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世家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外戚世家 (第1/3页)

    自古以来,承受天命创立帝业的君王,以及继承先帝正统、遵守成法的君王,不仅仅是由于内在品德的高尚丰满,而且也得益于母党妻党等外戚的辅助。

    夏禹的兴起是因为娶了涂山氏的女儿作妻子,而夏桀的流放是因为娶了末喜为妻。

    殷朝始祖的兴起是靠了有女戎国女儿简狄的帮助,而殷纣的被杀是因为宠嬖妲己。

    周朝始祖的兴起是靠了有邰氏的女儿姜女原和文王母亲大任的帮助,而周幽王的被俘是因为沉溺于褒姒的美色。

    所以,《易经》奠基于《乾》、《坤》两卦,《诗经》开始于歌颂后妃之德的《关雎》,《尚书》赞美尧嫁两个女儿给舜的婚姻,《春秋》讥刺娶妻而不亲自迎娶的失礼行为。

    夫妇关系,是人类最主要的伦理。

    礼制的应用,在婚姻上最为谨慎。

    音乐协调顺畅则四时节气和顺,阴阳的变化能化生出万物,而夫妇是一切万物的根本。

    可以不谨慎吗?人能弘扬人伦道德,对于天命却无可奈何。

    况且夫妇配偶的爱情,以君王的至尊也不能剥夺臣子所爱,改移他的本意,以父亲的至尊也不能剥夺儿子所爱,改移他的本意,更何况地位更加卑下的人呢!夫妇欢悦交合之后,或者不能生育子女;或者能生育子女,却不能得以善终:难道不是天命吗?孔子极少谈到天命,是因为天命难以言谈啊。

    如果不通晓天地阴阳的变化,怎么能认识人性与天命的关系呢?太史公说:秦朝以前有关外戚的情况很简略,详细情况不能在这里得以记述。

    汉代兴起,吕娥女句是汉高祖的正宫皇后,生的儿子是太子。

    到了晚年吕后姿色衰老,高祖对她的爱疏远了,而戚夫人受到高祖的宠幸,她的儿子如意多次差点取代了太子的地位。

    到高祖驾崩之后,吕后杀掉戚氏,诛灭了赵王如意,高祖后宫中的嫔妃只有被高祖疏远不受宠幸的才得以平安无事。

    吕后的大女儿是宣平侯张敖的妻子,张敖的女儿就是孝惠皇后。

    吕太后因为孝惠皇后是亲上加亲的缘故,千方百计想孝惠皇后生下儿子来,终于没能生下儿子,于是骗取后宫宫女的儿子作为孝惠皇后的儿子。

    到孝惠帝驾崩后,天下刚安定不久,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

    于是重用外戚,封吕姓诸人为王来辅佐朝廷,又以吕禄的女儿作少帝的皇后,想通过联姻巩固王室的基业,使之更加牢固。

    然而没有益处。

    吕太后崩殂以后,与高祖合葬在长陵。

    吕禄、吕产等人害怕被诛杀,阴谋作乱,皇室大臣征讨他们,上天要延续刘家的帝统,终于消灭了外戚吕氏的势力。

    只留下孝惠皇后,安置住在北宫。

    大臣们迎立代王刘恒为天子,这就是孝文帝,奉承汉室宗庙的祭祀。

    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不是上天的安排谁能承当此任?薄太后,父亲是吴地人,姓薄,秦朝时他与前魏王宗族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下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因而就埋葬在那里。

    当诸侯背叛秦朝时,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

    魏媪到许负那里看相,卜算女儿薄姬的命运,许负说薄姬将生下天子。

    这时项羽正与汉王刘邦在荥阳相抗衡,天下大势尚未分明。

    魏豹开始时跟汉王一起攻打楚王项羽,当听到许负的话后,心中独自高兴,因而背叛汉王,中立,接着与楚王联合讲和。

    汉王派曹参等人攻打并俘虏了魏王豹,把魏国改置为郡,将薄姬送进汉王宫中织布的工房。

    魏豹已死,汉王有次到织布工房中,看见薄姬很有姿色,诏令纳入后宫,一年多未得到汉王的御幸。

    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亲爱,约定说:“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受到汉王的宠幸。

    一次汉王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上,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在一块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相约。

    汉王听到了,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实情全部告诉了汉王。

    汉王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

    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一次同房,生下男孩,这就是代王。

    从那以后薄姬就很少有机会见到高祖。

    高祖驾崩后,那些受高祖御幸的爱姬如戚夫人等,吕太后都恼恨她们,都被史记幽禁起来,不能出宫。

    而薄姬因为极少被高祖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儿子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

    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地。

    代王被封立十七年,吕太后崩殂。

    大臣们商议拥立继位皇帝,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薄氏仁慈善良,所以迎回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也改号叫皇太后,她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薄太后的母亲魏媪也早就死了,葬在栎阳北。

    于是朝廷便追尊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在会稽郡划出三百户土地设置园邑,长丞以下官吏奉守坟墓,灵庙供奉食享祭祀都按侯位规格礼制行事。

    又在栎阳北也设置灵文侯夫人园,一切礼法比照灵文侯园。

    薄太后认为她的母亲是魏王的后代,自己早年失去了父母,那些奉养照顾薄太后出力最多的魏姓人,下诏令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又根据亲疏各自给予赏赐。

    薄家封为侯爵的计有一人。

    薄太后晚于文帝二年,在孝景帝二年(前155)崩殂,葬于南陵。

    因为吕太后是与汉高祖合葬在长陵,所以薄太后特地独自起一陵墓,靠近孝文皇帝霸陵。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

    在吕太后时期,窦姬以良家子女的身份入宫侍奉吕太后。

    后来吕太后遣送宫女出宫,赐给各位王,每位王五个宫女,窦姬在被遣送的宫女中。

    窦姬家在清河,想往赵国,离家近点,请求那些负责遣送的宦官说“:一定要把我的名册放在遣送赵国的宫女行列中。”宦官忘记了她的话,把她的名册误放到了去代国的宫女行列中。

    名册上报朝廷,皇上诏令准可,即刻动身。

    窦姬痛哭流泪,怨恨宦官,不想动身,强迫她,才肯上路。

    到了代国,代王偏独宠幸窦姬,生下女儿名嫖,后来生下两个男孩。

    代王的王后生有四个男孩。

    在代王还没有入宫继承帝位之前王后就去世了。

    到代王继位为孝文帝时,王后生的四个男孩又一个接一个生病死了。

    孝文帝继位后几个月,公卿奏请册立太子,窦姬的大儿子最为年长,被立为太子。

    立窦姬作皇后,女儿嫖为长公主。

    此后第二年,立小儿子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父母早逝,埋葬在观津。

    于是薄太后就诏令有关部门,追尊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令清河划出二百家土地设置园邑,长丞奉守墓地,比照灵文后园的礼制行事。

    窦皇后的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里贫穷,被人辗转出卖,不知道自己家在什么地方。

    转卖十多家后,到了宜阳,少君为他主人进山烧炭,到晚上一百多人睡在山崖下,山崖崩塌,睡在下面的其他人都被压死,只有少君一人得以脱身,没有死。

    算命说几天之内当封为侯,于是跟随宜阳主家到了长安。

    少君听说窦皇后新立,老家在观津,姓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