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刘向传 (第1/3页)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

    十二岁时,因父亲刘德的保荐被任为辇郎。

    二十岁时,因品行端正升为谏大夫。

    这时,宣帝遵循武帝的行事制度,招募选择名儒俊才安置到自己身边。

    刘更生因通晓辞章,善长连缀辞赋,同王褒、张子侨等一起进见皇上,回答皇上提问,并呈献了几十篇辞赋、颂歌。

    皇上还向他们问起神仙方术之事,听说淮南王藏有一本为世人不知的《鸿宝苑秘书》,书中载有神仙使鬼怪将物变成金子的法术以及邹衍修道延寿的秘方,世上的人都见不到这本书。

    但刘更生的父亲刘德在武帝时,在狱中处理淮南王案时得到这本书。

    这本书刘更生在小时就熟读成诵,认为是本奇书,便献给了皇上,并说依照书上的方法可以炼成黄金。

    皇上便下令由尚书主持冶炼黄金事宜,但耗费了很多钱财,才知书中所载不能应验。

    皇上便罢免了刘更生的官职,吏部也弹劾刘更生铸造假黄金,罪当处死。

    刘更生的哥哥阳城侯刘安民上书皇上,请求交纳封地的一半户籍,来赎刘更生的罪过。

    皇上也爱惜刘更生才华横溢,便使刘更生度过冬天,到春天实行宽赦而免除死罪。

    恰逢初立《谷梁春秋》,皇上征召刘更生接受研究《谷梁》的任务,在石渠讲论《五经》,又让他担任郎中、给事黄门,后升为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刚即位时,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都主管尚书事宜,元帝很尊重、信任他们。

    刘更生虽然年纪比萧望之、周堪小,但二人很器重他,向元帝举荐刘更生,说他宗室出身,忠心耿耿,精通经典,品行纯正,因此,刘更生被提拔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同侍中金敞一道在元帝身边以纠正元帝的过失。

    四人同心辅政,既忧虑外戚许嘉、史高的骄奢放肆,又苦于中书宦官弘恭、石显的专权。

    萧望之、周堪和刘更生商议,想向元帝陈述此事罢免这些人,但还没有向元帝奏本就泄了秘,反被许嘉、史高及弘恭、石显诬陷,周堪、刘更生被关进监狱,和萧望之一起都被免官。

    这些情况记录在《萧望之传》。

    这年春天,发生地震;夏天,在昴与卷舌之间发现彗星。

    元帝有所感悟,下诏封萧望之为关内侯,使他接受朝拜请安。

    秋天,元帝召征周堪、刘向,想让他们担任谏大夫,但弘恭、石显禀告元帝改封他们都担任中郎。

    冬天,又发生地震。

    这时弘恭、石显、许嘉、史高等家族的子弟及众多侍中,都侧目望着萧望之等人,刘更生害怕了,便指使他的外戚向元帝上书陈述这些非常事,说:“私下听说前将军萧望之等人,都忠正无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但同贵戚尚书不和睦。

    现在世上的人听说萧望之重新起用,却又重遭谗言诋毁,必说曾经犯过错误的臣子不宜重新起用。

    这个议论是不正确的。

    臣听说今年春秋两次发生地震,是因为朝廷主管政务的人权势达到极点,而不是萧望之等三个老匹夫有何罪过而发生地震,这已是很明白的事。

    昔日高皇帝时,季布犯了罪,论罪应处死,但后被赦免并让他担任将军,最后在高后、文帝时期成为一代名臣。

    武帝时,倪宽犯了重罪被拘囚,按道侯韩说劝谏皇上说‘:前者处死了吾丘寿王,陛下至今还在悔恨,现在处死倪宽,以后会更后悔的。’皇上被他的言辞感动,于是宽恕了倪宽的罪过,重新起用他,后倪宽官至御史大夫。

    在御史大夫职位上,没有人比得上倪宽。

    还有董仲舒因私自撰写灾害变异一书而获罪,被主父偃索取该书上奏皇上,将董仲舒送交法官审讯,罪当处死,幸蒙皇恩赦免,重新担任太中大夫、胶西王宰相,后因年老多病免官回家。

    以后汉朝想要制定什么典章,都时常下诏询问董仲舒。

    董仲舒成为一代儒学宗师,他所发的议论有裨益于天下。

    宣帝时,夏侯胜因诽谤别人而获罪被囚禁监狱三年,还被削职为民。

    后来,宣帝重新任用夏侯胜,官至长信少府、太子太傅,以敢于直言出名,天下人都称赞他。

    这类的事例很多,难以一一陈述。

    有过之臣,不辜负国家而有益于天下,从这四个臣子的所作所为,足可以看到。

    “前些时候,弘恭上奏皇上使萧望之等被判决入狱,三月,就发生大地震。

    弘恭移书皇上称病辞了职,天象很正常。

    后来,他又重新任职,便又出现天阴雨雪等反常现象。

    由此可以说,地震发生的起因是弘恭等。

    “我很愚昧,但我以为应该罢黜弘恭、石显,以示对压制善良的惩罚,应该晋升萧望之等人,以便疏通贤能上升之道。

    如此,天下太平之门就会洞开,自然灾害的根源就会阻塞。”奏章呈上之后,弘恭、石显怀疑是刘更生所为,禀告元帝,请求追究其中的奸诈真相。

    据查,果然是刘更生指使的,于是逮捕刘更生,囚禁于牢狱。

    他们下令太傅韦玄成、谏大夫贡禹,同廷尉一起拷问,弹劾刘更生以前为九卿,同萧望之、周堪阴谋排挤车骑将军高、许、史氏侍中等人,诽谤离间皇亲国戚,想把他们摒退出朝廷而独自专权。

    为臣不忠,侥幸没被杀头,还蒙皇恩重被征召任用,却不追悔以前所犯过错,反而唆使他人上书灾异之事,以不实之辞欺骗皇上,罪当处死。

    刘更生因此获罪被免为平民。

    而萧望之也因指使其上书为前事申冤而获罪。

    弘恭、石显禀告元帝下令到狱中与萧望之站着对辞,萧望之含愤自杀。

    天子对萧的自杀很悲哀,便提拔周堪为光禄勋,周堪的弟子张猛为光禄大夫给事中,非常信任他们。

    弘恭、石显畏怯了,多次谗言诋毁他们。

    刘更生见周堪、张猛在位,希望自己也再次被任用,同时也害怕周、张被颠覆,便再一次呈上密封的奏章劝谏皇上说:“臣从前侥幸因父亲的保荐而官居九卿,但奉法不谨慎,又蒙皇恩赦免重用,臣见天灾变异四起,天地万物失去常规,这是国家治理好坏验证的标识。

    我想最终不说,但念及忠臣虽在田沟,还不忘君王,这是拳拳之义。

    何况我因是宗室后裔而被重用,又加以旧恩没有报答呢?我想竭尽其力表达我的忠诚,但又怕僭越职权,然则考虑到皇上对我的二次恩德,因此,我本着忠臣之义,一抒己见,即使被削职为民,死也无恨。

    “我所说舜任命九官,大家济济一堂,互相礼让,和睦之至。

    众多的贤臣在朝廷和睦相处,万物则在原野上欣欣向荣,所以洞箫只要吹出九章名叫《韶》的乐章,凤凰便会飞来朝拜;顿时敲钟鸣磬,百兽相率起舞。

    四海之内,无处不祥和、安宁。

    周文王承天命建立西周政权,荟萃的众多贤士,无不彼此恭敬和睦,崇尚礼让风尚,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纠纷。

    文王去世后,周公对文王十分思念、爱慕、歌唱文王的恩德,《诗经》说‘:在壮美的祭祀文王的宫殿里,人们彼此尊敬,和睦相处;众多贤士济济一堂,秉承文王之德。’在那个时候,武王、周公相继当政,朝廷大臣对内使人民和睦相处,对外使成国欢悦归附,因此,朝廷内外一派欢乐融洽,大家都为完成祖先的未竟事业而努力。

    《诗经》上说:‘有这样的宾客,和和气气而来,而来此恭恭敬敬的,这是来助王祭祀祖先的百辟和诸侯。

    在这时,天子则端庄壮美。’这是说四方贤能都和谐前来归顺。

    诸侯们在人间和睦相处,上天在天上有所报应,因此《周颂》说:‘上天降福很多。’又说:‘上天赠送我厘麦牟。’厘麦牟,就是大麦。

    最初它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这都是因为朝中大臣和谐相处,致使天下太平,以至获得上天的帮助。

    “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时候,朝廷官僚不再和睦,转而相互怨恨。

    有诗人对此既痛恨又忧虑,说:‘人们自行其事,互不友善,彼此的意愿自然不一致,而相互怨恨对方。’众多的小人当政,顺从不正当的意见,众口附和的便认为是正确的,而与君子的意见背道而驰。

    因此《诗经》上说‘:在位的士卿,众口附和为患皇上,相互诋毁不尽职责,各失臣节,甚可哀痛。

    他们对君子的谋略违背不执行,而对不好的谋略却依从实施。’君子独处守正不为众曲而自屈,尽心尽力地为君王办事,但反遭到憎恨和谗言诽谤。

    因此,《诗经》上说:‘自己尽力行事,不敢自陈劳苦,实无罪辜,而被众人谗言诬陷。’所以,在这个时候,日月相掩而无光。

    《诗经》上说:‘如果一个月的初一为辛日,这天的卯时,就出现日蚀,很令人厌恶。’又说‘:那个月有日蚀,这个月又发生日蚀,现在世上的平民,很令人悲伤。’又说:‘日月不用常行之道以告人们凶灾,是因为四方之国没有良好的政绩,不能任用贤人。’天象的变化被发现于天空,地上的变异就是发生地震,使得冷冽的泉水沸腾,高山深谷改变位置。

    《诗经》上说:‘百川沸腾,山顶完全崩塌,高峰成了山谷,幽谷成了山陵,现在的人们啊,何曾没有惩戒呢?’气候失调,霜降不在正常的时令,不就是惩戒吗?《诗经》上说:‘四月,天气正热的季节却反而有很多霜降,我担忧它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与此同时,平民百姓中的谣言,将随之而起,广为传播。’这是说民众以是为非,排斥贤俊,为祸甚大。

    这都是朝廷大臣彼此不和睦,贤人在野而不肖之徒当政等原因所致。

    “从此之后,天下大乱,篡位弑君的祸殃四起,先后出现了周厉王被迫出逃彘,周幽王被弑等事件。

    到周平王末年,鲁隐公刚即位,周大夫祭伯背离君王,出逃鲁国。

    而《春秋》隐讳此事,不提祭伯出逃鲁国一事。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祸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以后尹氏作为世代承袭的卿大夫而独揽大权,放任不羁,各国诸侯也相继背叛不再来朝拜,周朝宗室逐渐衰微。

    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的二百二十四年间,共发生日食三十六次,地震五次,山陵崩塌二次,彗星出现三次,夜晚常见的星不见,夜中星星坠落如雨一次,水灾十四次。

    长狄人入侵齐鲁晋三国,天上坠下五块陨石,六只鞡倒退飞过宗都;出现麋鹿泛滥成灾和蜮、蜚、鞡鹆筑巢而居成灾等异象灾害各一次。

    周成王十六年正月,出现空气中的水蒸汽遇树木冷却为冰的现象。

    还有李子、梅子冬天结实;七月降霜而草木不死;八月才收获豆;天降大雨加冰雹等异常现象。

    在这时期,雨雪雷电在反常的时节出现的现象相继发生,水、旱饥荒、雞螽、螟等灾异纷然并起。

    在当时,这些天灾变异马上被发生的祸乱应验了。

    计君王被弑三十六个,被灭亡的国家有五十二个,至于各诸侯逃亡他乡,不能保全社稷者,就无法计算了。

    周室本身也频繁地发生祸乱:晋国派兵败周师军队于贸戎,还派兵攻打周室的京城;周桓王调集诸侯伐郑,郑伯领兵抵御,并用箭射中桓王的肩臂;戎将周室的天使拘捕;卫侯朔抗拒天子诏令逃亡齐国,而齐国也违抗君命帮助朔;周景王死后,单穆公、刘文公、巩简公、甘平公、召壮公等五个大夫争权夺利,相继拥立子猛、子朝及敬王为王,谁也不能一统天下。

    这样,周朝逐渐衰微,而不能复兴。

    “由此看来。

    和睦可以招来祥瑞,互相抵触则会招致灾异。

    祥瑞多则国家安定,灾异多则国家陷入危境。

    这是天地运转的规律,古今一贯的公理。

    而今陛下开创三代盛世的伟业,招揽儒家学派的学者,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宽容他们的过失,使大家同时进取,但今天贤德的人与不肖之徒混杂一起,黑白不分,正邪难辨使忠奸同时得到提拔。

    臣民上书,由公车接待,因上书不妥而被捕囚禁的,把北军监狱都塞满了。

    朝廷臣僚意见不合,互相违背,甚至相互谗言陷害,惹出不少是非。

    转述、承受文书的人增多的同时,也增加了文书前后错谬及毁誉不一的纠纷。

    所以以不实之词欺骗皇上,影响皇上判断,这类事件很多,无法一一陈述。

    他们结党纳帮,往往同心协力去陷害正直大臣。

    正直大臣的晋升,是国家得到治理的标志;正直大臣遭受陷害,则是国家将发生动乱的征兆。

    面对治乱契机,却不知道任用谁,而预示国家动乱的变异却屡屡出现,这是我寒心的原因。

    仗权借势的人,门人弟子像鱼鳞排列似的集中在朝廷内,依附于他们的众多羽翼,犹如车辐集中于轴心似的排列在他们的前面。

    谗佞之人因诽谤别人名誉而得到重用提拔,而忠贤被斥,日益乖离,因此日月无光,雪霜在夏天降临,海水喧腾而出,山陵成了平地,山谷变成山陵,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失却了惯常的运行轨迹。

    这些不正常现象都是怨气所致。

    巡视周朝衰落的轨迹,遵循诗人的赐教,要想使天下太平,达到盛世,就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陛下登基已有六年了。

    据查春秋时代的六年中,天灾变异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密集。

    春秋时代的天灾变异,如果没有孔子学说的拯救,也不能排难解忧,何况现在的天灾变异比春秋时要严重得多呢?“所以如此,是因为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都进入朝廷的缘故。

    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之所以能够同时得到提拔,是因为皇上心怀猜疑,虽然已经任用贤能去推行妥善的政令,如果有人谗言诬陷,贤能的人就要被罢免,善政就会被终止。

    由于陛下有了猜疑之心,才招来奸贼的陷害之口;由于陛下不能当机立断才打开群邪进入朝廷的大门。

    说别人坏话的人和邪恶的人得志,那么贤能的人中就有的要被罢免,这样在朝廷中,群邪增多了而正直之人减少了。

    所以《易经》上有否卦和泰卦,小人那一套如果被人赏识,那么君子的主张就无法实行,政治就会日益混乱,这就是否。

    否就是政治闭塞且国家混乱。

    如果君子的主张得到赏识,小人的那一套没法实行,那么政治就会日益趋向和平,这就是泰。

    泰就是政通人和。

    《诗经》又说‘:雨雪虽多且大,但如果万里无云,太阳一出来,雨雪就会消融。’这与《周易》所说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