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世家

    三王世家 (第2/3页)

考虑这种事,都认为尊卑失去了次序,让天下人感到失望,这样不行。

    我们请求封臣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四月六日,上报未央宫,奏章留在宫中没有批转下达。

    “丞相臣庄青翟、太仆臣兼暂任御史大夫的臣子公孙贺、太常臣赵充、太子少傅兼任宗正卿的臣子任安冒着死罪进言:臣庄青翟等前次呈上大司马臣霍去病的报告说,皇子们没有封号爵位,我们谨与御史大夫臣张汤、中二千石、二千石级官员、谏大夫、博士臣庆等冒着死罪请求立皇子臣刘闳等为诸侯王。

    陛下谦让文武之臣,严于责己,以为皇子还未习教义。

    群臣的建议,儒者口头上宣扬他们的理论,而有的违背他们为大夫级别的列侯。

    臣庄青翟等私下与列侯臣萧寿成等二十七人共议,都说这样是使尊卑失去次序。

    高皇帝创立国家,作汉朝的始祖,封子孙为王,扩大皇族势力。

    先帝的法则不能改变,是为了宣扬皇族的至尊。

    我们请求令史官选择吉日,准备礼仪,令御史呈上分封的地图,其他的都按照以前的惯例办理。”皇上批示说“:可以。”四月九日,报告未央宫。

    “兼任御史大夫事务的太仆臣公孙贺冒着死罪进言:太常臣赵充说,占卜选四月二十八乙巳日,宜于封立诸侯王。

    臣冒着死罪呈上地图,请确定封国的名称。

    有关礼仪另行报告。

    臣冒着死罪请求。”皇上批示说:“立皇子刘闳为齐王,刘旦为燕王,刘胥为广陵王。”四月十日,报告未央宫。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四月以戊寅为朔日,到癸卯二十六日,御史大夫张汤将皇上批示下达丞相,丞相下达到中二千石级官员,二千石级官员再下达到各郡太守和各郡侯相,丞书从事下达有关办事人员,按照律令行事。

    “维元狩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皇帝派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闳为齐王。

    说:呜呼,皇子闳,接受这包代表东方的青色社土!朕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古制封立你的国家,封在东方齐国,世代作为大汉朝廷的藩属辅臣。

    呜呼,你要用心记住呀!恭敬地接受朕的诏令,要常常想到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应爱好善德,才能昭显光明。

    如果不追求德义,就会使君子懈怠而离心。

    竭尽你的心力,诚信地把握中正之道,就能永保天禄。

    如果邪曲不善,就害了你的国家,害了你自己。

    呜呼,保卫国家治理人民,能不敬慎吗!齐王你要警惕啊!”以上是封立齐王的策文。

    “维元狩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皇帝派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旦为燕王。

    说:呜乎,皇子旦,接受这包代表北方的黑色社土!朕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古制封立你的国家,封在北方燕国,世代作为大汉朝廷的藩属辅臣。

    呜呼,匈奴人虐待老者,心如禽兽,侵扰劫掠,加上欺骗诱惑边界的人民。

    呜呼!朕命令大将率军往征其罪,统率万人的将官,统率千人的将官,三十二个君主都投降,降下旗帜投奔我军。

    匈奴迁往漠北,北方州郡因而得以安宁。

    竭尽你的心力,不要挑起仇怨,不要败坏功德,不要废弃战备。

    不是受过训练的士兵,不得从军出征。

    呜呼,保卫国家治理人民,能不敬慎吗!燕王你要警惕啊!”以上是封立燕王的策文。

    “维元狩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皇帝派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胥为广陵王。

    说:呜呼,皇子胥,接受这包代表南方的赤色社土!朕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古制封立你的国家,封在南方广陵,世代作为大汉朝廷的藩属辅臣。

    古人有话说道‘:长江以南,五湖之间,那里的民心轻慢。

    扬州是保卫中原的边疆,三代时,距离京都很远,政教不能达到。’呜呼!竭尽你的心力,小心谨慎,对下仁慈对上服从,不要放荡贪图安逸,不要接近小人,一切按照规矩行事。

    《书》经上说:‘做臣子的不要作威作福’,以后就不会遭受耻辱。

    呜呼,保卫国家治理人民,能不敬慎吗!广陵王你要警惕啊!”以上是封立广陵王的策文。

    太史公说:古人有句话说:‘爱他就希望他富有,亲他就希望他显贵。’所以划出疆土建立国家,封立自己的子弟,这是用来褒扬爱护亲族的原则,区分亲疏,尊敬祖先,重视同族,使同姓的人分布天下。

    因此国势强盛而王族安逸。

    从古到今,由来已久了,没有不同的地方,所以不必论述。

    燕、齐等国的事迹,本没有什么值得采录的。

    但是封立三王,天子谦恭礼让,群臣遵守道义,文章辞句华美,甚为可观,因此附在世家里。

    褚先生说:我有幸得因文学之长担任侍郎,喜欢阅读太史公的列传。

    传中称赞《三王世家》文辞可观,但寻找这篇三王世家,始终没有得到。

    我私下从喜爱故事的人那里找到了这些封立的策文,编列他们的事情而传于后代,让后代人得以看到贤明君主的旨意。

    听说汉武帝时,在同一天一道拜封三位皇子为王:一个皇子封在齐国,一个皇子封在广陵,一个皇子封在燕国。

    各根据皇子的才能智力,以及土地的刚柔,民风的轻重,作策文来警戒他们。

    对被封的三个新王说“:世代作为大汉朝廷的藩属辅臣,保卫国家治理人民,能不敬慎吗!”贤明君主所作的文章,本来不是孤史记陋寡闻的人能理解的,非博闻强记的君子不能探究他的意旨。

    至于其中次序的排列,段落的划分,文字的斟酌运用,策文的长短不齐,都有深意,人们不能理解。

    我谨将那些用真草写成的诏书加以论说,编次在下面,让读者自己会通其中的意思去理解它。

    王夫人是赵国人,与卫夫人同时受到汉武帝的宠幸,而生下儿子刘闳。

    刘闳将要被封为王时,他的母亲病了,武帝亲自临床探问她。

    武帝说“:儿子将要被封为王,你希望将他安置在什么地方?”王夫人说:“有陛下在,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武帝说:“虽然这样,你心里必有想法,想将他封在什么地方为王?”王夫人说“:希望封在洛阳。”武帝说“:洛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要冲地带,是汉朝的大都市。

    从先帝以来,没有皇子被封在洛阳的先例。

    除了洛阳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封给他。”王夫人不作声。

    武帝说“:函谷关以东的国家没有比齐国更大的。

    齐国在东方背靠大海,城邑广大。

    古时仅临..城中就有十万民户,天下肥沃的土地没有比齐国更多的了。”王夫人用手叩击着头,感谢说:“太好了。”王夫人死后,武帝悲痛,派遣使者拜祭她说:“皇帝谨派遣使者叫明的太中大夫捧白璧一块,赐封夫人为齐王太后。”儿子刘闳王于齐国,年轻,没有儿子,被封为齐王之后,不幸早逝,封国废绝,改设为郡。

    天下的人说齐地不宜于封王。

    所谓“接收这包社土”,诸侯王开始受封,必须从天子的太社接受社土,回去后把它立为国社,每年按岁时祭祀它。

    《春秋大传》说“:天子的国家有泰社。

    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