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 (第2/3页)

浅而容易推行。

    民俗所需要的,顺应而赞许它;民俗所反对的,顺应而废除它。

    管仲处理政治,善于将祸患化为吉祥,将失败变为成功。

    分辨轻重,权衡得失。

    桓公实为恼怒少姬改嫁,而南袭蔡国,管仲就此征伐楚国,责问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桓公实为救燕北征山戎,而管仲就此令燕国重修召公之政。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要背弃曹沫逼订的盟约,管仲劝他就此信守盟约,使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获取的道理,是政治的法宝。”管仲的富有可与公室相比,有三归之台,设反爵之坫,齐国人都不认为管仲奢侈。

    管仲死后,齐国仍然遵循他的政策,常比诸侯强盛。

    此后百余年而有晏子。

    晏平仲名婴,东莱夷维人氏。

    事奉齐灵公、庄公、景公,以提倡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受到尊重。

    他担任齐相后,吃饭没有两种肉食,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他在朝廷中,国君说话问到他,就正直地进言;说话没有问到他,就正直地行事。

    国君能行正道,就顺从他的命令去做;不行正道,就衡量命令斟酌去做。

    因此他辅佐三代国君,名声显扬于诸侯。

    越石父贤能,在囚禁之中。

    晏子外出,在途中遇到他,解下车左的骖马将他赎出来,用车载回家。

    晏子未向石父告辞,就进入内室,好久不出来。

    越石父请与晏子绝交。

    晏子忄矍然敬畏,整理衣冠道歉说“:婴虽然算不上仁义,也总算使您脱离困厄,您为何如此速求绝交呢?”石父说“:不是这样。

    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委屈,而在了解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