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二城。

    他的弟弟元王被封为楚王,统辖四十城。

    他哥哥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统辖五十多城。

    分封的这三个庶孽,就已分了天下的一半。

    如今吴王由于以前有太子被杀的隙嫌,假装生病不来朝拜,按古法罪当处斩。

    文帝不忍,便赐他倚几、手杖,对他算是仁至义尽。

    但吴王不思改过自新,反而更加骄奢,到铜山铸钱,煮海水成盐,引诱天下亡命之徒,计划叛乱。

    现在削弱他,他也造反,不削弱他,他也造反。

    削弱他,他造反快,所造成的祸害小;不削弱他,他造反慢,所造成的祸害大。”景帝三年(前154)冬,楚王来朝拜。

    晁错借机指出楚王刘戊往年在薄太后服丧时,在丧庐处与人淫乱,请皇上诛杀他。

    但景帝下诏赦免了他的死罪,削掉了他的东海郡。

    还有二年前,赵王有罪,被削掉了河间郡。

    胶西王刘..因卖爵有罪,被削掉六个县。

    当汉朝的臣子正在议论削弱吴王的藩地时,吴王也正担心削地不止,因此想借机发难举事。

    念及诸侯之中没有可与自己筹划谋反的人,听说胶西王勇猛强壮,且好战,诸侯们都畏惧他,于是吴王派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

    应高说:“吴王不才,因有旧日的仇怨,不敢离开本国到外地去,因此派我来告知他的心事。”胶西王说“:有何指教?”应高说“:现在皇上任用奸臣,听信谗言,变更律令,侵削诸侯土地,且征求逐渐增多,诛杀处罚善良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厉害。

    俗话说‘:吃完了米糠,就会吃到米粒。’吴与胶西都是有名的诸侯国,同时被验查,恐怕不得安宁了。

    吴王身患内疾,不能上朝拜见天子已二十多年,常担心被人猜疑,没法自辩事实真相。

    现在即使敛起臂,绑上脚,向朝廷屈膝请罪,恐怕也不能被谅解。

    我私下听说大王因卖爵而获罪,现今诸侯们被削去土地,其罪还不至于有卖爵那么大,我想大王此事恐怕不仅仅是削地就可以了结。”胶西王说“:是有此事。

    你说该怎么办?”应高说“:憎恶相同的人互相帮助,兴趣相同的人相互留止,情感相同的人互相完善,欲望相同的人互相趋赴,利益相同的人互相死难。

    现在吴王认为与大王有同样的忧患,希望借此时机,顺乎天理,牺牲自身,为天下除去祸患。

    不知您的意见如何呢?”胶西王一副很惶恐的样子,说:“我怎敢如此呢?现在皇上虽然逼得很急,使我只有死路一条,但我怎么可以不拥戴他呢?”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贤,朝廷之臣对他都有痛恨之心,诸侯也有反叛之意,人事已到了困极的地步。

    流星的出现,蝗虫的涌起,这些灾异表明这是万世难逢的好时机。

    因为忧愁劳苦的时候,正是圣人诞生之机。

    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名,在外追随大王车乘之后,走遍天下。

    所到之处都要投降,所占土地谁敢不顺从?大王若真能一句话答应下来,那么吴王就率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米粟来抗拒汉兵,修治军队的房舍以等待大王的到来。

    大王果真能降临的话,那么天下就可以统一,两位君主平分天下不也可以吗?”胶西王说“:好。”应高回去报告了吴王。

    吴王仍担心胶西王不守诺言,就亲自跑到胶西,与胶西王订下盟约。

    胶西的群臣中有人听到胶西王谋反的事,劝谏说:“诸侯的土地不到汉朝的十分之二,且做出叛逆的事会使太后忧心,不是好主意。

    现今承奉一个帝王,尚且还说不容易,假使您与吴王反叛汉朝成功,两主为瓜分土地必有争端,祸患就更多了。”但胶西王不听劝谏,派使者去联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