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萧何传 (第1/3页)

    萧何是沛县人,因通律令善理事曾任沛县县令的属官。

    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职权内给以护卫,高祖当亭长时,萧何常帮助他。

    高祖以吏职出差咸阳,同事都送三百钱资行,唯独萧何送五百。

    一位秦朝监察郡政的御史,曾因萧何办事明白且有方略,让他在泗水任卒史职务,吏员考课时获第一。

    御史想入奏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心中不愿,以情固请,才得作罢。

    高祖起兵自为沛公,萧何任县丞督管政务。

    兵至咸阳,将领们争相去秦朝府库瓜分财宝,独有萧何率先入宫把秦丞相御史所掌管的律令文书、户籍图册收藏起来。

    沛公后来详知天下山川要塞、户口多少、形势强弱、民众疾苦等等,正是因为萧何握有秦朝文书图册。

    当初,诸侯有约,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

    沛公先入关灭秦,项羽从后面赶来却要攻打沛公,经沛公亲自谢罪才得和解。

    项羽在咸阳屠杀焚烧,并同范增谋划说“:巴蜀之地道路险阻,秦朝被迁逐者都居住蜀地,巴蜀汉中也算是关中之地。”因此立沛公为汉王,而将关中一分为三,以秦降将为王来围阻汉王。

    汉王大为恼怒,想要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也来鼓动,萧何却劝道:“在汉中为王固然不好,但总比死强吧?”汉王问:“怎么是死呢?”萧何说:“如今兵马不如项羽,百战百败,不死又如何?《周书》上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俗言中有‘天汉’之说,意思很好。

    能屈居一人之下而得伸展于万乘大国之上者,是商汤和周武王。

    我希望大王能君临汉中,安抚百姓,招引贤才,收用巴蜀的赋税,再取三秦,天下可定。”汉王称好。

    于是启行就国,任萧何为丞相。

    萧何又推荐韩信,汉王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说服汉王下令引兵东向攻克三秦。

    《韩信传》中有记载。

    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通过镇定安抚晓谕布告,使百姓供给军队粮食。

    汉二年(前205),汉王与诸侯联合攻楚,萧何留在关中,一面陪侍太子,一面治理栎阳。

    并定法令立约束,建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等,凡事奏请汉王,获准后实施,遇到急事,就因利乘便见机行事,待汉王回来后奏明。

    在关中载录户口,征纳赋税,以水运辗转供给军需。

    汉王军队数次逃散,萧何往往从关中组织士卒补充。

    汉王因此把关中事务托附萧何。

    汉三年(前204),汉军与项羽在京、索地带相持,汉王多次派人慰劳丞相。

    有位鲍先生对萧何说:“今汉王野战艰辛,还屡次派人慰劳你,是对你有疑心了,为你着想,不如把你能作战的子孙兄弟都送去随王征战,汉王才会更信任你。”于是萧何听从建议,汉王果然高兴。

    汉五年(前202),项羽已灭,汉王做了皇帝,于是论功行赏,因群臣纷纷争功,一年多也没处理完。

    高皇帝认为萧何功勋最大,就先封他做赞阝侯,食邑八千户。

    功臣都说:“我等披甲持枪,多则身经百余战,少则也是数十回合,攻城掠地,功劳是有大有小。

    而今萧何并没有汗马之劳,只是持文弄墨议论政事,不经实战,功劳反在我等之上,为什么?”皇帝说“:各位懂打猎吗?”回答“知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