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十章 (第3/3页)

另外一面’。”

    “见鬼,就是这个!你我都知道苏纳柯方面坚持,而海沃德也就让步了。默契规定本行的信托部要大批买进超国公司的普通股。”

    “即使是那么一回事,也没有白纸黑字的凭据啊。”

    “当然没凭据。谁也不会那么傻的。”亚历克斯打量着这个比自己年轻的人。“你能够接触数字,我们已经买进了多少?”

    斯特劳亨沉吟半晌,接着便朝交易部督察们的一张办公台走去,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片,上面用铅笔作着记号。

    “到今天为止,买了九万七千股。”斯特劳亨接着又说:“刚刚接到的报价,每股值五十二美元。”

    亚历克斯悻悻然说:“超国公司的人该乐得搓手了。因为咱们大批买进,每股的价格已经涨了五美元。”他作了一番心算。“这么说来,过去的一周里,咱们差不多把五百万的客户信托金强行投入了超国公司。这是为什么?”

    “这笔投资也值得,”斯特劳亨故作宽慰。“咱们可以为所有那些孤儿寡妇以及委托咱们管钱的教育基金机构,谋取资本增益的好处。”

    “也许是让他们亏本,同时败坏本行的信托名誉。对于苏纳柯的情况,汤姆,我们——我们之中的任何人——比两个星期之前多了解到些什么呢?为什么在本星期以前信托部从不购买超国公司的股份?”

    年轻人一时语塞,可接着又辩护道:“也许罗斯科觉得既然他参加了董事会,他就能严密注意公司的动态了。”

    “你真让我失望,汤姆。过去,你从不欺骗自己,尤其是在你同我一样认识到事情真相的时候。”斯特劳亨脸涨得通红,亚历克斯却自顾自说下去:“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倘若听到风声,会闹出什么样的满城风雨局面,你想到过吗?循私舞弊,破坏贷款限制法,以信托金左右银行本身的业务。另外,我也毫不怀疑,下一次苏纳柯的年会上,一定会在对超国公司股票投赞成票的同时,对公司的经理人员竭尽捧场之能事。”

    斯特劳亨尖刻地回敬一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也不是史无前例的罕事——即使在咱们银行。”

    “不幸得很,让你言中了。不过,即便这样,事情并不因此减少几分丑恶。”

    信托部的商业道德是个老问题。按照规定,银行应该保持一道内部屏障——有时被称为“中国的长城”——把银行本身的商业利益同信托金投资业务分隔开来。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

    每当银行吸引了几十亿的客户信托金供投资之用,银行势必要把这些资金用到商业领域中去。银行如向哪一家公司作了大笔投资,这家公司就理应作出对等的响应,也搞一点银行业务。通常,这类公司受到压力,被迫邀请一名银行董事参加本公司的董事会。要是公司方面不肯按上述两条办,那末银行就马上以信托有价证券的形式进一步大量投资,以取代公司本身的资金,到头来,公司的股票因为银行方面乱卖滥抛而遭挤跌。

    同样,经手大宗信托部买卖的经纪人商行本身亦应保持大笔银行存款。一般情况下,各行也是这么做的,要不,令人垂涎的掮客买卖就只好让与他人。

    尽管银行的对外宣传不说明事实真相,而实际上银行总是首先考虑本身的进益,随后才会考虑信托部客户的利益,考虑那些一直挂在嘴边的“孤儿寡妇们”的利益。信托部总是故意缩小成绩,其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所以,亚历克斯明白,超国公司和美一商目前的这种做法决非绝无仅有。尽管如此,明白这一点并不使他稍稍满意一些。

    “亚历克斯,”汤姆·斯特劳亨主动表白说,“我可以告诉你,明天投资委员会开会时,我准备支持向超国公司发放这笔贷款。”

    “听你这么说,不胜遗憾。”

    不过,这事也在意料之中。亚历克斯不知道再过多少时候,自己将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而他在银行里也会因此站不住脚跟。可能用不着多久了。

    明天投资方针委员会一开会,有关超国公司的提议必然为多数成员所赞成;下星期三举行董事全体会议时,超国公司贷款也将是议题之一。

    这两次会议上,亚历克斯敢肯定,自己将是孤掌难鸣的持异见分子。

    他又一次朝着终日繁忙的货币交易部扫了一眼,交易部与巴比仑和希腊的古代货币寺庙在原则上一脉相承,都是积累钱财、谋取利润的场所。他想,金钱、商业、利润等等,本身都是无可厚非的,亚历克斯本人也献身于三者;但这种献身不是盲目行为,而且献身的同时始终得考虑到道义、财富的合理分配和银行的道德准则。不过,全部历史皆可作证,每当超额利润唾手可得之际,持这种保留态度的人总是被人嘘下台去或是被推到一边。

    面对着以超国公司和美一商多数人为代表的大金融及商业界的势力集团,孤零零的一个反对派又会有什么作为呢?

    亚历克斯·范德沃特郁悒地想:作为不大,兴许是一事无成。