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传

    东方朔传 (第2/3页)

集市的宫殿,于是诸侯背叛;楚灵王建起章华台,于是楚国百姓流散;秦朝兴建阿房宫,于是天下大乱。

    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愚蠢的臣子,忘了生而触犯死罪,反对陛下旨意,罪该万死,但有一个请求,希望陈述《泰阶六符》,来观察天象的变化,这不可不考察清楚。

    这天,于是奏上《泰阶六符》,皇上拜东方朔为太中大夫,在宫禁供职,赐黄金百斤。

    但是终于还是修建了上林苑,像吾丘寿王上奏的那样。

    过了很久,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皇上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隆虑公主病重,用黄金一千斤、钱一千万替昭平君预先赎了死罪,皇上答应了。

    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一天比一天骄横,终于喝醉了酒,杀了辅导教育他的老师,关押在内官监狱里。

    因是公主的儿子,廷尉上书请求判决他的罪。

    皇上身边的人个个都替他说话,说:“先前隆虑公主缴纳钱财为他预赎死罪,陛下曾经答应过他母亲的。”皇上说“:我的妹妹年纪很大了才生这个儿子,死之前把他嘱托给我。”于是为他流泪叹息,过了好一会才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因为妹妹的缘故却不遵守先帝法令,我有什么脸面进入高庙呢?而且又对不起百姓。”于是同意奏请,但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悲哀,皇上身边的人都很悲伤。

    东方朔上前祝寿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执政,赏赐不避开仇人,诛罚不区别骨肉,一视同仁。

    《书》说:‘不偏不私,王道浩荡。’这两条是五帝看重的,三王难以做到的。

    现在陛下做到了,因此四海之内万民各得其所,国家非常幸运!臣朔敬酒,昧死再拜,祝皇上万寿无疆。”皇上这才起身,进入内宫。

    晚上召来东方朔,责备他说:“传注说:‘选择适当的时机然后才说话,别人就会不讨厌你的话。’今天先生祝寿,时机合适吗?”东方朔摘掉帽子叩头说“:我听说过度欢乐就会阳气流溢,过度哀伤就会阴气受损,阴阳紊乱就会心气浮动,心气浮动就会精神散失,精神散失就会邪气侵入。

    解忧的方法没有比酒更好的了。

    我祝寿的原因是表明陛下公正无私,用这种方法制止悲哀。

    我很愚蠢,不懂得忌讳,该死。”在此之前,东方朔曾喝醉酒进入宫殿,在殿堂小便,被弹劾为不敬,皇上下诏免为庶人,在宦官署侍应诏对,通过这次应对,又成为中郎,赐帛百匹。

    当初,皇上的姑母馆陶公主称为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娶为妻子。

    陈午死后,窦太主寡居,已五十多岁了,却亲近宠幸董偃。

    起初董偃与母亲以卖珠玉为业,董偃十三岁,跟随母亲出入窦太主家。

    公主身边的人都说他长得漂亮,公主召见他母子说“:我替母亲抚养他。”于是留在府中,教他识字计算相马驾车射箭,读了很多传记。

    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之后,公主外出他就驾车,公主回府他就在身边伺候。

    为人温柔可爱,因为公主的缘故,公卿大臣都与他结交,名满京城,称为董君。

    公主于是让他散发钱财,结交士人,命令府中说:“董君提取的财物,一天中黄金达到一百斤,钱达到一百万,帛达到一千匹,才告诉我。”安陵爰叔,是爰盎哥哥的儿子,和董偃很好,对董偃说“:您私自侍奉汉公主,挟有大罪,您打算怎样使自己安然无险呢?”董偃害怕了,说:“已经忧虑很长时间了,不知怎么办才好。”爰叔说:“顾城庙离京城很远,没有住宿的宫殿,又有竹林和籍田,您为什么不禀告公主献出那附近的长门园呢?这是皇上想要的。

    如果这样,皇上知道主意是您出的,那么您就可以安枕而卧,不用提心吊胆了。

    如果过了很久,还不献长门园,皇上将会索要,对您来说,又怎么样呢?”董偃叩头说:“多谢您的指教。”进入府内告诉公主,公主立即上书请求献出长门园。

    皇上很高兴,把窦太主的长门园改名为长门宫。

    公主非常喜欢,让董偃送黄金百斤给爰叔祝寿。

    爰叔于是为董君策划求见皇上的计谋,让公主称病不去朝见皇上。

    皇上去她家探望病情,问她想要什么,公主辞谢说“:我有幸蒙受陛下厚恩,先帝遗德,能参加朝请典礼,尽做臣妾的仪礼,被列为公主,既有赏赐,又有食邑租赋收入,皇上恩德,天高地厚,我就是死也没有办法弥补罪责。

    只是一旦仓猝间有不测,离开人世,内心有所遗憾,有未尽的大愿,希望陛下不时忘掉万般政务,养好精神,从中掖庭回宫途中,绕道光临我的山林,让我能够为您敬酒祝寿,让陛下的随从开心游玩。

    能这样的话,就是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皇上说:“公主忧虑什么呢?您一定能够痊愈。

    只是恐怕群臣随从官员很多,让您太破费了。”皇上回宫,过了一段日子,公主病好了,去谒见皇上,皇上花了一千万钱陪公主饮宴。

    几天后,皇上驾临公主山林,公主亲自穿上仆人的衣服,把皇上引入府内,登上台阶,正厅就座。

    皇上还未坐定,就说:“请谒见主人翁。”公主于是下殿,摘去头饰耳饰,光着脚叩头谢罪说:“臣妾不好,对不起陛下,犯有死罪。

    陛下不加罪于我,顿首死罪。”得到皇上命令,才谢恩起来。

    公主戴上头饰耳饰,穿好鞋子,到东厢房亲自领来董君。

    董君穿着仆役的服装,跟随公主前来,匐匍殿下。

    公主引见说:“馆陶公主的仆人臣偃昧死再拜,谒见皇上。”于是叩头谢罪,皇上让他起来,下令赐给衣服帽子上坐。

    董偃起来,赶快去换了衣服帽子。

    公主亲自伺候端盘斟酒。

    这个时候,董君虽被尊重,但没有名号,称为“主人翁”,皇上宴饮十分畅快。

    公主请求允许她赐给将军、列侯、随从官员金钱杂色缯帛各一定数量,从此,董君尊贵宠幸,天下没人不知道。

    各郡国那些斗狗、跑马、踢球、舞剑的宾客聚集在董偃门下。

    董偃常跟随皇上到北宫游玩,到平乐驰逐射猎,观看斗鸡、踢球的比赛,较量狗马速度,皇上非常喜欢这些。

    于是皇上为窦太主在宣室设置酒宴,派谒者去引董君进来。

    这时,东方朔拿着戟站在宫殿前的台阶下,放下戟上前说:“董偃有三条该斩首的罪行,怎么能够进去呢?”皇上说:“怎么个说法?”东方朔说:“董偃以臣子的身份私下伺候公主,这是第一条罪。

    败坏男女教化,搅乱婚姻礼制,损害国家法律,这是第二条罪。

    陛下现在年富力强,正集中精力学习《六经》,全神贯注于国家大事,极力追赶唐尧、虞舜,虚心学习夏、商、周三代圣王,董偃不遵循经典,鼓励学习,反而崇尚靡丽奢侈,极尽狗马、耳目的享乐,走邪曲淫僻的道路,这是国家的大祸害,君主的大妖魔。

    董偃是淫乱的头子,这是第三条罪。

    从前伯姬遇火灾等待保姆不出来,被火烧死,而使诸侯敬畏,更何况陛下呢?”皇上默默无言,过了好一会才说:“我已设置酒宴,以后再自觉改正。”东方朔说“:不行。

    宣室,是先帝的正殿,不是处理军国大政,不能进入那里。

    再说淫乱渐渐发展,最后将变为篡位,所以竖貂以淫乱开始,最后与易牙合谋作乱,庆父死了,鲁国才得到保全,管叔、蔡叔被杀,周王室就安稳了。”皇上说“:说得好。”下令停止引董偃去宣室,改为在北宫设置酒宴,引董君从东司马门进来。

    东司马门改名为东交门,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

    董君的宠幸因此一天比一天衰落,刚到三十岁就死了。

    几年后,窦太主死,与董君在霸陵合葬。

    这以后,公主的贵人大多不遵循礼制,就是从董偃开始的。

    当时天下奢侈靡丽,热衷工商,老百姓大多离开农田。

    皇上从容舒缓地问东方朔:“我想教化百姓,有什么方法吗?”东方朔回答说:“尧、舜、禹、汤、文、武、成、康,是上古的事情,已经过了几千年,还很难说,我不敢陈述。

    请允许我陈述离现在不久的孝文皇帝时期当代老人都曾耳闻目睹的事情。

    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穿厚黑绸,脚穿生皮鞋,用没有装饰的熟牛皮腰带挂着剑,用蒲草编织席,兵器像木头一样没有锋刃,衣服夹里内塞着乱絮,又没有花纹,把臣下装奏折的布袋连缀起来作为宫中的帷帐,把道德作为美善,把仁义作为准则。

    于是全国百姓望风而从,俭朴成俗,毫无疑问被教化了。

    现在陛下认为城中小,又设计建造建章宫,左面凤阙,右面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墙上挂着的、地上铺着的都是绣有图案的彩绸锦毯,连狗马身上都穿着绣有花纹的毛织品;宫女簪着玳瑁簪,戴着珍珠头饰和耳饰;设制专供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