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 (第2/3页)

    要想快办此事涂漆倒是很容易的,但是难办的是要找一所用来阴干的大房子。”于是二世皇帝笑了起来,因而取消了这个计划。

    不久,二世皇帝被杀死,优旃归顺了汉朝,几年后就死了。

    太史公说:“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因而横行天下;优孟摇头歌唱,打柴为生的人因而受到封赏;优旃靠近栏干大喊一声,陛下卫士因而减半值勤,轮流倒休。

    这些难道不算是伟大么!褚少孙先生说:我有幸因通晓经学而做了郎官,而且喜欢读史传杂说一类的书。

    不自量力又写了六章滑稽故事,编在后面。

    可供阅览,扩充见闻,以便留传给后代不怕絮烦的人浏览,以舒畅心胸,警醒见闻,我把它增附在上面太史公三则滑稽故事的后面。

    汉武帝时,有个受宠的艺人姓郭,他说的话虽不合乎大道理,却能使皇上听了心情愉悦。

    武帝年幼时,东武侯的母亲曾经乳养过他,武帝长大后,称她为“大乳母”。

    大概每月入朝两次。

    每次入朝的通报呈送进去,就有诏旨派宠爱的侍臣马游卿拿五十匹绸绢赏给乳母,并备饮食供养乳母。

    乳母上书说:“某处有那个公田,希望拨借给我使用。”武帝说“:乳母想得到吗?”便把公田赐给了她。

    乳母所说的话,没有不听的。

    又下诏乳母所乘坐的车子可在御道上行走。

    在这个时候,公卿大臣都敬重乳母。

    乳母家的子孙奴仆等人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当道拦截人家的车马,抢夺别人衣物。

    消息传入宫中,武帝不忍心用法律制裁。

    主管官吏奏请将乳母家室迁移到边疆,武帝批准了。

    乳母理当进宫向武帝辞行。

    她先会见郭舍人,史记为此流泪。

    郭说:“马上进去面见辞行,快步退出,频频回顾皇帝。”乳母照郭的话做了,面见武帝辞行快步退出,屡屡转身回顾皇帝。

    郭舍人大声骂乳母说:“呸!老婆子,为何不快点走!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你喂奶才能活命么?还转身看什么!”于是武帝可怜她,不禁悲伤起来,就下令制止,不准将乳母一家迁走,还处罚了说乳母坏话的人。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名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

    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人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

    武帝宫中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停阅时,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武帝下诏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

    屡次召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来没有过不高兴的。

    武帝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他就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衣服全弄脏了。

    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拿走。

    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缎,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女子为妻。

    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

    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

    皇上身边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狂人”。

    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举荐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持节外出办事。

    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

    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趴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居世在金马门。

    宫殿里可以隐避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所以叫做“金马门”。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偶然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

    现在你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国驭臣的方法,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义,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例举。

    还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是见多识广、聪明才辩了。

    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时间长达数十年,官衔不过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看来你还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另一个时代,怎可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改革政治争夺霸权,相互侵犯。

    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均力敌,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庇荫子孙后代。

    如今不是这样。

    上有圣明皇帝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一样的大片领土,比倒放的盘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推行政令,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

    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当今因天下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如辐条凑集于车毂一样,竞相集中到京城向朝廷献计献策的人数不可胜数。

    尽管竭力仰慕道义,仍不免被衣食所困,有的竟连进身的门路也找不到。

    假使苏秦张仪和我一样生于当代,恐怕连一个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

    怎敢期望做常侍侍郎呢?古书上说‘:天下没有灾害,即使有圣人也没地方施展他的才华;君臣上下同心和睦,即使有贤人,也无处建立其功业。’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就随之而变化。

    尽管如此,怎么可以不努力去修养自身呢?《诗》说‘:在宫内敲钟,声音可以传到外边。

    鹤在水泽深处鸣叫,声音可以传到天上。’如果能够修养自身,还担忧什么不能获得荣耀!太公亲身实行仁义七十二年,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行他的主张,封在齐国。

    其思想影响流传七百年而不断绝。

    这就是士人所以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研究学问,推行自己的主张,而不敢停止的原因。

    如今世上的隐士,一时虽然不被任用,却能超然自立,孑然独处,远观许由,近看接舆,智谋如范蠡,忠诚可比伍子胥,天下和谐太平,修身自持而却寡朋少侣,这本来是件平常事,你们为什么对我疑虑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可答了。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干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形状像麋鹿。

    消息传到宫中,汉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

    问身边熟悉事物通晓经学的人,无一人知道它是什么动物。

    下诏东方朔来看。

    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我美酒好饭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说“:可以。”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才肯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

    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

    它的牙齿前后大小一样,只有臼齿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

    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晚年,东方朔临终前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

    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谗言是没有止境的,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现在东方朔反倒多说的是正经话啊?”感到惊奇。

    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

    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是卫皇后的哥哥,被封为长平侯。

    他带领军队出击匈奴,追到余吾水边才返回。

    斩杀敌兵,捕获俘虏。

    立了战功,胜利归来,武帝下令赏赐黄金千斤。

    当他从宫门出来时,齐地人东郭先生以方士身份在公车府候,当道拦住卫将军的车马,拜见说“:有事愿禀告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